武汉市新洲区行政村有哪些,各行政村都有哪些姓?

武汉市新洲区行政村有哪些,各行政村都有哪些姓?人口大概多少?知道的请留言,越详细越好!需要写个东西,但是自己又远在外地,没有时间去做详细的调查,谢谢

  一、 新洲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解放后属黄冈专署。1951年,新洲县从黄冈县析置,仍属黄冈专署。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以国函字164号文件将新洲县划属武汉市。1949年月,黄冈县全境解放,下属11个区。其中属今新洲县的有:七区(新集)、八区(新洲)、九(仓埠)、十区(汪集)、十一区(阳逻)的全部和一区(团风)下辖的大埠、挖沟、东岳3个村。1951年6月21日,黄冈县析出徐古、旧街、新洲、三店、李集、汪集、仓埠、阳逻等8个区和淋山河区的一部,建立新洲县;并对辖区作了调整,增设潘塘、张店、辛冲、金台等4个区和县辖城关镇。全县共设13个区(镇),共辖192个乡(镇)。 一区(新洲):辖李林、朱弄、宋大、曾寨、施庙、梅店、刘六、易大、章兴、南兴、南畈、骆畈、松林、毛铺、涂河、新建等15个乡。二区(旧街):辖柳林镇和旧街、利河、黄林、二庙、王屋、福禄、干堰、段山、李寨、梅大、王兴、岳摆、腾山等13个乡。三区(徐古):辖徐古、新集2个镇和封城寨、谢元祠、沙河、桃花、傅家山、梅玉阁、柿子坳、刘二、周岩、管仲、胡家畈、周铁河、道观河、许易、岳王、余家老屋等16个乡。四区(潘塘):辖潘塘镇和墩于寨、罗家堰、桃园、易河、栾岗、太平社、细关庙、蔡家畈、蔡家大塘、马家畈、孙家祠、姜家大湾、李店、 姚寨、朱大等18个乡。五区(三店):辖三店镇和柳溪、段家、新泉、龙岗、李明、萧堤、徐寨、徐远、份子、吴李、朱庙、宋寨、白庙、陈田、新龙、郑园、官圣、花园等18个乡。六区(张店):辖张店镇和永立、禅定、凤凰、长岭、谈祥、刘敏、西峰、陶河、万福、双河、大塘、刘集、大渡等13个乡。七区(辛冲):辖辛冲镇和大圩、熊家、站桥、胡仁、辛二、二份、三合、五福、江禹、马河、王伏、单岗、邢榨、萧桥、易窑等15个乡。八区(汪集):辖汪集、杨桥、陈墩、冯铺、西湖、蒿湖、宝龙、复兴、白洋、余楼、如意、咀阜、安仁等13个乡。九区(李集):辖李集镇和罗院、冯集、普达、界牌、觉明、回龙、莲花、张信、方杨、五福、李镇、刘先、张集、太和、新河、刘溪等16个乡。十区(仓埠):辖仓埠、孔埠、周铺3个镇和八里、蔡庙、杨裴、独屋、洪山、陈集、堤围、吴河、河口、南极、三山、林江、茶店、周铺、米筛等15个乡。十一区(金台):辖金台、余集、黄土、毛集、朱集、杨嘴、毕铺、竹邵、金龙万福、烟铺、东岳、五云、曹铺、月明、老屋等16个乡。十二区(阳逻):辖阳逻镇和中份、道井、赛雨、牮楼、街埠、元通、龙口、秤砣、双柳、车家、刘集、古龙、汪铺、矮林、潘庙等15个乡。1952年,阳逻镇划为县辖。1953年,建立国营涨渡湖农场。1954年,仓埠镇划为县辖。1956年撤销区建制,设13个指导组共65个乡、3个县辖镇、1个国营农场;张店指导组辖刘集、大渡、联合、长岭、萧桥5个乡,辛冲指导组辖周河、马河、河东、单岗、辛冲5个乡,旧街指导组辖旧街、新集、新八、楼寨、黄林5个乡,顾岗指导组辖顾岗、贺桥、和平、王屋、李林5个乡,三店指导组辖联盟、白溪、幸福、前进4个乡,凤凰指导组辖凤凰、胜利、民主、得胜4个乡,徐古指导组辖徐古、六合、柳河、桃花、绿化5个乡,潘塘指导组辖潘塘、青山、桃源、李店、新胜5个乡,汪集指导组辖汪集、复兴、白洋、宝龙、冯铺、双河6个乡,李集指导组辖李刘、方杨、觉明、罗院、张信、莲花、6个乡,仓埠指导组辖八里、周铺、南极、杨裴、毕铺5个乡,阳逻指导组辖施岗、金台、锦屏、毛集、余集、高潮6个乡,刘集指导组辖刘镇、汪林、殷店、大埠4个乡。县属镇有城关、阳逻、仓埠。另有涨渡湖农场。、1957年5月,撤销顾岗、潘塘两个指导组,将李林、顾岗两乡拨入张店指导组,王屋、贺桥两乡拨入旧街指导组,青山、桃源、李店、潘塘4乡拨入徐古指导组,新胜、和平两乡拨入三店指导组。1958年,撤销指导组和镇,建立人民公社(下简称公社),全县建新洲、辛冲、旧街、徐古、三店、凤凰、李集、汪集、仓埠、阳逻、双柳、道观、新集等13个公社。不久,道观、新集分别并入徐古、旧街公社,并建立国营龙王嘴农场。1984年元月,撤销公社,恢复区、乡建制,设立12个区、3个县辖镇、2个国营农场、两个县辖管理处。区下辖60个乡(镇),县辖镇下辖2个管理区。1986年,阳逻区、镇合并为阳逻镇。南极乡划归仓埠镇(县辖)。从旧街区析出新集镇和利河、贺桥2个乡,置县辖新集镇。徐古区分为徐古、潘塘2个镇。徐古镇辖徐古管理区和柳河、桃花2个乡,潘塘镇辖潘塘管理区和李店、桃源2个乡。其他各区、镇辖地仍旧。除新洲、仓埠2个区仍称区外,其他各区都改为镇,其驻地区属镇则改为管理区。1983年8月19日,划属武汉市。1998年9月,撤销新洲县设立武汉市新洲区。以原新洲县的行政区域为新洲区的行政区域。1999年12月,撤销新洲区城关镇等9个镇,设立邾城等9个街道办事处。新洲区人民政府驻邾城街。
  二、各街(镇)历史沿革:
  邾城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51年7月,析黄冈县西半部置新洲县,以新洲为县名,改新洲镇为城关镇。城关镇政府驻齐安大道352号。1999年12月撤销城关镇,设立邾城街道办事处。2001年,撤销刘集乡,合并为邾城街道办事处。邾城道办事处驻新洲区邾城街文化社区,面积:(平方公里)100.78,总人口:162900。社区居委会12个,建制村委会:40个。
  辛冲镇历史沿革:1951年,新洲从黄冈析置建县后,辛冲始建区人民政府,为新洲县第七区。1956年7月建辛冲指导组,1958年建辛冲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为辛冲区、周河划归顾岗公社。1983年8月辛冲区属武汉市,周河重属辛冲区管辖。1984年撤区,辛冲设为镇人民政府。1986年,辛冲区改为辛冲镇,1998年,新洲撤县建区后,辛冲仍保留镇的建制。驻地:新洲区辛冲镇辛冲社区居委会。面积:(平方公里)84,总人口:64221,社区居委会:2个。建制村委会:40个。
  旧街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51年7月日新洲建县,旧街为第二区,下辖腾云、利河黄林、旧街、二庙、柳林、王屋、福禄、干塘、段山、李寨、梅大、王兴、岳摆14个乡。1953年1月,旧街区将14个小乡又合并为旧街、王屋、黄林、新八、楼寨5个大乡。1955年,新集改属旧街区。1956年1月贺桥乡划归旧街区,区辖旧街、楼寨、黄林、王屋、新集、新八、贺桥7个乡。1958年,旧街区改称人民公社,所辖7个乡改称7大队。1959年5月,旧街人民公社所辖原乡大队,又改称管理区。1961年,旧街人民公社仍改为旧街区,所辖管理区改称为人民公社。区辖楼寨、黄林、旧街、王屋、新集、新八贺桥7个人民公社,原下辖小公社又改称管理区。旧街公社划分为旧街、楼寨、黄林、王屋4个管理区。1984年1月体制改革,旧街、新集两个公社和贺桥乡,又合并为旧街区,辖旧街(与楼寨合并),黄林、王屋新集、利河(原新八改称)贺桥6个乡。1985年5月,旧街、新集,由乡改为镇。1986年1月,旧街区又划分开为旧街、新集两个镇。旧街镇辖旧街、黄林、王屋三个乡。1999年12月,撤销旧街镇、新集镇,合并设立旧街街道办事处。驻地:办事处驻旧街街道办事处振兴社区。面积:(平方公里)124.66,总人口:80801,社区:3个,建制村委会:61个。
  徐古镇历史沿革:1951年7月,属新洲县第三区,辖今徐古和潘塘以东及新集、道观等地共16个乡镇。1956年1月,第三区(徐古)和第四区(潘塘)合并,设立徐古区。同年7月撤销徐古区,设徐古、潘塘两个指导组。1958年,指导组改为人民公社,徐古、潘塘合并为徐古人民公社。1961年6月,徐古公社改建为徐古区,下设徐古、柳河、桃花、沙河、绿化、潘塘、青山、桃源、李店、六合10个人民公社。1975年3月,撤区并社,撤销徐古区,分设徐古人民公社、潘塘人民公社。1984年为徐古区公所,1986年改为徐古镇。1998年,新洲撤县设区后徐古仍保留镇建制。驻地:徐古镇徐古社区。面积:(平方公里)82.07,总人口:42207,社区居委会:1个,建制村委会:32个。
  潘塘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解放后,设潘塘乡、孙祠乡、李店乡、六合乡、易河乡等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潘塘、青山、李店、桃源四人民公社。1965年并青山为潘塘公社。1975年从徐古析置,合并店,桃源、潘塘三社为潘塘人民公社,1986年并乡置镇,1999年12月撤销潘塘镇,设立潘塘街道办事处。驻地:潘塘街紫荆社区。面积:(平方公里)60.64,人口:33063社区:1个,建制村委会:28个。
  三店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49年黄冈县设11个行政区,三店属第八区,仍沿用保甲旧制。1951年三店属新洲县第五区。1956年1月,新洲县改12个区为8个区,三店为第四区。1956年7月,新洲撤销区建制,设立农村工作组指导组,设三店镇,为县辖镇。1958年9月,三店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三店人民公社改称为三店区,区下设红旗、联盟、前进、幸福、新胜、和平、6个人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三店区析出新胜、和平两个人民公社,成立三店人民公社。1984年1月,新洲县撤社复区,三店复区称三店区。1986年,三店区改为三店镇。1999年12月,撤销三店镇、和平乡,合并设立三店街道办事处。驻地:三店街竹园村。面积(平方公里)108.32,总人口:82926,社区居委会:2个,建制村委会67个。
  凤凰镇历史沿革:解放初,为陈田、柳西、郑园、关圣、新龙、凤凰、民主、刘敏等8个乡,分属三店、张店两区。1956年元月合并为凤凰、民主、胜利、3乡,属三店区。1958年10月,与张店的得胜乡组成凤凰公社。1961年变更体制,改名凤凰区。1966处又改名胜利区。1969年复名凤凰区。1975年撤销区并社,改成凤凰公社革委会。1982年2月,改为凤凰区公所。1984年10月至1986年合张店成立凤凰区,1986年1月,镇区合一,改为凤凰镇(区)政府。1986年10月分张店建凤凰镇政府。1998年,新洲撤县设区后凤凰仍保留镇建制。驻地:凤凰镇凤凰社区。面积(平方公里)57.15,总人口:29228,社区居委会:1个,村委会:19个。
  汪集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51年7月1日后,汪集为新洲县第八区,辖咀阜、安仁、如意、冯铺、汪集、余楼、宝龙、复兴、宋当、蒿湖、陈墩、西湖、场桥、白洋等14个村,1953年改称乡。1956年元月,汪集为第五区,增辖长岭、双河两乡,连同原14个乡,并为汪集、冯铺、复兴、宝龙、长岭、双河、白洋7个乡。同年7月,第五区改为汪集指导组,划出长岭乡;次年,长岭乡复划入。1958年10月,成立汪集人民公社,辖区依旧。1961年,复改为汪集区,辖区未改变,原7个乡均改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汪集区改称汪集人民公社。划出原长岭、双河、白洋、复兴等4个公社,划入莲湖畈农场。撤销原汪集、冯琢、宝龙3个公社,设汪集、下集、欧咀、魏咀、童畈、陶河、邱贤、熊什山、冯铺、陶咀、茶亭等21个大队。1977年,原被撤销的汪集、冯铺、宝龙3个公社改为管理区建制。1984年,撤社建区,恢复汪集区建制,划入长岭乡、复兴乡;辖汪集乡、冯铺乡、复兴乡、宝龙乡、长岭、莲湖农场和宾湖村,撤销原辖乡建制,设汪集、冯铺、复兴、宝龙、莲湖农场和滨湖村,撤销原辖乡建制,设汪集、冯铺复兴、宝龙4个经管处。2000年4月,撤镇设街,撤销汪集镇、孔埠镇,原有孔埠行政区域合并汪集地域,设立汪集街道办事处。驻地:汪集荣生社区。面积:(平方公里)122.05,总人口:85971,社区居委会:2个,建制村委会:50个。
  李集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49年,划属黄冈县第九区(仓埠)。1950年从仓埠区析置李集区。1951年新洲县建立,李集为第九区。1954年改为第八区。1956年为第六区,同年撤区设李集指导组。1958年撤销指导组,成立东风人民公社,随即改称李集人民公社。1961年改称李集区。1975年撤区建社,分设李集人民公社和方杨人民公社。1984处并李集、方杨两个公社,设李集区。1986年分设方杨乡和李集镇。1999年12月撤销李集镇,张店镇合并设立李集街道办事处。驻地:李集街李集社区。
  面积:(平方公里)83.6,总人口:61900,社区居委会:2个,建制村委会:42个。
  仓埠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51年黄冈析出新洲县,仓埠为第十区,辖仓埠、孔埠、周铺3个镇和八里、蔡庙、杨裴、独屋、洪山、陈集、堤围、吴河、河口、南极、三山、林江、茶店、周铺、八里、孔埠。1954年仓埠为新洲县直辖镇,1956年设仓埠指导组,辖八里、周铺、南极、杨裴、毕铺5个乡。1958年成立仓埠人民公社,仓埠镇属社辖镇,1984年建仓埠区,仓埠恢复县直辖镇。1986年,南极从周铺划归仓埠镇。1999年12月撤销方杨乡、周铺镇、仓埠镇,合并设立仓埠街道办事处。驻地:仓埠街。面积:(平方公里)137.66,总人口:87082,社区居委会:5个,建制村委会:61个。
  阳逻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51年属新洲县,1953年改为新洲县直辖镇,辖6个居民委员会。1983年,阳逻属新洲县隶属武汉市。1999年12月,撤销阳逻镇,设立阳逻街道办事处。2001年5月,撤销金台镇,合到阳逻街道办事处。驻地:阳逻街肖家榜社区。面积:(平方公里)154.22,人口:161885,社区居委会:13个,建制村委会:66个。
  双柳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1949年属阳逻区,1955年改置刘镇区,1956年1月又并入阳逻,同年8月撤区成立指导组,双柳设刘镇指导组,1958年改设长江人民公社,1975年更名为双柳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为双柳区公所,1983年新洲划属武汉市,更名双柳镇,1999年12月,撤销大埠镇、双柳镇,合并设立双柳街道办事处。驻地:双柳街刘镇村。面积:(平方公里)89.01,人口:58206,社区居委会:3个,建制村委会:40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