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哪些好玩的乡村推荐合肥周边乡村旅游景点

如题所述


01庐阳区崔岗艺术村
崔岗艺术小镇位于三十岗乡崔岗村崔岗大郢,2012年由第一位入驻的自由艺术家谢泽发起,2013年正式建立崔岗艺术小镇。
自2013年11月开村以来,先后举办“生生不息—艺术与设计展”“诗意的权利”“源远流长”崔岗艺术节暨首届崔岗论坛、崔岗手工市集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近100万人次,先后获评“安徽省唯一一家入选中宣部工作思想案例”“安徽省森林村庄”“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合肥市研学游教育示范基地”“合肥市特色文化街区”“合肥市首个防邪示范村”等称号。
崔岗艺术小镇的蓬勃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城乡二元结构下现代艺术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和谐共融的“新风景”,实现了原住民和艺术家和谐共生,融合发展,给原本寂寥的村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形成了独特的引领城市近郊农村转型升级的“崔岗现象”。

02大圩镇磨滩村
开车沿着花园大道一路向东,昔日主打葡萄产业的农业乡镇大圩镇正迎来另一幅发展光景。虽已是小雪时节,但这里还藏着最后一抹秋色,新河湖畔林水相见、色彩斑斓,俨然一幅江南水乡意蕴。
大圩镇磨滩村,距离主城区约16公里,三四年前还是合肥近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村民们或务农或外出打工。如今,乡村、民宿、稻田、露营众多“网红要素”齐聚,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了一处“宝藏打卡地”。今年国庆小长假期间,这里成为合肥市民近郊游的首选地,精品民宿几乎“一房难求”。
“圩美·磨滩”是合肥市首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占地约4200余亩,总投资约15.3亿元,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湿地、精品民宿、民俗街区、休闲农业和度假酒店。其中,精品民宿板块已基本完工,在设计理念上融入“渔、樵、耕、读、茶”等不同主题文化元素,留住乡愁文脉,让游客沉浸自然乡野。
03巢湖市洪家疃村
2014年,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局联合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素有“文化之乡”之称的巢湖市黄麓镇洪疃村成功入选,实现了合肥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零的突破”。同年,洪疃村还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洪疃村又称洪家疃,位于巢湖北岸西黄山南麓,是“和平将军”张治中先生故里,也是3A级景区。村域面积2.85平方公里,村庄面积135亩,属山地村落。
洪疃村有极具智慧的“九龙攒珠”形制,“和平将军”创办的乡村师范,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的相隐寺,明代庄氏居住时留下的“庄氏井”,还有原汁原味保留的洪氏古祠堂。张治中先生创办的黄麓师范坐落其中,村庄文风浓厚、民风淳朴,素有“文化之乡”之称。
04巢湖市汪桥村
汪桥村位于巢湖市柘皋镇东部,是抗战时期的县委驻地,期间数千汪桥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汪桥村靠山面水,风光优美、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这里有古人庵、石马山等旅游景点坐落在山中。
近年来,汪桥村获得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巢湖市首批研学旅行基地等荣誉。
村庄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兴业民富生活美,生态优良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总体要求进行规划。项目运营方向主要是挖掘乡村自然地域特色,依托生态型乡村现有优势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乡村度假、乡村养老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05长丰县马郢社区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马郢社区位于长丰县杨庙镇,距合肥市区仅30公里。走在江淮之间的马郢,越过一道木质围栏,就是一排百年无声的黄连木。沉浸在初冬的暖阳里,守护一方土地的宁静。漫步马郢,你会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读蔬、壹畦趣、马郢农场等一系列农产品乡村品牌,展示着这个村落缓慢流淌着的幸福。
昔日的省级重点贫困村,短短数年,蝶变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市民网红打卡点,村内聚集了乡柬民宿、马郢客栈、知物柴烧、非遗草木染、英式马术、文创部落、森林小剧场、田园农场、精品采摘等33家产业,作为全国300条乡村旅游线路之一的梦想之村,马郢欢迎您常回村看看。
06长丰县双河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长丰县造甲乡双河村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坐拥长丰县最大的水库——双河水库,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绿色村、生态村。“稻虾共养”是双河村最大的特色产业。
合肥北乡双河景区位于长丰县造甲乡,包括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和合肥市研学旅行基地、合肥市农家乐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合肥市五星级农家乐——双河月亮湾生态农庄,以及帐篷露营地、特色民宿、音乐公路、网红小火车等旅游业态。
在双河村,有一条醒目的红色觉醒之路——人物雕塑、时间轴线,将五四运动和建党历程精心铭刻。红色胜利门、新青年文创、觉醒号小火车穿越回激荡人心的觉醒年代,让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07肥西县山口古村
山口古村位于肥西紫蓬山南麓,历经百年,藏在深山。全村不大,只有4.1平方公里,但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年,山口古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按修旧如新的原则,致力打造中国首个圩堡古集文化旅游村。
在山口村特色街区项目改造中,注重对古树木、古水井、古圩堡、古戏台、古街古巷的保护和修复。自然仿古的材料,忠于山口古村原有的风格,现代的建筑加上了仿古的符号,让这些建筑融入历史,当然也形成了对比。新与旧之间,自有着清晰的逻辑,在对比和碰撞之中和谐共存。
08肥西县三岗村
三岗村位于肥西县西南部,集贤路、创新大道、汤口路穿境而过。西南坐拥农家乐4A级景区肥西老母鸡家园,与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连,毗邻中国中部花木城,距合肥市区仅10公里,距离肥西县城5公里。
五彩三岗,慢享生活。到过三岗村,一定会爱上这里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作为“苗木之乡”的发源地,四季常青,出门见绿,是三岗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三岗村先后被授予中国名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安徽省生态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作为天然氧吧、休闲胜地,三岗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09肥西县长庄村
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走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长庄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本真的生活,寻觅久违的乡愁。
肥西县山南镇长庄村,曾经的标签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小井庄的邻村,或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人们印象中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百大合家福连锁超市太空莲直采基地”、“研学游目的地”等。
长庄村种植的太空莲,具有花期长、色泽艳丽、莲蓬大、观赏价值高等特点,一朵美丽的莲花让曾经贫穷的长庄村脱贫致富,并成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距合肥市区70余公里,每年荷花开时,便是长庄最美的时节。
10庐江县果树村
果树村位于庐江县汤池镇西南,地处舒城、庐江、桐城三县(市)交界,曾荣获安徽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安徽省传统古村落、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中国最美村镇获奖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国家3A级景区果树老街,千年银杏树“林海寿翁”,树龄600年的古山茶花,夯土民居星落棋布,宋瓷窑址背靠青山果树村浓厚的人文底蕴,交织着怡人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优美,四季鸟语花香,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11庐江县长冲村
万山镇长冲村是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内既有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又有沃野平畴、河网库渠。十里长冲作为庐江17英里风景道的起点,建有8公里长的慢道,沿途串珠般设立了月亮湾、廊桥、露营地、月季大道等多个观光停留点,游客可享农家小院,体验闲适的乡村生活。
十里长冲,道路宽阔延绵,山环水绕,白墙黛瓦。顺着平坦马路一直向前,路边的田野里,各种花卉竞相绽放,构成了初冬时节庐江别样的一道风景线。
12庐江县鲍店村
鲍店村位于庐江县罗河镇,它坐落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黄山寨旁,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近年来,鲍店村立足生态资源,景区覆盖面不断拓展,打造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的“最美遇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农家乐与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3A级景区庐江阳家墩景区,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全域生态旅游为灵魂,以自然景观及周边明珠式村落为载体,通过秀丽山景、美丽乡村和主题体验的聚集,打造了旅游+农业+差异化的生态旅游综合体。
13庐江县凌安村
一生痴绝处,不妨到凌安。凌安村位于龙桥镇东南,辖区面积10.2平方公里,是市级生态村,省级森林村庄,素有“九里长冲九道弯,万亩竹海万重山”之美誉。
凌安村属于丘陵地区,素有庐江“川藏线”美誉的黄昆公路穿境而过,崭新的柏油路平坦宽敞,像一条黑色的玉带镶嵌在崇山之中。沿途风景如画,路边的鲜花芬芳扑鼻,山林的毛竹青翠挺拔,白墙红瓦的村落在竹林的掩映中若隐若现车辆驶过林间道路,犹如行在画中。
14庐江县虎洞村
虎洞村地处大别山余脉,位于柯坦镇西边,村域面积11.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型村落。这里有合肥市最高峰牛王寨,牛王寨是皖中大别山余脉的一座主峰,海拔596米,一年四季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该村位处牛王寨山区,相传深山常有老虎出没,其群峰之中的张飞岭,一处高约30余米的绝壁山崖正中有一个洞穴,即为老虎栖身之处,当地人称其为老虎洞,至今尚存。
15肥东县六家畈社区
六家畈文旅小镇坐落于安徽省第一侨乡、中国侨文化国际交流基地的长临河镇六家畈社区。小镇规划先行,整体构成“一镇三区”空间布局。
六家畈历史悠久,有侨乡文化、淮军文化、巢湖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依山傍水,发展生态旅游,西临巢湖,周边资源丰富。项目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
江淮侨乡六家畈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新业态,目前对游客开放的有票证博物馆、延然学堂、朝霞书院等,游客对六家畈研学旅游产品产生了极大兴趣,人气火爆,游客量与日俱增。
16肥东县四顶社区
四顶社区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南部,毗邻巢湖,和巢湖市居巢区忠庙镇接壤,有山有圩,境内有庐阳八景的四顶朝霞和巢湖风光。
近年来,四顶社区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契机,先后获评了国家首批森林乡村、安徽首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安徽省百佳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充分发挥社区的生态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依托四顶山森林公园、巢湖岸边的优美生态环境,结合蔡永祥纪念馆的红色文化底蕴,四顶社区发挥“农业+”效应,将农业与生态、文化、教育、康养等元素相结合,发展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农事体验、健康养生等活动,打造蔡永祥纪念馆、印象四顶馆、四顶山森林公园、民宿精品旅游线路。
17肥东县牌坊民族社区
牌坊乡是安徽省唯一的多民族乡和合肥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全省满族最集中的居住地,位于肥东县城以北7公里处,距省城合肥20公里。
2016年10月5日,牌坊乡牌坊村被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6年11月21日,牌坊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获得“国家AAA级”特色村寨旅游景区称号。
来到这里,不仅感受到回族特征明显、富有美感的回族建筑造型,还有杨柳依依的千柳公园,抑或满族八旗、图腾柱、民族牌楼,无不体现着牌坊乡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牌坊乡以发展民族特色餐饮为切入口,已有越来越多来自周边区域的游客利用假期前往牌坊感受民族文化氛围,品尝民族特色美食。
18肥东县山口凌村
山口凌村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始建于明代,依山傍水,村庄保留着巢湖北岸的“九龙攒珠”格局,融汇了徽州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地域特色,展现出更具魅力的文化气息。
经过历史的沉淀,如今村庄多以徽派建筑为主,房屋大都沿用江淮民风建筑,属于原汁原味的历史村落。而新建设的乡村商业、凌家客栈与溪畔草堂则以江淮民风为基础,同时考虑交通、绿化、亮化与景观等多项科学因素,彰显现代设计施工的美丽与舒适。
山口凌村早已是多个社交平台的网红打卡景点。有骑行驿站、书吧、民宿,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不乏现代感。
19肥东县众兴社区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中西部的众兴乡,不仅天蓝水碧、满目葱郁,还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1930年3月,合肥东乡第一个党组织——东(乡)特(别)小组在小胡道成立(今肥东县众兴乡众兴社区),掀开了众兴乡崭新的历史篇章。
以“先锋农场”为主阵地,以“亲子旅游”为突破口,近年来,众兴乡众兴社区积极创新增收模式,并将红色旅游与自然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推出十多项新颖有趣的农事项目和亲子旅游项目,在提升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20肥东县国光社区
历史赋予一个地方厚重感,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艺术扮靓乡村,则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肥东县桥头集镇国光社区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高。社区先后荣获“安徽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国光社区黄张村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西南,长古旅游公路东侧,北距桥头集镇约3公里,距双山直线距离约2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黄张村牵手长古旅游公路,揽胜爱情隧道、蓝山湾景区,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国光社区坚持以党支部为阵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党员、群众投身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在保留社区原生态的前提下,以地域文化为核心,发掘乡村故事,整理出景观节点、雕塑,打造“一村一品”型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黄张村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21肥东县竹塘社区
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北岸,驾车沿着长古旅游公路一路向北,经过国家4A级景区长临古街,便进入了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肥东县桥头集镇,巨幅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名村”3D彩绘,豁然跃入眼帘,这便是全国三大挂面村之一——竹塘社区。
细如琴弦、口感筋道的竹塘挂面,在竹塘社区传承了100多年,不仅被列入肥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注册了“竹塘挂面”商标,打造成肥东县特色旅游商品,成为带动当地人致富的“法宝”。金秋十月,艳阳高照,在肥东县桥头集镇竹塘社区,田间地头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房前屋顶细如琴弦的挂面洁白通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