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什么结婚越来越不容易

如题所述

首先,我们这一代人,相对比较自我,个性都比较强,很难去迁就和包容对方。
其次,从小被家里宠大的,都有点儿懒,不愿意在家务上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还有,大城市里普遍的现状是:男人不缺性,女人不缺钱。

这些因素导致了男女双方越来越难达成一致。
特别是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导致本地稍微条件好点儿的男生在心理上容易有优越感。
因为家里父母大多都提前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他们不用特别努力打拼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而外地男生的竞争力相对差很多,他们的压力在于,如果在一线城市定居结婚,就需要先买房,否则会被女方家里挑剔。
同时,外地的姑娘也给本地的姑娘找对象带来了很多冲击。有官方统计,在一线城市里,单身女性的比例高达7成,单身男性却只有3成,这就造成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打个最简单的比方,经常是参加一个派对活动,场内总会出现阴盛阳衰的场面。
所以,只要稍微还不错的男生,身边就不缺姑娘。
也许符合他们结婚标准的女人不多,但能轻松约炮的女生不少。不像过去,牵了手就要谈恋爱,然后就要结婚。性不再是缺乏的资源,但他只会选门当户对,他最喜欢的那个女生结婚。过去长相漂亮也许能换来嫁个有钱人,现在长相漂亮的姑娘也不再是稀缺资源。
女生也同样给未来的老公定下了各种条条框框:不能太丑,不能没钱,不能没情趣,不能出轨,不能不疼我,不能把我当成生育机器,不能让我一个人承担家务,不能不给我花钱等等。
男女双方的标准都水涨船高。

但对于男女严重比例不平衡的情况下,女生更难找到合适的伴侣。
现在的女生,大部分都能靠上班养活自己。家里条件好的,更是觉得一个人过更自由,没负担。若是找一个老公,反而降低了生活质量,会觉得亏了,还不如不找。况且,还要面临着家务琐事,生孩子,婆媳问题等等,想想就让人望尘却步。
很多女人经济独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嫁给不喜欢的男人。
从好处上来说,现在的婚姻更趋向于以爱情为导向,更看重的是两个人是否有共同语言,是否能相处得来。从坏处上来说,比起以金钱物质为基础的婚姻,这种精神上的灵魂伴侣更难找,也更加挑剔。
即便如此,女生们即使过了该结婚的年龄,也会拿出一副不将就的姿态与家人做对抗。另外,她们看到身边结了婚的朋友也有许多离婚的,或者没离婚但过得不尽如意的,再加上生孩子需要很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严重动摇了她们渴望结婚的心态。

这种矛盾的想法会让许多人理智的保持在一个观望,顺其自然的状态。一部分人索性已经想开,她们认为保持良好的单身状态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也会放开心态,潇洒地约会,快乐地玩。
不光结婚难,经营婚姻也难。长久的婚姻生活避免不了夫妻间的博弈,甚至是两家人的博弈。总得有一方迁就另一方,一方被另一方主导。良好的情况是相互轮流替对方着想。但如果不能做到迁就对方,都抱有自私的想法,不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就很容易出问题。
出轨也是婚姻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说白了,还是两个人之间出现了罅隙。现在人的压力普遍较大,不安全感比较强,抗压能力也很脆弱,心理上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却不能得到重视。若是对方不能理解,还总是加以苛责,再加上外界诱惑,很容易出轨。
现在结婚前,每个人必须考虑清楚一个问题:如果另一半出轨了,你会怎么做?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再结婚。因为这已经变成了一个难以避免的社会问题。
在男人不缺性,女人不缺钱的大环境下,婚姻已经变成为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
延伸阅读:知乎提问:为什么现在很多适龄青年都不想结婚了?
以下内容摘自知乎作者@冷哲的回答
原因是这样的: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在过去没有洗衣机的年代,基本上周日这一天就是收拾房子加洗衣服了。下馆子是一周一次、一月一次甚至一年一次才有的奢侈活动。
我们知道一个人给两个人做饭的时间大大小于两个人分别给自己做饭的时间之和。一个人给两个人洗衣服的时间也小于两个人分别给自己洗衣服的时间之和。很多事情都类似。
因此,结婚可以提高劳动的效率、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两个人的生活质量。
现在则不同了。吃饭可以下馆子,洗衣服有洗衣机,打扫房间也可以请阿姨。再加上性开放的潮流,结婚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收入人群越是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2
为什么现在找个人结婚越来越难了?当你问出这个问题,其实你只看到了表象,没看见问题的本质。
事实上并非结婚变难了。要是像几十年前那样盲婚哑嫁,那当然结婚是分分钟的事情。
网上有人PO出自己爸妈的结婚照,爸爸是个彭于晏级别的大帅哥,妈妈是个极普通的女孩。
网友评论:你妈,有点东西啊,你爸怎么答应的?
PO主回复:别问,问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娶打断腿那种。
你看,以前要嫁到彭于晏好简单哦,现在你试试看?


这年头的男孩子,稍微有点条件的,起码都要求“精准的门当户对”,很少看到有人愿意在条件匹配中“吃亏”的。
单身女性群体更严重,因为时不时被各种网络毒鸡汤洗脑,动辄要求特别高,总觉得自己身为女性就应该被无限度地宠爱,迁就,否则对方就是不爱自己。
身边就有这样的单身女性:年轻的时候,被男生追求,仗着对方的宠爱,一味地作闹,索取无度,直到把对方逼走。
七八年后,转了几圈下来,发现身边的人一个不如一个,仔细想想,还是初恋最好。可是初恋早就已婚了。
于是,她主动去相亲,跟红娘要求找一个初恋那种水平的异性。
但这时候,她在婚恋市场上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这个要求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女孩子,二十来岁的时候有人愿意哄你,无条件包容你,等到了三十几岁,怎么好容易找到这样的人呢?那男生年纪一大,也一个个“精明”起来了啊。
所以,女孩子如果真心要结婚,最好少喝毒鸡汤,实事求是,抓准时机。


“结婚难”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婚姻已经从一个必需品,变成了一个奢侈品。
以前结婚生孩子是为了“养儿防老”,现在呢?养儿能不能防老先不说,生了孩子就等于生了一台碎钞机,生了个四脚吞金兽。
从昂贵的进口奶粉,国际早教班,到学前教育,各种乱七八糟的培训班。
难怪国家要实行双减呢。但是双减了又怎样?最最重头的,不是还有“学区房”吗!
原本几十万能买个漂亮的公寓养老,现在只好花几百万去买个老破小,就为了旁边的一个学位。
更沮丧的是,你辛辛苦苦花十几年养育的孩子,最后不但防不了老,还有被啃老的危险。
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结婚生子的态度当然就更加谨慎了。普男普女互相看不上,不结婚,本质上讲,实在不是因为男女对立,而是因为婚姻这件奢侈品,大家都很难买得起啊。


以前的单身女性不结婚,你会受到强大的舆论压力。以前的大部分女性也不是事业女性,“嫁了人相夫教子”就是她的人生归属。
现在时代不同了,大部分女性都要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即便结了婚,也都是以“双薪家庭”为主,等于说,女性结婚就要同时承担“养家糊口”和“生儿育女”的双重重担。
如果丈夫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呢?那女性也会考虑到自己一个家庭话语权的问题。
经济不独立的女生,嫁了人,伸手要钱,仰人鼻息,那样的生活毕竟不是大部分女性想要的。
除非你的丈夫爱你爱得要死,无条件理解你,共情你,包容你,且深深地明白“家庭主妇本质也是一桩极其艰难的工作”,并且有足够能力给你优渥的生活条件。
但很可惜,这样美好的男人毕竟还是少数。所以女性在结婚这个选项面前,不得不考虑种种的变量。
这样一对比,保持单身的精彩生活,一个人赚钱一个人花,没有家庭压力,这个选项就突然变得吸引起来。
婚姻的“性价比”变低了,人们(尤其是单身女性)结婚的动力也就变少了。男人女人都不再那么积极,都在不断地观望当中,心里想的是,“除非遇到特别完美特别合适的,否则别轻易结婚”。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婚姻在经济学层面的性价比降低,并不意味着它在精神意义上失去意义。
人们对灵魂伴侣的渴望从未改变,美好的亲密关系,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而这些,从来都是婚姻最美好的层面所在。
在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的时代,那才是我们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更应该衡量和选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25
1.文化价值观的改变: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新一代年轻人更注重自我实现、精神追求和自由选择。相比于传统社会中的稳定和安全,他们更追求个性和多元化。
2.

经济压力和财务风险:现代社会的经济压力和不确定性使得很多年轻人对未来的财务可持续性存有疑虑,担心婚姻会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也担心彩礼、嫁妆等传统婚俗习惯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
3.

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竞争压力的增加,身处于城市的年轻人需要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和生活负担,并且需要规划未来更长时间的生涯计划,婚姻则可能被视为不必要的加速器。
4.

嫁妆和彩礼应该对等的问题,则取决于不同的文化、地域和习俗。在某些传统社会里,嫁妆和彩礼被认为是彼此对等的,相当于双方家庭对新人家庭的一种经济贡献和支持。然而,在现代社会里,这些传统婚俗仍然存在很多不利于平等性别、经济公正和自由选择的问题。因此,建议需要审慎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婚姻和聚居生活,依据自身意愿决定是否非常需要彩礼、嫁妆等传统概念。
第3个回答  2023-04-29
你好朋友现在结婚越来越不容易,是因为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条件提高,所以对各方面都是提高,加上年轻人比较开放,所以结婚就造成了好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