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平等条约资料

如题所述

香港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俗称“新界租约”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

扩展资料:

一、《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二、《北京条约》

英国又扩大了如下侵华权益:

1、《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为800万两,外加恤金50万两;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4、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南九龙半岛,其面积为11.1平方公里)给英国。

三、《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专条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咀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即从深圳湾到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租与英国99年。

租期内租借地归英国管辖。租借地陆地面积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陆286平方英里,岛屿90平方英里,较原英国控制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11倍,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四五十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5-15
以下是关于香港不平等条约的:1. 《中英不平等条约》是指在1842年和1860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其中规定香港岛及其周边岛屿永久割让给英国,而中国则只能在香港设立一处海关办事处,无权干涉英国在该地区的行政管理。2. 在不平等条约下,香港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明显的殖民地特色,而中国人民对于香港的治理和发展仅能起到被动的观察者角色,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制约。3. 香港在殖民统治时期主要被用作英国的商业和经济基地,从而导致了其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英国对香港的行政管理、土地开发、教育和工业等方面的政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香港的不平等条约背景下,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一直呼吁撤销该条约,争取香港的自主权和自决权。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该问题的解决方案被签署,其中规定香港将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统治。5. 香港现在虽然已经回归中国管辖,但是其殖民地政治历史对于香港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影响,在香港的日常生活中仍然随处可见。
第3个回答  2023-05-16
以下是一些有关香港不平等条约的:1. 《南京条约》(1842年),也称为《中英南京条约》,是香港不平等条约的第一份文件。该条约规定,香港岛归英国所有,英国的殖民地。2. 《北京条约》(1860年),也称为《中英北京条约》,是香港不平等条约的第二份文件。该条约规定,英国不仅拥有香港岛,还得到了新界和九龙半岛的租借权,有效期为99年。3. 《马关条约》(1895年),也称为《中日马关条约》,是香港不平等条约的第三份文件。该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澎湖群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并向日本赔款。这个条约使得很多香港居民感到震惊和愤怒。4. 香港在二战期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但英国政府拒绝给予任何援助或资助。这种不平等的待遇也加深了香港居民对英国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5.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取消了英国对香港的主权控制。这个事件标志着香港终于摆脱了150多年的不平等待遇,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第4个回答  2023-05-16
1. 大英帝国和清朝签署《南京条约》(1842年)该条约是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它建立了大英帝国在中国的殖民地地位。 根据该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港口对英国进行贸易。此外,中国政府必须支付2000万银元赔款,以补偿英国在鸦片战争期间的损失。2. 中法签署《天津条约》(1858年)该条约向法国开放了广州、汕头和福州,并允许法国巡航珠江。此外,中国政府必须支付将近2亿法郎的赔款,并承认西方国家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3. 中美签署《北京条约》(1860年)该条约使美国在中国的贸易和政治地位上与欧洲列强一致。根据条约,中国必须赔偿美国为了维护其在天津的领事馆而发生的费用,并开放香港、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等城市的贸易,允许美国人在中国内陆旅行。4. 中英签署《望厦条约》(1844年)该条约正式承认香港英国殖民地,并做出了有关香港贸易条款和总督权力的安排。 随后,中国政府又于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向英国承认香港岛及其周围的小岛屿。5. 中欧签署《辛丑条约》(1901年)该条约是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中国签订的。 根据条约,中国政府必须支付更多的赔款和年金,西方国家在中国的领事馆得到加强保护,并且中国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警察和海关官员。 此外,这份协定还扩大了外国在中国内陆的贸易和传教活动的权利。6. 中英签署《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898年)该条约规定,英国在1898年将新界租给中国,而中国必须承诺不侵占该地区任何土地。此外,条约还规定了英国在新界的管治权和使用权,以及湄洲湾的管辖权。7. 中英签署《永久性租借条约》(1900年)该条约扩大了香港的领土,将新界租给英国99年。 该条约还规定,香港籍华人仍然隶属于中国政府的管辖,英国不能将它们视为别国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