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9月入园,父母需要提前做好这些准备

如题所述

暑假进入尾声,蹒跚学步的孩子已经长成了“小大人”,准备迈入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打怪升级了。可脱离了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是否能够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长们关心和担忧的话题。

9月新生入园需要准备什么呢?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平稳地进入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呢?今天就来从物质准备、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三方面来给家长提供一些入园前的准备建议。

一、入园物质准备

(1)幼儿名字贴专属的标识有助于孩子更快认识和找到自己的东西,在心理上也给他们一份安全感和归属感。小朋友在园的床上用品、衣物、书包等个人物品,都需要缝上、贴上或印上姓名。

(2)户外活动水壶家长提前准备好孩子的饮水壶,容量在250-300ml左右,避免使用玻璃材质,方便孩子户外活动时及时补充水分,慢慢养成按需喝水的习惯。

(3)上学小书包

与孩子一起准备一个小书包,用来装换洗衣服和水壶。特殊的标记不一定是名字,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定制,如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的贴纸等。这也是为了培养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感情,背上自己挑选的书包去上幼儿园,装他自己的东西。

(4)备用衣物汗巾

孩子活泼好动,幼儿在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换衣物,所以家长要常备准备一套备用的衣裤(包括小内裤、袜子),在突发情况后孩子可以及时更换,避免着凉。同时,备用2-3条汗巾,孩子户外活动之后可能会出很多汗,干净的小毛巾可以便于孩子擦洗。可用分类袋收纳好,便于老师帮助孩子更换,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分类意识和整理能力。

(5)舒适运动鞋一双舒适且易穿脱的鞋子,可以确保幼儿安全不摔跤,可以让幼儿更安全地活动。尺码不宜过大或挤脚,奔跑时容易摔跤并且不利于幼儿脚部发育。尽量选择魔术贴粘扣的鞋子,便于幼儿尽快学会穿脱鞋子,获得自理能力的成就感。优先选择运动鞋。幼儿在园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皮鞋和凉鞋不适合幼儿户外活动。(6)孩子喜欢小玩具

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宝宝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或者是陪孩子长大的物品。因为在陌生的环境中保留一些熟悉感,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就像安抚巾一样,本质上是被子,但实际的功能是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7)个人头像照片

准备6-7张小朋友的个人头像照片,这些头像照片会贴在书包柜、座位、茶杯位、毛巾位等地方,帮助小朋友尽快找到自己的个人物品。

(8)幼儿园的床上用品

提前清洗、晾晒幼儿园的棉被、床上用品等,并记得做好标记,以免阴雨天气打乱开学的准备。

(9)入园所需要的资料

出生证、疫苗接种证、入园健康体检表等等。在入园前一周,建议家长对照幼儿园发的清单来一一进行检查,以免遗漏。

二、入园心理准备

幼儿园对孩子而言,是第一次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熟悉的朋友和家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索。所以,物质准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入学心理准备,避免孩子入园产生焦虑。

比如,多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趣事;带孩子去幼儿园周围熟悉熟悉环境,从而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欲望。入园前,跟老师问一下同小区里有哪些同班的孩子,提前让小朋友熟悉起来,这样孩子入园后有自己的小伙伴,就能很自然地过渡了。

三、入园技能准备

    培养孩子饮食习惯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是不是“吃饱”、“吃好”了,所以,入园前就准备起来,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让他觉得吃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另一方面,提前调整孩子的饮食时间及结构,与幼儿园的饮食安排越接近越好。至少胃肠不需要重新适应,利于消化吸收。

    调整孩子作息时间

    孩子在家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半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7点40分~8点之间,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点。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

    独立如厕是孩子自理的最基础技能,它关乎孩子的自尊心建立,能够独立上厕所的孩子,入园后更从容,过渡期更短。从现在起,平时上厕所不要提前帮孩子脱好裤子,尽量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

    不要因为方便、省心,就让孩子一直用小水壶,因为幼儿园喝水大多用的都是水杯,让孩子用水杯喝水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双手协调能力。洒几次没关系,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找到不洒水的技巧。和幼儿园的生活方式保持一致,有助于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训练孩子表达需求能力

    在幼儿园总会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所以学会求助非常重要!有些孩子比较腼腆内向,不敢向老师求助。家长应告诉孩子,老师和妈妈一样,都很愿意帮助她。此外,家长还需教导孩子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当感到口渴时,要说:“老师,我想喝水”;当没吃饱时,要说:“老师,我想再吃一点”;当不舒服时,要说:“老师,我难受”等。

    提前培养学习技能

    幼儿园也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而学习技能的培养可以从学会倾听开始。家长应有意地训练孩子安静专心地听别人讲话,刚开始可以是一分钟,再到五分钟、十分钟,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重复你提到的内容,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2

儿子2岁半过了,没有老人带,想要送去小托班,可现在大小便还不太会自理,送不送呢,好纠结!我家嘟嘟九月就可以上小班了,可是遇到生人就会躲在大人后面,真担心他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为什么孩子会有“入园焦虑”?

为什么孩子之前明明很向往上幼儿园,该做的入园准备我都提前做了,到了幼儿园还是大哭?不少父母感到困惑。

其实,尽管提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与幼儿园有关的绘本也讲了不少,但它能做的都只是帮助孩子熟悉新环境,却并不能消除亲子分离造成的焦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的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几乎每隔15分钟就会找一次亲密看护人,以寻求安全感。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入园带给孩子的挑战是双重的:陌生环境+亲子分离。

孩子入园前,整天和亲人在一起,孩子的一个暗示,家长马上领会它的意思,进入幼儿园以后,突然和亲人分离,再也不能随时钻进爸妈的怀抱,加上老师、小朋友、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想想看,这样的巨大的变化,会造成怎样的心理压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哭闹、焦躁,甚至强烈抗拒上学,都是正常的,这也并不代表你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好,也不代表孩子的性格有问题。

而不同孩子“入园焦虑”的表现可能不同的:

有的孩子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

有的孩子则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

还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头痛、肚痛、尿频等现象,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孩子的“分离焦虑”要持续一至两周,甚至可延长到一两个月之久。

孩子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能够及时宣泄,能帮他们更好地度过“入园焦虑期”,反而是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更应该注意,因为不哭闹并不代表没有负面情绪。

“分离焦虑”虽无法避免,但大部分宝宝会逐渐感受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离开父母的不愉快体验也会慢慢被冲淡。因此,给孩子做入园准备,能帮助孩子在幼儿园更自信更快地适融入集体。包括:

宝宝的心理准备1客观地为孩子讲解幼儿园

很多孩子向往幼儿园,父母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告诉宝宝幼儿园好玩,但也要遵守规矩,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

2熟悉环境

如果有机会,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有些幼儿园允许参观,妈妈可以陪着宝宝玩玩户外游乐设施,可以领着宝宝参观比如厕所、洗手池、卧室、游戏室等生活区域,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熟悉程度和好感。

3减少宝宝对家长的依恋感

入园之前,可以刻意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4多结识新朋友

多带宝宝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地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常请小伙伴们到家里来做客,让宝宝当小主人,招待好客人们。

记得当年小柚子的幼儿园老师在入学前的家长会上,还建议在孩子正式入园前,家长最好能够帮助孩子认识一两个同班同学,一起玩几次,这样宝宝入园后看到熟悉的同伴,他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很多。

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

对刚进幼儿园的孩子,老师会教给他们一些生活自理的技能,对于能力较差的孩子,老师也会给予帮助。但如果入园前孩子就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那么,他在幼儿园里跟大家一起学的时候会学得更快、更顺利,相信这也会增加他的自信心的,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大有好处。

相反,因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感到陌生甚至害怕,如果再碰到好多事情不会做,特别是看到别人会做,而且很快就做好,而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好时,他就会产生挫折感。这种挫折感强烈时,他就会产生退缩心理,他就会不愿意上幼儿园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上幼儿园并没有使他感到愉快。

因此,在入园前的几个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让宝宝学学生活自理了。

学习自己吃饭

幼儿园老师虽然会在刚入园时喂宝宝,但毕竟孩子多,老师少,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宝宝就要自己学会自己吃饭,并要吃饱。

学会自己穿衣服

训练宝宝自己解扣子、扣扣子的能力,因为学校孩子多,老师少,如果宝宝自己不会穿衣服,只能等老师来穿,很容易受凉。

学习自己喝水

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杯,里面倒上一点点水,宝宝渴了的时候,就让他用杯子喝。

学会大小便

一般一岁半以后,宝宝就可以训练大小便了。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时通知大人,家长在看护宝宝时,要了解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另外,家长在家中也要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作息习惯培养

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适应。没有午睡习惯的宝宝,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午睡习惯。

社交能力培养

进入幼儿园,就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有些孩子认生、胆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

时要和宝宝多说话,让他听得懂成人的话。家长已经猜到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励宝宝说出来。平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有什么需求要主动跟老师说。另外,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发音准确,不要用叠音字。

帮助宝宝度过“分离焦虑”,父母还要怎么做?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小柚子性格活泼外向自来熟,入园前对幼儿园充满了期待, 每次经过幼儿园,就眼巴巴地扒在栏杆上看得迈不开脚。我当时就盲目地认为,我儿子上幼儿园肯定很快就能适应!

但事实上却是,小柚子哭了一个月!!哭着入园,中午睡觉也哭“我要妈妈陪我睡”,放学回家坐在窗台上仍然一直念叨“我不要上幼儿园。”那段时间,全家都陷入了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

后来也是过了很久才明白为什么小柚子如此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为他长到快三岁,没有离开过爸妈一天,从未体验过和父母分离的滋味。

因此,柚子姐借觉得,在入园前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恋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比如平时离开时的道别,回来后的问候,会让孩子对你的离开不那么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的独立性,也可以跟爷爷奶奶单独相处几天。

接送孩子入园,果断干脆,不逗留

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家长最好告诉她妈妈下午会来接你,你在幼儿园好好玩,说完放下孩子交给老师就走,切记偷看和在幼儿园逗留。

接孩子的时候也不要问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被欺负,喜欢不喜欢老师等问题,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上幼儿园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从而更抵制上学,而是要问孩子在幼儿园有意思的事情,好玩的事情。

大多数的孩子一般入园后一个星期会适应,极个别的可能会持续一个月,家长要有个心理准备,不要放弃,坚持送是最重要的。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自己不焦虑

孩子上幼儿园,考验的也是大人的心态。

孩子刚入园,在幼儿园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去适应集体生活的规则,努力了一天,回到家可能会想发泄一下情绪,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

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因为拒绝去幼儿园而哭得声嘶力竭,饭也不爱吃,觉也睡不好,心里就会非常焦虑。这时,要保持平常心,相信孩子有能力应对幼儿园的生活,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开心的事,对孩子的进步表现及时肯定,传递你的信心和力量。

对老师多一份信任和理解

选择幼儿园要慎重,选择之后就要对幼儿园和老师多一份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要负面评价幼儿园,你都认为老师不好,孩子又怎么会喜欢?

在家不拿幼儿园或老师来恐吓孩子。比如说“再不听话,告诉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