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的拼音

如题所述

宣的拼音是xuān。

宣介绍:

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宣本义是帝王接见臣民的大厅,又称宣室。宣室是颁布诏令的地方,故“宣”又引申有普遍、传播、宣扬等意义。由公开说出又引申为疏导,如宣泄。

宣本是古代天子居住的宫室名,即“宣室”。天子的宫室相对于平民百姓的房子,当然要“大”许多,要“广”许多,所以“宣”后来引申指“大”“广”。再引申指“普遍”“周遍”。《管子·小匡》中有这样一句话:“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尹知章注释说:“宣,遍也,遍问其乡里之人。”

宣室是帝王发布命令的处所,故“宣”引申指“传播”“散布”“说出”之义。如宣布、宣扬、宣传,也有人这样解释:“宣”有“大”“广”之义,用作动词就是使之广、使之大。宣布、宣扬、宣传,都是通过“宣”让有关思想、知识或信息得到传播、散发,从而扩大影响。

康熙字典:

又《尔雅·释言》:徧也。《诗·大雅》:既顺廼宣。注:顺,安。宣,徧也。又《左传·贾注》:通也。《诗·周颂》:宣哲维人。注:宣,通。哲,智也。又布也,散也。《书·臯陶谟》:日宣三德。《礼·月令》:季秋,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注:物皆收敛,无有宣露出散也。

又《增韵》:召也。《包佶诗》:隔屛初听玉音宣。又《尔雅·释言》:缓也。又尽也,明也,示也。《周语》: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又《左传·成十三年》: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又《诏书别录》:唐故事,中书舍人掌诏诰,皆写两本,一为底,一为宣,在中书可检覆,谓之正宣。又《谥法》:善闻周达曰宣。一曰圣善周闻曰宣。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之事,半矩谓之宣。又《尔雅·释器》:璧大六寸,谓之宣。郭璞注:《汉书》瑄玉是也。瑄宣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