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篇巴金《家》,1500字的读后感!!

如题所述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家》这部小说是巴金为他的哥哥写的,并且以他哥哥及他的事为原形,巴金的哥哥就是觉新的原形,懦弱和无奈,但他哥哥三十几岁就服毒死了。巴金的哥哥也曾爱过一个少女但父亲用抓阄的方法决定去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他爱他的妻子,但终因别人的鬼话不得不把待产的孕妇送到城外荒凉的地方,忍受着这一切不义的行为。他知道他已走到深渊边,但就是不愿意去走另一条新的路,只顾着向深渊走去,这和觉新是一模一样的。而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虽然他哥哥是这样的不愿意死,因为他写了三次遗书,又撕了三次,但终于写了第四次,字里行间控诉着“我不想死”,但终究还是走进了深渊。与觉新一样,觉新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最后在压迫下痛苦的死去。

而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觉慧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进行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此外《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其实,巴金写觉新、觉民、觉慧是想体现三种不同的性格,他写梅琴、瑞玉、鸣风,也是想体现那个年代,不同的女人、不同的思想,但都是同样的约束和封建。鸣风倒没什么原形,只是灵感来自于巴金家后来一个叫翠环的丫头,寄饭在他们家,当有一个远房亲戚要取她去做小老婆,被她严词拒绝,后来她快乐的嫁给一个农夫,虽然很贫穷,但只有无价的快乐和幸福。鸣风是从这迸发出的灵感从而塑造了这人物,由于封建礼节约束,湖水成了她的最终归宿,这是一个悲剧,也是美好的结局,没有屈服,而是自已选择归宿这就是很勇敢的,在那个年代来说。而最后出嫁的婉儿,也是这场悲剧是一个替代品。

可以说这整本书说的都是一个家庭悲剧,一个被封建礼教约束的悲剧。

合上《家》的最后一页,思忖良久,感慨颇多,最终写下这篇文章
,借以抒情。 闭上眼睛,首先想到的是要为自己做主的觉慧,他苏醒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成长在一个封建思想的家族中。他饱有自己的思想,不盲从,敢反抗。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行为的支配人。《独立宣言》中曾这样阐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觉慧“自己把幸福拿过来”正是对自己权力的追求啊!
法律只有在不断的修订后才能得到完善,社会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之后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出现像觉慧这样叛逆者的形象,对于社会的弊端加以发现而去反抗,社会才能得以进步。不去迎合,不去逃避,不怨,不屈,而是自己去面对,去反抗,去呐喊的觉慧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和鸣凤的爱情。即使鸣凤知道,婢女是不能和少爷相爱的,即使鸣凤知道,他们的爱是没有结果的,就算她知道,觉慧的爱摇摆不定,随时可能离开的,但她依然深深的爱着觉慧。其实她一直明白,做下人的便要好好侍奉主子,自己一辈子的命运也是掌握在主子手里的。(“虽然这其间流了不少的眼泪,吃了不少的打骂,但毕竟是很平常的”)下人的惯有思想操控着她,使她并不抱有反抗的念头。不,也许是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没有“反抗”这个定义,但当她和觉慧相爱时,这种情绪就产生了。“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我愿意一辈子在公馆里头服侍你,做你的丫头,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鸣凤对觉慧如此深不可测的爱,给了她难以估计的勇气和力量。
于是就在那一天,鸣凤带着觉慧轻轻的一吻和“再过两天”的承诺,在湖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着在黑暗中发光的湖水,往事一幕幕在鸣凤脑海中浮现……她揩了揩脸上的泪水,凄楚的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不久,湖水又恢复平静…… )这就是鸣凤反抗的爆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没有屈服,却把生命献给了真挚的爱情。这条路的选择,也许她永远也不明白究竟因为什么!但是,也许她明白,她是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而死,她是为了反抗封建家长制而死!
再者带给我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觉新了,《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觉新是这部小说中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既存在着作者对他的批判,也充溢着作者对他的同情。他是处于时代转折点的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牺牲品,是一个没有着“青春”的“青年”。一方面,他在理论上接受“五四”的新思潮,新观念。;另一方面,处在“长房长孙”的他深受就道德与伦理的毒害。他的内心充满着不安与矛盾,有着“哈姆雷特”式的矛盾。
还记得觉新与觉慧的对话“你对爷爷说了些什么话?你为什么不先告诉我,就跑去对他说?你真笨!”觉新抱怨觉慧道。
“笨?我正要叫爷爷知道!我要叫他知道我们是‘人’,我们并不是任人割宰的猪羊。”
觉新明白这些话是对他发的,他听起来有些刺耳,刺心,但是他也只好忍受。他说不出他的苦衷。他知道他纵然诚恳地向觉慧解释,觉慧也不会相信他。
觉新是真诚的爱着兄妹们,但是,他所固有的,受旧思想,旧文化所毒害的觉新难免会和受新思潮支配的觉慧有所冲突。就在这一刻,他们的矛盾爆发了。由内心中的矛盾演变为了激烈的争吵,不是觉新不忍让弟弟,也不是觉慧不理解哥哥。而是新旧潮流的对撞,思想上的水火不容。一边要门当户对,一边却讲婚姻自由;一边人生而平等,一边却父母为上;一边是中国的5000年封建遗风,另一边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潮。真可谓是冰炭不相容啊!
《家》,不仅有家里的感情社会纠葛。《家》,不仅有人物的不同境遇。《家》还有着社会政体之间,东西文化的发展与对撞。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的讨论。
读罢《家》,内心感慨颇多。思绪沉重,难以提笔,由以此文,抒发自己最真诚的情感,像巴金致敬。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181825864.htm?pid=wenwen.autologi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26
《家》读后感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巴金老先生写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长大后闲来无事随手还会翻翻这本书。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实,《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因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觉慧应该是巴金老先生笔下具有一个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个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这个第十版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 ”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反对旧礼教。同时,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书中还有一个特别显著的气息:到处闪耀着青春的色彩。这种单纯而自然的环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写的那样:“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巴金老先生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家》的那些子弟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腐败、贪婪的官员。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官职,随意支配人,在无形中,人们对他产生了怨恨,对他也产生了无形的威胁。还有像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的贪官,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地从公家手中“榨钱”,行贿受贿是样样不缺。社会中也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的青少年,他们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他们由于承受不了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甘堕落。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喷发出应由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第2个回答  2010-02-28
《家》读后感

刚刚看过巴金老先生写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长大后闲来无事随手还会翻翻这本书。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实,《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因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觉慧应该是巴金老先生笔下的一个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这个第十版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 ”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反对旧礼教。同时,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书中还有一个特别显著的气息:到处闪耀着青春的色彩。这种单纯而自然的环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写的那样:“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巴金老先生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家》的那些子弟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腐败、贪婪的官员。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官职,随意支配人,在无形中,人们对他产生了怨恨,对他也产生了无形的威胁。还有像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的贪官,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地从公家手中“榨钱”,行贿受贿是样样不缺。社会中也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的青少年,他们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他们由于承受不了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甘堕落。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喷发出应由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第3个回答  2013-02-19
《家》的读后感
窗外,听着淅淅沥沥的水点落到地上,悄悄奏响“泉水叮咚”的完美乐章,看雨水怎样饱含深情地把自身献给干涸的大地母亲和顽强的树木,品味泥土中泛着青草的芳香与气息,那嫩的发绿的幼芽在不断滋生。我才想起……
初次拜读完巴金老人的长篇小说《家》时,心中似乎有些说不出的滋味,第一次把这么长的整体小说彻底地细致地研读完。初次感悟,读了《家》有种像春天的苞米一样,尽管还不太成熟,但其稚嫩的汁液足以让你回味无穷。处处洋溢着新鲜感,那么朝气蓬勃,引人入胜。但当我细细品味,在脑中闪现时,呈现的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鲜活的人物个性把巴金笔下的每个人都塑造的活灵活现,这种感觉就像在夏季里冲浪。它的每一个跌宕起伏的情节就像一层层迎面而来的浪花,是激情,是挑战,它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让你想一下子翻到最后几页看看究竟结局如何,可偏偏又怕错过了中间段落的某些经典语段,于是,你便对它爱不释手,想一下子把它读完。
然而,毕竟这样是容易的,终于当我把它的最后一段文字读完后,我才分析到,《家》不光光是以其复杂,有趣的情节吸引着我们,更多是它有着鲜明个性的语言特色,在结构安排上也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整个封建家庭的生活中,掩藏者种种危机,暴露着种种矛盾,在爱恨情愁的交织下,他们的命运早已命中注定,但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毕竟也会有青春的新气息的存在啊!《家》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艺术特色和极高的文学价值吸引着众多读者的眼球。牵动着他们的思绪,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成功的创作也会存在着些许的劣势与缺点,当然,家也自然不例外。
在简单地了解了《家》这部作品的作者巴金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后,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认为这是他的自传,巴金自由生活在像觉慧三兄弟一样的家庭环境中。有着许许多多类似的事发生在他的身上,小说中的人物只是自身生活的一部分显露,它是精神的巅峰,灵魂的催使。有人曾说:“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然而,巴金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命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生命?他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这段话令我颇有感触。无数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在乱石碑中造成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势,这里掺杂着爱、恨、欢乐与痛苦,我们不应该感到孤独,感到绝望,而是用炽热的像火一样的心去开拓一切,战胜一切,争取光明的绚烂花朵!
说了这么多,应该言归正传了,以上皆是我对《家》的一点点感受,下面就来谈谈这部作品的具体人物吧,纵观整篇小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写的是一个正在崩坏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里面处处彰显绅士家族的气魄和繁盛,但同时也笼罩着封建腐朽的陈旧气息。或许生活在贫寒农家的人会羡慕着这些住在公馆里头衣食不愁的少爷、小姐甚至是仆人婢女的生活。但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在人钱尊贵华美,可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充满血与泪的辛酸无奈呢?
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完美的形象:温柔、善良、大方的瑞珏、慈祥又无奈的祭女周氏,精明能干的克明、威严、封建又霸道的祖父、性格内向、厚颜无耻、败坏家风的克定命运悲惨、善良的梅、聪明睿智又乐观活力的琴等诸多人物形象。
几乎每一位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令我不得不谈到的是文中的女性形象,巴金描绘了太多性格鲜明的女性,作者写梅、琴、鸣凤、瑞珏四个不同的性格,也有三个不同的结局。但多数也是以悲剧收场。他们的一生过得都太悲惨了,先是鸣凤,小小的年纪本以为要以和觉慧在一起,却不料还是难逃命运的捉弄,委曲求全和痛快地离去摆在面前时,她选择了投身湖中,用清澈的湖水保住了自己的清白,竟想不到她是这样一位刚烈的女子,自幼坎坷的身世让她身处社会的底层,那样卑微,她习惯了逆来顺受,在短短生命的十八年中,她忍受了多少打骂,不过幸运地是她还得到了觉慧的爱怜,她们有着美好朦胧的爱情,然而这一切却又都因老太爷的一句话而结束了,在她徘徊踌躇是否告诉她心爱的人这一切,让他解救自己时,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走向死亡,她不想觉慧因自己而和家里反目,更不明白如果活着嫁出去将会忍受怎样的屈辱。于是,一个短暂的青春少女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坚毅、果敢成了她最后的定型。
再看看梅的一生,简直就是个悲剧。本是个名门小姐,却也束缚在封建传统下,由着所谓的“父母之命”嫁了出去,命运的安排让她守了寡,憔悴的面庞更添愁容,她深受着觉新,却无法与他相守,只缘于母亲的一口怒气,竟造成了三个人的悲剧,最后还将自己送上了西天,永远躺在了那一副棺材里,孤寂、凄苦是她一生的主旋律。
还好,珏开始的情况还不错,与觉新过了一段美满的日子,她是个十分善良的人,与梅相处地很好,两人亲密地像好姐妹一样,深厚的友谊建在其中,然而最终她终究摆脱不了自己的夙命,因可笑的吃人般的礼教,因丈夫的无抵抗主义,她还是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善良大方是她终身书写的旗帜。
即使这三个人最终都走向了悲苦的深渊,成为封建血泪下的牺牲品,然而小说还是不能让每个女子都这样悲惨,终于出现了个琴。
她是贵族小姐,新时代的女性代表,头脑中灌满了新思想。她是勇敢、乐观、活泼、积极进取的女孩,深受高家兄弟的喜爱,众多女性的羡慕。琴的出现是希望的火花微微地照亮没落家庭暗夜的一束光,她为爱情而执著过奋斗过,她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与疑问:
——难道因为几千年来这条路上浸饱了女人的血泪,所以现在和将来的女人还要继续在那里断送她们的青春,流尽她们的血泪,呕尽她们的心血吗?
——难道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吗?
她不平地叫起来,她的呼声得到了月氏姊妹的响应,是啊,她们的牺牲有什么必要!就为那充满着血腥味的“道理”和众人拥护的“信仰”而在旧礼教的束缚下憔悴地消磨日子,每当展望自己那双幼小、畸形的“金足”时,我想她们定然在心中暗暗愤懑:冤枉啊!社会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这些命运专落在柔弱的女人身上?巴金老人用自己犀利的坚笔写下了对这不公的社会的黑暗揭露与批判。
与那些命运悲惨的古典女子相比,我们似乎应感谢上苍,毕竟出生在新时代就是我们的一种幸运,想书中的四个典型女子,四种不同的态度绽放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我们与她们不同,我们青春,我们年少,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鲜红奋进的气息,我们有资本更有资格去用自己的青春年少浇灌成长的幼苗,让他在阳光风雨下摇曳风姿,昂首挺胸,终得长大成材,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生。而不是把自己绚烂的花季断送在苦难的脚下,成为命运的苟活者,让我们一起呐喊,呐喊出生命的光彩,呐喊出中国的未来。
同样是生活在封建没落的大家庭中,繁杂无聊的教条束缚着新的思想的迸发,激情只能在封建的尾声里碰撞,多不容易才可以撞互相一丝光亮。不过,黑暗的日子总会过去,光明的曙光会降临,干涸的大地会被润养,新兴的力量在萌发、在成长,让我们坚信美好的未来,勇于同命运抗争,不断拼搏完善自我,扬起帆,乘风破浪,向着成功的彼岸驶去,走向更美好辉煌的明天!用今日的激情铸造就明天的梦!用今日的辛勤造就明日的成功!
第4个回答  2010-02-2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