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如题所述

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

1、原子的定义:

原子(atom),是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因此具有核式结构。

2、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Z)和电子数(N)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电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这些电子按照一定的能量级别排列,能量级别由主量子数、角动量量子数和磁量子数决定。

核外电子:核外电子位于原子核的外面,能量不同的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上,从里到外1、2、3、4、5、6、7。不同电子层的电子数目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原子的模型分类:

1、波尔模型:

适用于单电子体系,核外电子只能在符合量子化条件的定态分离轨道上绕核运动,电子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

2、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以量子力学描述分子的电子结构,适用于离域电子。分子中的电子不局限在某个原子轨道上面,而是在分子轨道上运动。分子轨道由组成分子的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形成的分子轨道与组合前的原子轨道数目相等,但轨道能量不同。

3、汤姆逊模型:

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体,电子均匀地分布在球体内。这个模型是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汤姆逊通过实验发现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会向正电极移动,表明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粒子,即电子。虽然这个模型是错误的,但它为后来的原子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

4、卢瑟福模型:

认为原子由一个带正电的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卢瑟福通过金箔散射实验发现,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而不受影响,但有一小部分α粒子被散射了回来,这表明原子中存在一个带正电的核。这个模型在20世纪初期被提出,为后来的原子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