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账户经常转账到法人或股东的个人账户,会有什么风险吗?

如题所述

若是平安银行,我行对公账户转个人账户,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付款单位若在付款用途栏或备注栏注明合理、真实事由,是可以转个人账户的,但付款单位应对支付款项事由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我行企业网银对公账户转个人账户默认限额为单笔5万元,日累计100万元,如默认限额不满足,并有转账业务有实际且真实的需要,可以向客户经理咨询详细办理流程。如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的可疑交易,我行可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关闭网银转账功能,付款人需到银行网点柜台办理转账业务。可疑交易特征如下:
1、账户集中转入,分散转出,跨区域交易;
2、账户资金快进快出,不留余额或者留下一定比例余额后转出,过渡性质明显;
3、拆分交易,故意规避限额;
4、账户资金金额较大,对外收付金额与单位经营规模、经营活动明显不符。
如果需要咨询更多平安银行业务,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选择首页右上角在线客服图标或者关注平安银行微信公众号(pingan_bank)进行详询。
http://bank.pingan.com
应答时间:2022-02-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3
前几年,在网上发票勾选认证平台还没有开通、金税三期系统还没有上线的时候,对私转账的行为尤其猖獗,就是因为当时涉及范围广排查难度高,加之监管体系还尚未成熟,不少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货款不走公章、不开票、不上账,以此偷逃税款。

但如今,公对私、私对公的这种走账形式已经成为了税务严查的重点,不管是公司账户还是个人账户,一旦被银行检测到资金流向异常,就很有可能会税务机关盯上。

那为什么公账转私账会有如此多限制条件呢?大旗财税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项:
1、防止逃税
在国家监控体系还不完善时,很多企业采取货款不走公账、不开发票、不列入账目、私账交易等方式,刻意降低销售额,少交甚至不交税。但如今,公对私、私对公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为税务机关的严查对象,无论公账还是私账,只要发现资金流向异常,就既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调查。
2、防止挪用公款
公司账户的正常资金流动,都会有相关文件和凭证支持(如合同和发票等),但如果转到私人账户,则很难说清款项是公用还是私用。而对于这样的情况,就属于违法行为
3、避免偷税漏税
通常财务做账都需要原始凭证,而很多转入私账的资金无法提供原始凭证,也没有依法纳税的纳税凭证,更无法提供相应发票,而这就有可能进行偷税漏税活动。而偷税漏税活动一旦查实,企业将面临巨额补税惩罚。
4、避免洗钱
通常个人账户的资金流不会很大,如果某私人账户大额收款累计次数过多,就会被银行列入重点监控对象,集中排查是否存在洗钱的可能。而被列入重点监控的不仅是金额,还包括一年多次收款的对象。

按照银行相关规定,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及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与企业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交易金额20万元以上的款项划转,均属于大额交易;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短期内累计100万元以上的现金收付,均属于可疑交易。

同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 开展大额交易报告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规定,自然人客户支付账户与其他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累计交易额人民币50万元以上(包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自然人客户支付账户与其他银行账户发生当时单笔或累计交易额人民币20万元以上(包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都将被上报至央行进行监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23
如果是不正常的转账,会被进行监控,或者说暂停银行相应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