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狮粉的味道来自于哪里

如题所述

螺蛳粉的臭味是来源于酸笋,吃螺蛳粉的时候,里面都会有一些酸笋、油炸果子、酸豆角和酸笋。酸笋是由竹笋发酵制成的,因为完全隔绝氧气,里面的糖分和蛋白质都会被发酵,变成各种比较简单的氨基酸物质。
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的风味小吃,中国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由柳州特有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适度的酸辣味和煮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具有酸、辣、鲜、爽、烫的风味及酸笋的特殊气味。其实螺蛳粉的“独特气味”来自配料酸笋和汤底。
螺蛳粉中的酸笋是经过发酵制成的,就如臭豆腐、豆汁儿、腌海雀等,都是经过发酵才会出现标志性的那味儿。竹笋,用盐水浸泡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酸味,笋中的糖类和蛋白质被发酵后转化为各种氨基酸和有机酸、醛、醇等物质。一些氨基酸的代谢产物散发出如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就是“臭名昭著”的硫化氢,一种存在于屁中的气味物质。这是螺蛳粉闻起来臭的一大原因。
另一个致使螺蛳粉臭的原因就是螺蛳粉的汤底,螺蛳粉的汤底是用田螺加猪骨熬的。螺蛳本身具有特殊的味道,买回来用清水养一天,刷干净了还是挺臭的,炒过之后香料气味掩盖了部分气味。所以整个螺蛳粉调味偏重口,独特的辣与“臭”,其味道让许多人“退避三舍”,但懂得欣赏它的人就知道,它是香而不腐的,闻之开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9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
螺蛳粉起原:
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
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
2018年8月20日,“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2019年3月21日,螺蛳粉发源地广西柳州官方表示,感谢海外友人的关心,螺蛳粉是广西非遗,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
分类
桂菜,广西小吃
口味
鲜、酸、爽、烫、辣
主要食材
螺蛳,米粉,酸笋,青菜,花生,木耳,腐竹,黄花菜,萝卜干,辣椒油
制作螺蛳粉的材料清单

螺蛳粉
广西柳州的小吃米粉
历史渊源
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进入中国菜谱的时间并不太长。辣椒强势进入中国后,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饮食革命,柳州人将之融入螺蛳粉并加以发挥,才有了螺蛳粉。很多吃过螺蛳粉质疑螺蛳粉里为什么一颗螺蛳也没有,据说螺蛳粉的螺汤由螺肉、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民间秘方熬制而成,熬过汤后的螺肉就会丢弃,因其精华都浓缩入汤里了
螺蛳粉主要食材
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嗍螺和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在柳州从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刘文认为,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柳州市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蒋金远说。
柳州螺蛳粉名声日隆,食客云集,但螺蛳粉的真正起源,可谓众说纷纭。
说法一:1980年代中,解放南路有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其店员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到隔壁阿婆的螺蛳摊去煮,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调配。卖螺蛳的王记阿婆觉得此粉味道甚佳,于是就卖起了螺蛳粉。
说法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市成为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散场后,喜欢在附近逛,形成谷埠街夜市。柳州人素来嗜吃螺蛳和米粉,有些夜市老板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一些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就此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说法三:19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来柳州,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因骨头汤已没有,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蛳粉。
关于螺蛳粉的起源众说纷纭,已经无法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浓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负责申遗工作的黄晓平在申报文件中写道:“将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的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2个回答  2021-05-26
螺蛳粉的臭味是哪里来的?

螺蛳粉的特别风味其实并不来自螺蛳,而是来自竹笋,是竹笋发酵产生的气味。

中国人吃笋的历史堪称悠久,在古籍中对笋子有众多称谓,“竹萌”、“竹胎”、“竹芽”、“竹笋”、“茁”、“初篁”等等。中国古人烹制竹笋也有很多讲究,很早就有了鲜食、腌渍、干藏等处理方式。

在《诗经》中国就有“笋菹鱼醢”的说法,那说明至少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腌制酸笋来吃了。

至于说做笋干更是普遍的做法,不过这更像是要把时间封藏起来。要论时间的封藏,在中国历史上的江南区域会把笋子埋藏在甜糟之中,也是别有风味。晋代戴凯之的《竹谱》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笋未出时掘取,以甜糟藏之,极甘甜”。

但是竹笋不容易长期保存,必须经过特别处理。比如经过发酵产生酸笋。在发酵过程中,除了糖变成了酸,竹笋中的蛋白质会分解产生胺类物质,这就是臭味的主要来源。

酸笋有不同的特色,广西的酸笋是纯竹笋,云南的有些酸笋会加辣椒调味,各地的酸笋都有比较特别的风味,但是共同的特征就是特殊的臭味。正宗的螺蛳粉馆子,还有正宗的傣味菜馆,通常都有那种特别的气味。
很多人吃完螺蛳粉,总是发现从头到脚,连带衣服都是臭的。其实,这股浓郁的特殊臭味主要来源于螺蛳粉当中的独特配料—“腌制酸笋”。

味道独特的柳州酸笋,主要是选取肉食丰富的大头甜笋,然后加入山泉水用大瓦缸腌制半个月左右而制成的美食,作为腌制发酵食品,发酵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有鲜味儿的氨基酸物质,所以就会有特殊的味道,就像臭豆腐一样。而柳州螺蛳粉的酸臭味,也正是由此而来。

另外,螺蛳粉的汤底经过螺肉熬制也会散发出一股独特的味道,两者相加,“特殊臭味”当然会刺激到您的味蕾。
第3个回答  2021-05-25
你好,螺蛳粉的独特味道来源于配菜里酸笋,酸笋是新鲜笋经发酵后酸化制成的,味道非常独特。螺蛳粉的汤是用螺蛳和其他配料熬制而成,主食用的是米线,配菜一般会加上酸笋、木耳、腐竹和一些时令蔬菜等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小吃米粉,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
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
2018年8月20日,“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3月21日,螺蛳粉发源地广西柳州官方表示,感谢友人的操心,螺蛳粉现在是广西非遗,正逐步申请非遗。
扩展资料
柳州螺蛳粉主要特色:鲜、酸、爽、烫,辣,臭。
螺蛳粉除了鲜、酸、爽、烫,辣味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它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
未尝其味先观其色便会令人垂涎欲滴,红通通的是漂浮在上面的一层辣椒油,绿油油的是时令青菜,鲜美的螺蛳汤渗透每一根粉条,螺蛳粉中的辣椒油与普通的辣不同,此种带着有侵略性的辣,嫩滑香酥得让人忘了本位。仅供参考
第4个回答  2021-05-29
螺蛳粉的独特味道来源于配菜里酸笋,酸笋是新鲜笋经发酵后酸化制成的,味道非常独特。螺蛳粉的汤是用螺蛳和其他配料熬制而成,主食用的是米线,配菜一般会加上酸笋、木耳、腐竹和一些时令蔬菜等。
螺蛳粉的味道来自酸笋
螺蛳粉的独特味道来源于配菜里酸笋的味道,螺蛳粉本身的味道应该是鲜香辣的。酸笋是新鲜笋经发酵后酸化而成的,酸笋的味道比较大,但对身体没有害处的。
螺蛳粉发源地广西柳州,是用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和多种辣椒煮的汤熬制的独特汤料,然后加上米线制成。配菜一般会加上酸笋、木耳、酸豆角、花生、炸过的腐竹和一些时令蔬菜。
对于喜欢吃螺蛳粉的人来说,螺蛳粉的味道会起到开胃的作用。其中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胶质、蛋白质、胡萝卜素、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螺蛳粉的味道需要3~5小时左右才能散,螺蛳粉煮好后,建议在阳台、窗前等通风的地方食用,能将部分的气味散出窗外。也可以在煮螺蛳粉时少放点酸笋,但是会影响其固有的风味,食用完后,建议尽快将煮螺蛳粉的厨具清洗干净。
螺蛳粉的味道3~5小时能散
螺蛳粉的味道在3~5小时左右能散,采取一些措施,能使味道散的更快。螺蛳粉煮好后,可以在阳台、窗前等通风透气的地方食用,螺蛳粉的部分气味会散出窗外,能减少散味时间。
煮螺蛳粉时,可以将油烟机打开,方便散味。螺蛳粉的酸味主要来源于酸笋,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的减少酸笋的数量,这样煮出来的螺蛳粉味道就不会很臭,但是会丧失其固有的风味。
食用完以后,建议尽快将煮螺蛳粉的餐具清洗干净,把所有的垃圾袋都密封严实,扔到门外的垃圾桶,可以在室内喷一些空气清新剂,将窗户大开通风透气,都能使螺蛳粉的味道散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