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是什么意思

阅读题要是什么意思?是概括内容的意思吗?

读文章,抓意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真福

“读文章,抓意旨”与其说是理论问题,不如说是实践问题;而实践问题又等同于过程和方法问题、操作训练问题。但是语文课堂历来只重视“写法”教学,忽视“读法”教学。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出示一些“读法”的“利器”,可是老师自己都苦于阅读文章不得法,怎么能出示“利器”?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时迅速、准确、深入、全面地领会文章意旨的话题提示九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实施于阅读课的教学,教师自己也可参用于自己平时的阅读实践。对这些方法,师生可择其善者而参用之。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读文章标题,目光应该稍停,凝视一会,琢磨一番,因为标题往往蕴含很多的信息,它也往往最集中地反映文章意旨。如史铁生《我与地坛》,看标题知道写真人真事真地点,可能写作者在北京地坛的许多往事,也可能表达作者对地坛的浓厚情意、悠长思念,至于文体,可能是叙事性的或抒情性的散文。有预想和没有预想是不一样的,有了预想,便有了对文章意旨的印证性期待,很容易把握文章思想感情,不然的话,文本是一直是一种陌生化的东西呈现在你的面前。再如居里夫人《我的信念》,看标题就知道是女科学家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或许写她对科学事业的展望,对科学发展的坚定信念,或许陈述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许写她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对社会正义公理的认定和追求。有了这样的预想,再读正文,文章意旨便全在你的“俯视”之内。事实上,以上猜想大部分是对的。

有的文章有副标题,也值得认真揣摩。许多作者写文章时,用了一个正标题之后,嫌其不足以明确告诉读者有关文章的信息,又拟一个显豁的副标题,直接告诉文章写作范围、文章大概意旨等。如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原题为《漫步在诗的郊野——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原题的正题是诗化的,读者读了可能不知所云,甚至连文体都难以揣摩,有了副标题,读者一下就知道了文章的写作话题、写作范围和大致的写作意旨。

有的文章有二级三级标题,对这些小标题也要先读,稍加揣摩,你会获得一些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一半是标题告诉的,一半是你猜想到的,你对文章意旨应该有大概了解了。如曹冲《神奇的极光》有三个二级标题:“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三个二级标题明确地划出文章有机联系的三部分,读过之后也大致知道了文章大概意旨:文章描述了有关自然界极光的现象和规律,表明科学界对极光的科学认识。

2.浏览开头,扫视结尾。

不是所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会告诉你最重要的信息,但确有相当多的文章开篇明意,或卒章显志。作者写作时会自然而然地把最重要的话先说,让人“先睹为快”,然后往下慢慢细说;或者先把各方面、各环节都说一遍,又嫌其头绪多,涉及面广,再总的概括文章意旨。所以读文章要先把开头和结尾看一遍,看看能否发现意旨所在的语句。

开篇明意的,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开篇一段:

“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这篇文章的标题耐人寻味,读者不易明了,所以作者先在开头破题解题,说明忘却的由来,以及忘却和记念的关系。这一段往下,是详切的叙事。所以这一段是把全文的内容总的提示了一下,并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了它,对文章应该有一个大概了解。不读这段,或忽视了它,往下读文中各个事件,尽管也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总不如细读第一段来得迅速、便捷。

卒章显志的,如鲁迅《拿来主义》最后一段: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文章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开始说起,绕了很大的圈子,最后言归正传,如上文解说“拿来主义”的定义;不看文章最后一段,很难知道作者所谓“拿来主义”是什么意思,但如果先看最后一段,能很快明了文章意旨,阅读时就心中有数了。

3.前看段首,后看段末。

阅读文章段落要抓关键句。关键句最能表达文章意旨,其他语句都是有层次、有步骤地围绕它展开叙述或说明的。很多论说文、科技说明文都有这种关键句,而且常常出现于段首或段末,也有个别的出现于段落中间。如果想快速领会到文章段落的意旨,应该首先捕捉到这样的关键句。

出现于文章段首的关键句,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划线部分就是关键句,其中“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几个字尤其要注意。这一句正是段落的首句。它的前面的“正像……一样”是这句话的状语,不能单独成为句子;它的后面的“即……事实”是解释这话的。当然冒号后的一大串句子更是详细地解释这句话的。如果忽略这句话,就不容易抓住这一段的意旨,而且不容易读懂引号后的一大串句子的意思。

出现于文章段末的关键句,如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划线部分是关键句,其中“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这几个尤其要注意。这一句正是段落和末句。它的前面那么多的句子都是谈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情况的,段末“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是概括性语句,总的归纳简笔与繁笔的各自优长,其实也是表明作者对两种笔法的态度。如果粗心大意忽略这几个字,读者或许会陷入思维的混乱,不知作者到底要说简练好还是繁复好。而且光看段落开头一句,不能准确把握段落意旨,会误以为繁就是繁冗拖沓,是不好的。如果能迅速地搜寻到段落末句,会立刻“心明眼亮”的。

4.先看提要,后看正文。

提要,是文章内容的精要概述,也就是对文章意旨的简捷陈述。有必要对提要和摘要作一辨析。提要是作者或编者对原文作的概括、提炼,写成一篇意义显豁又高度概括的短文。摘要稍微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它摘取原文里的一些概括性很强的关键语句(它们原本不甚关联),并加进一些联缀的语句,组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摘要后面还常常伴有关键词。提要和摘要一般置于篇幅较长或阅读难度较大的文章的前面,起着帮助广大读者顺利而迅速地捕捉到文章的的中心思想、核心意旨的作用。翻开课本,有的课文前面有关于内容的简略提示语;阅读书报,有的长篇报道或长篇论文有关于内容的提示短文;阅读学术品位较高的理论期刊,一般都有摘要,并有若干关键词。阅读这些提要和摘要非常重要,可以预先大概地了解文章的意旨,带着“前摄记忆”来读较长或较难的文章,不致堕入“云雾山中”。

有的课文前有简略的提要性的话,如人教版《语文实验课本(必修)文学读本》上册《齐桓晋文之事》:

“在这篇谈话中,孟子集中地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和经济思想,描绘出一幅美好的‘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这种‘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孟子认为,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保民’的王道的基础。若想‘保民’,就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使民有维系生存的产业,才能有服从之心。在谈话中,孟子能抓住对方心理,时扬时抑,随机应变。又善于运用比喻,因势利导,左右气氛,表现出高超的论辩才能。”

上面带上划线的话都是提要性的话。

又如刘贞福《论感悟——学习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的体会》(载《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这篇论文正文前的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高中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课程标准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课程标准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说出了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像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 新大纲 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以上摘要的话就来自全文各个地方。

5.速读全文,总结印象。

速读、略读往往成为细读、精读的初步。为了快速把握文章意旨,可以采用速读之法。速读的结果是印象式的,未必准确,但是快速而有效,能为下一步的精研细读作准备。通过速读得到了印象,并在脑子里迅速整理、提炼、回味,差不多可以抓住文章意旨。另外,速读并不是单纯地追求速度,而要将上面提到的其他阅读方法联合运用,如关注标题、浏览篇首篇末、抓段首段尾关键句等。

我们先速读一文章片段,以求悟得段落意旨,来演示这一方法。朱光潜《咬文嚼字》最后一段是: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段第一句话中有“咬文嚼字”四字,作者在这里照应标题,强化文章意旨在读者心中的印象。那么在本段中,作者对“咬文嚼字”作了怎样的阐述呢?快速读下来,一句句话在我们眼前展开,文字信息很多,留在我们脑海里的几个关键词语“谨严精神”“好习惯”“完美”非常重要,这与“咬文嚼字”的释义紧密相关:从“谨严”中我们看到“咬文嚼字”的做法和态度,从“好习惯”和“完美”中看到作者对这一概念的评价。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作者肯定和欣赏“咬文嚼字”的做法和态度。如果光看标题不正这段文字,会产生迷惑或误会:咬文嚼字可以是好行为,也可以是坏习惯?你看作者在前面的段落里说:“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作者说这话没错,但对读者把握文章意旨或许是一种干扰。

读一段文字是这样,读全文也可照此办理。《咬文嚼字》义理深刻,说理生动,材料繁富,想要迅速抓住文章意旨,应当牢记标题“咬文嚼字”四字,并在流动的文字信息中,推究它的涵义,揣摩作者对这种做法和习惯的态度(赞成或怀疑)。在快速阅读当中,对于表达观点的语句要用“眼定法”,对所引材料要用“眼跳法”。表达观点的语句散见于各段落,大致有:

“这是炼字的好例。”

“但是我们原在咬言语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最后一段作者集中阐述了“咬文嚼字”这个概念,上有述议,不复说明。

捕捉到这些关键语句,然后再总结印象,可以悟得全文意旨,方法正如上文对最后一段的分析。

6.精读全文,概括要点。

精读,也就是精细的阅读,是对阅读材料进行的缓慢、精细而深入的阅读。它是学习语文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中学语文课本上的精读课文是主要的阅读课文。如何做好精读,这里提几点供参考:

(1)放慢速度。逐句逐段地看,可以回顾前文,可停驻思考。只有慢才能达到精读的“精”的程度或水准;如果一目十行,匆匆读过,印象淡薄,理解粗浅,那不叫精读。当然,放慢速度并不意味着鼓励阅读的“少慢差费”。

(2)力求深入。与略读、浏览相比,精读给读者带来更加充分的感受和理解,对文章意旨体会得更加深入、细致而准确。所谓深入,是探入文章底蕴,文章意旨直露无遗;所谓准确,是不能出错,经历了精读,理解不应该出现偏误。

(3)注重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是理解文章意旨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精读尤其如此。整体把握要求超越局部的限制而进行更高的概括提炼,而精读很容易陷入局部细读之中,忘记整体地、全面地领会文章意旨。所以精读文章应该时时有“全文观”。

精读能培养精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意旨的能力,并训练语感,积累词汇语汇,还能给人以写作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获得生活阅历(阅读是否也可以说是人生阅历的一种?)和思想启迪。

概括要点,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法,所谓语文能力训练,概括要点是主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关于概括要点的方法,这里提几点供参考:

(1)提炼大意。这是对文章意旨的领会和把握,在思想认识上与文章意旨、作者写作意图贴合一致。但这还只是停留在“思想认识”上,还有待于以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

(2)语言表述。这是用语言或文字将领会到和把握到的文章意旨表述出来。语言表述可视作概括要点的完成,提炼大意是它的必要准备,它是提炼大意的必然结果。

(3)语言形式。这种表述文章意旨的语言应该是简短的、精粹的,可以是原文原句,也可以是读者自己想出来的。有些文章有关键语句,即所谓“原文原句”,可以作为对文章意旨的直接概括,但这种语句,应该是能完整、准确地概括文章意旨的,而不是某些仅仅促发读者思考、感慨或联想的语句。

文章意旨在读者视野中的完成,应该是:句意—→段意—→篇章大意。这也是由局部到整体、由微观到宏观的概括提炼的过程。

精读与概括有必然的联系,精读中时时都在概括;概括未必唯有精读能做到,但唯有精读才能做好。我们平时读课文,应该随时概括并记录下文章要点,包括层意段意、章节大意。

7.参阅介绍,重视评语。

文章介绍和文章评语,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段或文章。介绍性的文字一般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说话,成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传话人,三者之间形成“作者-介绍者-读者”的对话关系。它与提要不同:文章提要只将文章压缩,必须简略,一般没有评语;文章介绍可繁可简,可短可长。文章介绍所涉甚广,可以陈述文章大概内容,也可以介绍文章形成过程,还以穿插作者自述的话,或介绍者自己的简略评语。阅读文章介绍有助于了解文章概貌,迅速地把握意旨。

文章评语是指对所读文章直接的重要的评论语言。这样的评语往往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当然,不是所有的评论都值得重视,只有浏览到最重要的话时才有必要阅读和认真记取,以备阅读文章作参考。

这两种语段或文章一般都是专家写的,尽管这种眼光是“外来”的,但是先阅读它们,再阅读文章,就获得了一种较高的眼光,可以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文章本身。经过长期训练,阅读者也会自然地获得同样高的眼光,养成对文章意旨把握的迅速和敏感。

文章介绍,如高中课文《〈宽容〉序言》,注释①有这样的介绍:

“《宽容》初版于1925年。在这本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导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即使还没有读课文,读了这介绍,就已经对课文的意旨或倾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尽管这些文字是小号字,容易被人忽略,但它们对你阅读和理解课文所起的作用一点也不小。

课本里的课文一般都是名家名文,所以相关的评论文章很多,也很容易找到。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的《荷塘月色》,虽是老课文,但课本采用了新的练习题模式,陈述了一些专家(郁达夫、佘树森、余光中、杨昌江)对课文的评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课文后的评论,这些评论以欣赏为主,也有批评。这些精彩、精辟的评论对我们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很有用处。其中余光中的评论别具一格,他说“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评断是否定的”,然后从几个方面指出朱自清散文的不足,似乎也有道理。以前我们习惯看正面的评论,这里提供反面的评论,也许会使一些同学感到迷惑,也许使更多的同学开了眼界,受到启发,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方面领会文章意旨。

如果有条件,每学一篇课文都应该找一些相关的评论资料来读一读,哪怕找一些片段资料来读也好,阅读时作一些记录。

8.查寻背景,知人论世。

打个比方,把一个大的圆圈线上的一段剪截下来,可能看不出它是弯曲的弧形,只有把它还原到圆圈当中,才能看出它的弧形;一小片灰色放在你面前,你看不出它的色彩属性,但是把它放在黑的底色中,它就显出白来;但如果把它放到白的底色中,它又显出黑来。由此可以看到背景、底色的衬托作用。把同样的道理用到文章阅读上来,可以理解为文章的相关背景对文章阅读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背景包括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风格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还有文章涉及的历史事件、时代风习、时代政治背景等。阅读不同的文章,对了解与文章相关的背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的文章要求了解历史事件,如果不了解这一事件的原委就不知作者意欲何言;有的文章要求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如果不了解这些就难以体会到文章深处蕴藏的意旨。

所谓知人,就是正确深入地了解作者其人其事,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所谓论世,就是充分地了解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追索文章当中的时代意义、时代精神。既知人又论世,就能做到对文章意旨的更为可靠、坚实的把握。知人论世法,是专家们解读文章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有《生命,生命》一文,注释①有这样的话:

“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关注这些说明非常重要,通过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再体会文章意蕴,会感受到作者一颗真诚的心的跳动,会读出更多的东西来,如果是感情丰富的人来读,细细读来会感动流泪的。

再有,读鲁迅的文章常常需要解读文章背景,尤其是历史背景。《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都在注释①有相关的提示。仅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是当时遇害的。刘和珍,江西省南昌市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

鲁迅此文是针对现实事件有感而发的,在当时可称“时文”,不必陈述现实事件原委;可进隔几十年,文章成了“历史名文”,后人不完全了解当时事件,读来定有隔膜,有必要了解事件来龙去脉。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意旨,应该细读这些小号的文字。

9.索隐探赜,领会真意。

有些文章的意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以“复合意旨”的面目呈现。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为当时政治形势所迫不得不采用曲笔,也可能是为了追求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而故意采用曲笔。我们读这样的文章,应该读出它们的本意、真意、多意、复合意旨,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那就是功夫不到,出现另一种意义上的“意犹未尽”。

索隐探赜的方法并不难发现,只是做起来难,当然,如果持之以恒地训练,习惯成自然,做起来也不会太难。一是要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任何含有复合意旨的文章都会留有让读者深入领会、发现“矿藏”的“苗头”,如果文章全然没有这样的“苗头”,那么所谓的复合意旨也就不存在了;二是要多疑善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复合意旨再深再隐,也经不起善于思考的人的穷尽追问。

有时,为了更正确地领会文章意旨,必须采用索隐探赜的读法。例如钱钟书《读〈伊索寓言〉》,很多人都读偏了,读歪了,以为作者真的是批评《伊索寓言》,说它太幼稚,不适合给与作者同时代的儿童阅读;其实不然,作者是借批评《伊索寓言》来讽刺当时社会的种种劣迹斑斑的人们,与其说作者批评《伊索寓言》幼稚可笑,还不如说作者指斥当时混乱的社会现实,指斥人们(他们也是伊索的后代们)早已变得不幼稚、不单纯、不善良、不正直、不诚信、不公正。那么,如何发现问题、怀疑其他人误读的呢?是从“作者什么要批评《伊索寓言》”和“作者批评《伊索寓言》好像不是很恰当”开始的。先说前者,一个消失已久的寓言作者,一部自古人人都钟爱的寓言书,怎么会引发作者如此冷嘲热讽?其中必有隐情未能发现。再说后者,文章对《伊索寓言》的批评并不给人以“击中要害”的感觉,倒是批判当时社会的话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两个问题结合着思考,应该能发现作者写作的原意、本意。

有时,为了更深入地领会文章意旨,应该采用索隐探赜的读法。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开篇已经将文章意旨告诉了我们,作者是为了纪念五个青年作家遇害,同时也为了使自己摆脱悲哀而把他们忘却。读者读到这里,也算把握了文章意旨或作者写作意图,但善思多疑的读者仍会觉得“意犹未尽”。写作此文本是纪念,却说“为了忘却”,从表面上看,似乎也有道理,只是别忘了:鲁迅写文章善用曲笔。鲁迅何曾忘记过被反动派杀害的志士仁人,又何曾打算忘记掉呢?其中必有深意,那就是他本人拒绝遗忘,也对世人提出忠告,不要遗忘烈士们。从这意义上说,标题具有多义性:(1)为了摆脱悲哀而忘却;(2)警醒当时的世人不要忘却;(3)用文字记录下一群青年烈士,让历史永远记住他们。可见这是一篇典型的含有“复合意旨”的文章,而且深隐的意旨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

以上从不同方面粗略解析了阅读文章把握意旨的方法,涉及文章的各个构成要素(标题、段落、全篇……)、文章之外的要素(作者概况、时代背景……)和一般性的阅读方法(精读、速读、浏览……),还有其他方法未能提及,阅读的方法应该说难以胜数。本文为着说明的便利而分条列点,其实在阅读实践中是多法并存、互相渗透的,很难以某一读法贯穿阅读的全程。只要你平时注意各种阅读方法,潜心沉入阅读活动当中,那些技巧、奥秘自然会“不招自来”,将引领你开掘文章意旨的丰广源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6
回答正确!~就是故事大纲,故事梗概的意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20
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