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统购统销?

RT

统购统销从1953年开始直到1992年底停止,共施行了3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

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扩展资料:

严峻的粮食供求矛盾, 是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最直接原因:

新中国建立后, 国家逐步解决经济困难。首先利用政治上的优势, 成功地取得了“粮棉之战”、“银元之战”的胜利, 击退了不法资本家的猖狂进攻, 控制了通货膨胀, 百姓的生活日趋稳定。

但是, 到了1953 年下半年, 全国粮食紧缺问题极其严重。

从1952 年7 月至1953 年6 月, 国家粮食收购数量是273.5 亿公斤, 而同期粮食销售量却高达293.5 亿公斤; 为了满足需求, 平抑粮价, 国家只能动用库存粮20 亿公斤。

同时, 1953 年上半年, 全国灾情严重。河南、江苏、安徽、辽宁、吉林等产粮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旱灾、霜冻等影响, 受灾面积达到了35463万亩, 占全国各种作物种植面积的16.47%。仅小麦一项, 预计减产35 亿公斤。

此外, 由于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棉花、麻类等农产品作为原料, 国家鼓励农民种植工业原料作物, 相对地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农民因灾害而有粮惜售, 也使粮食的市场供给量有所减少。

粮食供给危机日趋严重, 而同时期的粮食需求却不断增加。1952 年底,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结束, 1953 年全国将转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随着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加快工业化步伐, 城镇人口快速增长。

1953 年城镇人口比1952 年增加663 万, 增长9.3%; 非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比1952 年增长32%。除了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之外, 一批工矿企业纷纷开工建设, 众多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镇从事工矿业, 这既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 又增加了吃商品粮的人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购统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1953年10月16日开始实行的。

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农民自己食用的数量和品种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每家一个粮本,凭粮本供应粮食。此外,国家还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粮食自由买卖。

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央政府并没有取消农产品自由市场,征收公粮和市场收购是政府获取粮食的两个重要渠道。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国家所能掌握的粮食与其必须负担的城乡粮食供应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缺口。 

建国初期,中央曾明确指出:今后国家实行“少征多购”的方针,公粮征收数目稳定在1952年的水平上。这样一来,通过增加农业税来增加商品粮收入的道路就堵死了。既然靠市场无法收购到足够的粮食,就不得不另辟蹊径,采取新的购粮办法和新的粮食供应办法。 

随着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国家招收了两千多万农村青壮年到城镇工作。他们消费的粮食差不多和当时五千万城市人口的消费量相等。

到1953年,城镇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13.3%,即达7826万。而1953年农村里吃商品粮的人口也达到了1亿。因此,尽管1952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但1953年粮食供销紧张状况却未见缓和。

在当时情况下,农业还承担着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农副产品是当时主要的出口创汇商品。因此,为了保证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农副产品出口数量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要有所增加。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粮食产量虽有大幅度提高,但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增产的粮食相当一部分被农民自己消费了。

据统计,1949年农村人均消费粮食370斤,到1952年增加到440斤。同三年前相比,每个农村人口多消耗粮食70斤,加起来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另外,人口的增长也消耗了一部分增产的粮食。

由于建国初期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供求主要是靠市场自发调节的,供给者是上亿分散的单个农户,购买者是国营公司、合作社和私商。统购统销前,农民卖粮和私商买粮的自由度都很大。

当1953年粮食市场需求明显大于供给时,农民出现惜售心理,持粮以待高价,国家无法按合理价格收购到大量粮食。与此同时,私商见有利可图便大量抢购、囤积。另外,一部分城镇居民见粮食供应紧张和价格看涨,自然也就要增加储存。

这样一来,人为因素也加剧了粮食市场的紧张局面。

1953年全国粮食丰收,但局部地区存在灾害,东北的灾情很重。为赈济灾民,国家必须拨出大量商品粮。以致和原计划相比,全国粮食差额缺口达87亿斤,这也造成了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紧张。 

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1953年粮食等农副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会威胁城镇居民生活,而且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商务历史-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购统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4

1953年开始实施,直到1992年底停止,共施行了39年。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

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扩展资料:

实行效果

1、促工业化

统购统销是1953年12月实行的。1954年9月,粮食部长章乃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关于粮食问题的发言中说,1953年7月-1954年6月粮食年度,粮食收购数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7.78%,1954年6月底以前的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1%。这仅是统购统销实行半年的成果。

2、引发骚乱

统购统销以后,征购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比实行统购统销以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可以看出,1954-1955年度征购比重最大,多收了70亿斤粮食,造成了农村粮食十分紧张,后两个年度的征购数不得不下降。

国家收购的应当是农民的余粮,但把农民的口粮、种子、饲料也收购走了。超过余粮部分称为“过头粮”。

3、粮食紧张

农村粮食的确紧张。粮食部门怎样看农村粮食紧张呢?1955年粮食部为李先念副总理起草的报告中是这样说的:

有人认为,今年春季,我国农村粮食情况的某些紧张,主要是由于国家统购的粮食过多了。是不是这样的呢?不是的……两年来粮食统购数量我认为没有超过农民可能的限度。我们供应给农村的粮食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如果还要我们多销,那是说不过去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购统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4

中国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是1953年10月16日。

统购统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

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

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扩展资料: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统购统销可能一直继续下去。

1978年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人民公社解体。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真正多了起来。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农副产品也大幅度增长。

此时农民强烈要求取消统购统销。但城市职工和国家财政难以承受。国家只能兼顾城乡利益,采取折中和逐步的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购统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