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关"三个字是谁哪一年题的词?

我已知道“江汉关”三个字是谁题的词:“后来大楼建成后,安格联还邀请当时汉口著名书法家宗彝书写“江汉关”三字匾额。据另一书法家刘竹溪介绍:宗时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他最初学颜、柳体,后又习魏碑,潜心刻苦钻研,成擅魏碑《泰山金刚经》,在写“江汉关”三字时曾三易其稿,最后一气呵成,其字古朴苍劲,刚柔相济,朴实无华。最后安格联酬宗彝500银元。”
但不知道“武汉关”三个大字有没有人题写?

武汉关 武汉海关大楼简称武汉关,原名江汉关,汉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汉路口、江汉南端。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按刻奏乐、按时打点的钟声亦远播数虽。遗憾的是解放前所奏乐曲为英国女王加冕时演奏的《女王万岁》。钟楼顶上还有不只婆金的英式帆船模型。在大楼的奠基石上,也刻着担任我国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安格联的名字。到处都打上了英国殖民者迫使我国开汉口为商埠、并且牢牢控制我汉口海关(当时称江汉关)主权的印记。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海关,并且正式定名为武汉关。还用《东方红》乐曲取代了《女王万岁》现今用的是《威斯敏斯特曲》。现在,武汉关大楼是武汉海关办公处所。
大楼临江一侧的底层外墙上,嵌有三块铜牌:一块是扬子江技术委员会标识的武汉海拔高度,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一块上刻"民国甘年八月十九日大水最高点53.65英尺",这是当年汉口被洪水淹没时的最高水位;另一块上刻"1954年8月18日下午3时,最高洪水位29.73米(以吴松为零点)",是当年武汉市水利局标记的那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在这座大楼建成以前,江汉关署设在今天津路下首市政协大楼之前的英国领事馆驻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1
  武汉关是长江的一个航运港口,也是武汉海关大楼简称,原名江汉关,汉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汉路口、江汉南端。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按刻奏乐、按时打点的钟声亦远播数虽。遗憾的是解放前所奏乐曲为英国女王加冕时演奏的《女王万岁》。钟楼顶上还有不只婆金的英式帆船模型。在大楼的奠基石上,也刻着担任我国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安格联的名字。到处都打上了英国殖民者迫使我国开汉口为商埠、并且牢牢控制我汉口海关(当时称江汉关)主权的印记。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海关,并且正式定名为武汉关。还用《东方红》乐曲取代了《女王万岁》现今用的是《威斯敏斯特曲》。现在,武汉关大楼是武汉海关办公处所。
  大楼临江一侧的底层外墙上,嵌有三块铜牌:一块是扬子江技术委员会标识的武汉海拔高度,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一块上刻"民国甘年八月十九日大水最高点53.65英尺",这是当年汉口被洪水淹没时的最高水位;另一块上刻"1954年8月18日下午3时,最高洪水位29.73米(以吴松为零点)",是当年武汉市水利局标记的那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在这座大楼建成以前,江汉关署设在今天津路下首市政协大楼之前的英国领事馆驻地。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04532.htm?fr=ala0_1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29
您好!武汉关三个大字是已故湖北著名书法篆刻家章喦先生写于1973或1974年。
第3个回答  2010-01-21
武汉最著名的江汉路的江边起点处,最著名的、最显眼的建筑就是这个大楼了——江汉关大楼,现在是武汉关(这里的地名也是武汉关)。
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整个建筑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
这个建筑见证了武汉的一段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的一段历史。不过今天,我并不谈它的历史内涵和外延,而仅仅谈谈它的建筑。
这是个很西洋化的建筑,符合18、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的建筑美学——古典派。但这个古典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希腊样式、古罗马样式,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而是带有观点色彩的一种样式——姑且称之为现代古典派。它没有古希腊建筑的山墙、山花等典型,也没有罗马式建筑的拱门,更没有拜占庭的穹顶,而是运用了古典的对称和廊柱。上方高耸的钟楼是典型的教廷式建筑样式,整个给人肃穆的感觉。

这是建筑匾额的特写。虽然经过过它千百次,以前也照过像的,但是这样拍特写还是第一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