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四幼儿园的详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五年来,40多项课题,160多篇论文,150多份课件、案例和教案,110多个单项获全国、省、市、区级奖项,并开展了70多节观摩课及讲座。
启动的省年度重点规划课题《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园本教研”方式发动全体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论坛、沙龙、课例研讨等。通过实施整理出一套有价值的教育方案、案例、录像、论文;创设与课题研究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建立一套幼儿合作学习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并建立教师和幼儿成长档案。课题成果获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成果三等奖、市一等奖,成果专辑《香飘芳草地》与《小手创出大世界》,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省级规划课题研究专著《开发幼儿智慧潜能》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课题研究,使幼儿园获得了省首批园本教研示范园和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柯长瑜园长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叶一丹被评为省教坛新秀,还有7人被评为市学科骨干教师,14人被评为区教坛新秀,全园上下呈现出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园长柯长瑜,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校园长、温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鹿城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她身先士卒,曾先后向区、市、省以及全国开展了20多节观摩课和讲座,她明确自己是教科研的第一负责人,主动地承担起教科研的组织、领导之责,成为教师投身于教科研的学习榜样。
幼儿园成立了教科研领导小组,建立园长负责制的四级管理体系:教科室、学习组、课题组、教师同伴是四级研究单位;教科室主任、学习组长、课题组组长、教师是四级研究力量。还组建了“温州市幼教柯长瑜名师工作室”,推行“外聘专家引领——园内专家指导——骨干教师互助——青年教师提高”的四级分层培训,通过“互助网络”、“青苗工程”、“提升工程”、“师徒结对”等系列名师培养形式,有效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 幼儿园实现了班班有网络,人人有电脑,并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名师工作室,设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开通了幼儿园网站。每年保证10万元教科研经费,5年来共投入528010.7元用以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和教师外出学习。 和上海市七色花幼儿园结为姐妹园,定期派送教师挂职学习,还邀请华东师大朱家雄、辽宁师大邹晓燕等教授前来指导,为名师的成长进行理论引领。
制定并实施了《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方案》、《园本教研课题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师激励制度,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加大教研奖金的比重,使教科研工作得到有力的保障。 注重优化校园环境,统一幼儿园形象标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通过“相约书林”、“读书会”等活动,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联手家长在幼儿中坚持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共同培育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促使校园内外洋溢着浓郁的书香,让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采用“名园加新园”和“名园加乡园”的集团化办园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条块结合,园区互动,携带新园区迅速跨入发展的快车道。我园直接派出管理人员,帮助农村分园同步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影子研训”、“互助网络”等研修模式,促使农村分园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学方式的转型,获得了显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