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新物种 

【简介】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下群体基因库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因为基因交流并未中断,群体分化并未超出种的界限。只有通过隔离才能最终出现新种,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新发现物种】

1、大王乌贼

在20世纪,大王乌贼被人们所发现,当时人们看到这种体形巨大的乌贼的时候都感到吃惊不已,它们的身体足足有好几个人那么长,平均每只的长度都在10米左右。大王乌贼的出现瞬间震惊了世界,人们开始大量地打捞大王乌贼,但是打捞上来的乌贼却都是已经死亡的,这是因为大王乌贼生活在深海海域,压力比浅海要大得多,所以大王乌贼不能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变化,全部死亡。

后来专家将打捞上来的大王乌贼进行解剖发现它们的触角上长有一些巨大的勾,这样它们在捕猎时可以牢牢地抓住猎物,使其不能逃脱。而凭借它们的力量完全能够吃掉一条鲨鱼。

2、奇异生命

在世界最深的矿井之一——南非克鲁夫4号金矿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物质,让人吃惊的是这些神秘的物质竟然是活的,接到消息,来自普林斯顿和印第安纳大学的科学家们第一时间赶到。

科学家们进入井内2800米深处,发现了这些神秘生物。

这些神奇的微生物正是矿工们说的活物质,这些微生物是这次首度被人们发现。专家们发现它们与已知的嗜极性微生物很相似,而它们的生命力更是惊人,专家们根据岩层推测,这些微生物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两三百万年(也就是说它们都有上百万岁)!它们百万年来以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为生。

2800米、300万年,这些数字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顽强。

3、袖珍蛙

一次蛙类学家在南美洲发现了一种超小型蛙类,这种蛙类只有人的指尖那么大。

与此同时,巴西的科学家也意外收获了一种袖珍蛙。3位巴西蛙类专家在丛林中寻找蛙类,结果一个一个小家伙跳到了专家的脸上,这种蛙只有人眼的1/3那么大。

4、花蜜长舌蝠

花蜜长舌蝠是由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内森·莫奇哈拉发现的。

花蜜长舌蝠的舌头是其身体的1.5倍,仅次于变色龙(变色龙可以把舌头伸到自己身体的2倍)。它的舌头根长在胸腔中,其吐舌头的速度也很惊人,它在1秒钟内可以吐舌头7次之多!

5、红游船

一次深海科学考察,一位科学家拍下了一张照片,并将其发布到了网上,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这张照片上的东西是一艘周围有星星的飞船!但结果这艘所谓的飞船其实是一只新发现的深海水母它的身体就像飞船的顶棚,而且底部还发出红色的光,所以人们都把这个长相怪异的家伙误认为是飞船。

【深海生命】

1、吃骨怪虫

科学家在美国加洲蒙特里湾海域深处死亡鲸鱼的骨骼中发现了两种怪虫。它们没有眼睛,没有胃,甚至没有嘴巴。怪虫的长度从2.5厘米到6厘米不等,身上有彩色的绒毛。因为怪虫生存在鲸的骨骼里,所以专家给这种新发现的虫子命名为“吃骨虫”。更奇怪的是“吃骨虫”竟都是雌性。经科学家研究发现,雄性虫子就寄生在雌性的身体内。这种“吃骨虫”还有待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2、白唇游蛇

在越南发现了一种新物种,人们给这种蛇取名白唇游蛇。这种蛇类头部有白黄相间的条纹,身体上覆盖着红色的圆点。这种蛇一般栖息在小溪边,靠吃青蛙等小型动物为生。

3、博萨维绒鼠

2009年六月英国广播公司自然历史节目组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深入到位于巴布亚东部的福贾山脉,在一个巨大的死火山坑中发现了数十种新物种,包括未知毛虫、巨大蝴蝶以及三种小袋鼠。但其中最惊人的发现是一种体型巨大的老鼠博萨维绒鼠,它们连同尾巴长达1米左右,十分吓人。幸运地是,这种老鼠是素食主义者,而且十分温顺。

慕迪琉球蟹台海网(微博)12月25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地理系罗柳墀博士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屏东小琉球潮间带发现世界新物种:慕迪琉球蟹,属极罕见的卧蜘蛛蟹科螃蟹,目前没有它详细的生态资料,团队将着手让新物种能登录在世界海洋生物名录中。

发现者陈温柔说,日前在夜间潮间带物种调查时,发现这只漂亮的小螃蟹,当时正要开始涨潮,慕迪琉球蟹身体鲜艳的颜色,和藻类暗褐色背景成强烈对比,才能幸运地发现。

陈温柔说,慕迪琉球蟹体长仅15毫米,约为指甲大小,眼睛红色,身体为米白色相嵌着雪白斑块的突起,在背甲两侧镶有鲜红的斑块,全身布满卷毛,有助于挟带穿插枝状的海菜进行伪装。

在比对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它的形态与卧蜘蛛蟹科的Thusaenys属螃蟹最相近,特别在头部有双叉状额棘、第二触角有棒状毛等独特特征,都是其它种类所没有的。

1979年,比肖夫博士乘坐阿尔文来到了3200米深的海域,在这里发现了“海底工业城”,并在这个方圆百里都是喷着浓烟的烟囱,到处都布满岩浆的地方发现了生命的迹象。

在这里有各种虾、螃蟹、鱼、藻类和各种珊瑚,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新物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2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物种的形成:
1.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2)爆发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由异源多倍体以染色体变异的
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
(3)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一马铃薯)、多倍体远缘杂交(如甘蓝一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2.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3.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
①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②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发生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③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促进性状分离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形成亚种。
④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可分为:生态隔离、季节隔离、性别隔离、行为隔离、杂种不育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13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