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究竟是不是道德底线?

如题所述

康德曾经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可是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人,如果只遵循着最底层的底线,那么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而且我个人认为法律并不是道德的底线,他只是一条警戒线!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吗?这个问题,自21世纪以来,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其成绩与问题都特别突出,特别是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法制建设任重道远。这十多年来,讨论关于法律是否为道德底线的研究文章近千篇,多数研究者认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人性化执法具有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让执法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律的尊严,提升对公共规则的认同。这比简单粗暴的“一罚了之”更具有执法智慧。但是,人性化执法如若过头,那就是把公共安全当成儿戏,就会走入“任性执法”的歧途。

明晰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是关键。若说道德是感性衍生的产物,法律是理性延伸的结果。那么作为理性和感性的拥护者,我们理应正视这时间和实践催生的两大成果,用辩证的、合理的、有清晰界限的眼光去看待二者,在合时宜、合人合境的时候用合乎情理的方式,来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人情世故。

道德的提升需要有法律的制约,没有法律的制约一味的用道德底线来约束人很难,毕竟触犯道德底线成本最低。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相应的法律制约来提高,迫使触犯道德底线的成本变大。


法律是一个警戒线,也是一个让提高道德的手段。懂法知法,提醒着人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我们经常能在电视新闻上,或者微博上看到一些罪犯犯了让人气愤的事情,觉得这些人就不该活在世上,但犯了罪就必须以法律来惩戒他,那么法律会给他应有的惩罚吗?


在我们中国,杀人是该偿命的,无期徒刑或死刑。但我听说韩国很少有死刑,即便是连环杀人犯都很少会判处死刑。那法律的标准,是不是能衡量道德呢?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种自我行为约束和准则,也就是说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指责别人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那我们的道德准则就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我们常常在新闻或者微博里看到,在给被告人判刑的时候,那些处决会让原告人和原告人的亲人们当场不甘的嚎啕大哭。因为在我们的认为的道德中,法律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惩罚,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仅仅可以为道德衡量一下标准,但绝不是底线。法律不是,人性才是。


所以我们生活中,能避免的不好的事情就避免,因为道德标准不同,法律无法为你内心的天平做一个公正的选择。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