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预防静电?防静电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题所述

  静电放电(ESD)定义为,给或者从原先已经有静电(固定的)的电荷(电子不足或过剩)放电(电子流)。电荷在两种条件下是稳定的:

  1. 当它"陷入"导电性的但是电气绝缘的物体上,如,有塑料柄的金属的螺丝起子

  2. 当它居留在绝缘表面(如塑料),不能在上面流动时。

  可是,如果带有足够高电荷的电气绝缘的导体(螺丝起子)靠近有相反电势的集成电路(IC)时,电荷"跨接",引起静电放电(ESD)。

  ESD以极高的强度很迅速地发生,通常将产生足够的热量熔化半导体芯片的内部电路,在电子显微镜下外表象向外吹出的小子弹孔,引起即时的和不可逆转的损坏。更加严重的是,这种危害只有十分之一的情况坏到引起在最后测试的整个元件失效。其它90%的情况,ESD损坏只引起部分的降级 - 意味着损坏的元件可毫无察觉地通过最后测试,而只在发货到顾客之后出现过早的现场失效。其结果是最损声誉的,对一个制造商纠正任何制造缺陷最付代价的地方。

  可是,控制ESD的主要困难是,它是不可见的,但又能达到损坏电子元件的地步。产生可以听见"嘀哒"一声的放电需要累积大约2000伏的相当较大的电荷,而3000伏可以感觉小的电击,5000伏可以看见火花。

  例如,诸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或电气可编程只读内存(EPROM,electricall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这些常见元件,可分别被只有250伏和100伏的ESD电势差所破坏,而越来越多的敏感的现代元件,包括奔腾处理器,只要5伏就可毁掉。

  该问题被每天的引起损害的活动复合在一起。例如,从 乙烯基的工厂地板走过,在地板表面和鞋子之间产生摩擦。其结果是纯电荷的物体,累积达到3~2000伏的电荷,取决于局部空气的相当湿度。

  甚至工人在台上的自然移动所形成的摩擦都可产生400~6000伏。如果在拆开或包装泡沫盒或泡泡袋中的PCB期间,工人已经处理绝缘体,那么在工人身体表面累积的净电荷可达到大约26000伏。

  因此,作为主要的ESD危害来源,所有进入静电保护区域(EPA,electrostatic protected area)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地,以防止任何电荷累积,并且所有表面应该接地,以维持所有东西都在相同的电势,防止ESD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28
先要确定是什么行业,知道静电在这个行业有哪些危害才能说防静电是为了什么。
比如,在石化行业防静电是为了避免静电引发爆炸火灾,电子行业防静电是为了防止静电放电损害电子产品(静电敏感元器件),医药行业防静电是为了减少药品污染等等。
第2个回答  2014-03-28
静电的特点,一是电压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由于带电
体的电容变化很大,所以静电电压有时会达到很高的数值
;
二是静电能量不大,
但足以引燃许多易燃物质,
因为有些易燃物质的最小着火能量比静电的能量小得
多,所以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
三是有静电感应,静电场中不带电
的金属导体表面感应起电
;
四是尖端放电,在带静电物体的尖端由于电场强度很
高,使四周的气体电离而放电
;
五是静电屏蔽,空腔导体在静电场中,其空腔内
的电场强度为零,
或在外表面接地的空腔导体的空腔内有电荷时,
外部电场强度
为零。静电有三方面的危害: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和爆炸
;
静电放电能使人受到
电击而引发二次事故,如跌倒、坠落等
;
静电妨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如使半
导体组件破坏,造成使用这些组件的电子装置误动作、发生故障等。追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