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名”都流传至今,为何大多数人的“字”却消失了?

如题所述

这个古代的“字”为什么消失其实是和当时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有关,当时反封建批孔倒孔思潮,将封建社会的一切都给驳倒了,而这个古代特有的“字”也是消失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但是古代的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字”和“号”。所谓“字”往往就是名字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但是古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字的,一般只有知识分子才会取字,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大都不认识字,所以他们顶多也就是有一个名字,要这些字和号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古代的人取字号还有一定辨别的作用,因为秦汉时期,词汇量还不丰富,人们起名大都是单字,因此难免会有重复的现象,所以起号和字可以避免重名的现象,因为即便你名字相同,字也不一定相同.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文人们就开始摒弃字和号,因为那时候新思想开始萌芽发展,提倡摒弃旧思想,发展新思想,摒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由于字和号与普通老百姓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便被新青年当做封建糟粕给丢弃掉了。

直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了新的户籍制度,由于登记户口的时候是不用字和号的,所以慢慢的也就没有人用了。所有,现在之所以没有留下“字”这也是和我们中国文化在不断进步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3
近代,不少人认为应该抛弃古代的繁文缛节,“姓氏”和“名字”也逐渐正式融合成了现在的“姓名”。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古人有姓、氏、名、字,而现代人只有姓、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4
古代的人也不是人人都有字,贵族、官员、学者之类的少数人才有。广大的劳动人民不会有的。
建国以后,都是劳动人民当家,取“字”是不被广泛接受的,劳动人民之间都是同志,也不存在尊卑(理论上)。
第3个回答  2019-09-23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改变,取字可能太麻烦了,所以现在的人大多只有姓和名,而不取字。
第4个回答  2019-09-23
因为随着历史潮流,很多人觉得字比较麻烦,就把字都给去掉了,省去了很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