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包括什么?

文化要素即文化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成分。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 神产品的总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指出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

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

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

扩展资料:

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三大要素的有机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文化要素即文化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成分。综合前述各种描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技能、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模式、语言符号、人造物品、物品的式样等都是文化的要素,举不胜举。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社会学家把文化要素分成以下几类。

  1.物质要素

  即文化的物质部分,包括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其中尤以生产工具最为重要。人类创造文化,必须通过有形的制造品表现出来,如器皿、布衣、建筑物、水坝、公园等改造自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反映了人的需要和技术发展水平,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它在各种物质要素中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人们对时代的划分有时是以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为标准的,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电气时代等。人们也用使用工具的特性来表示不同的文化,如"青铜器文化"、"电气文化"等。可见工具及使用工具制造出来的物质产业是文化不可缺少的要素。

  2.精神要素

  即精神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精神文化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和享受文化的活动无不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所以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尤其是价值观念更是文化的精髓或灵魂,是核心要素。价值观念是人们判断是非、选择行为方向和目标的标准。人们追求什么,鄙弃什么,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价值观是在社会共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所以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会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这就是群体或社会的价值。群体或社会的价值决定着这个群里或社会的特有生活式样。

  3.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

  人的交往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进行,一切知识的继承和传递也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实现。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工具体系,而且是一套长期养成发音的习惯。人类学家们长期考察发现,世界上大约有2800种不同的语言,其中大部分语言没有共同的词汇。所以并不是任何不同的语言都可以互相翻译的。译文不可能跟原文完全响应。这说明语言是人们观察世界(甚至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人们用语言在自己的头脑里建造了客观的世界,所以语言不同,对世界的反映也不同。例如对颜色和味道的表达,有的语言词汇很多,可以区分许多极细微的差别,而有的语言词汇很少,区分力很低。中国人常用酸、甜、苦、辣、涩来形容味道,难道世界上所有物质就只有这五种味道吗?中文里有"你"和"您"两个词来表示第二人称,英文中就只有一个"you",以致当中国人面对年长尊贵的美国客人说话时,很不好意思直呼"you"。其实英美人的语言中对年老位高的人表示尊敬,不是用一个词,而是用句型的不同来表达的。这就是中美之间文化的不同。

  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甚至比语言还运用得更广泛。符号有身体的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等。有的符号是表征的,如国徽、军旗,有的符号是指意的,如禁止通行的符号,前者含义丰富,后者意义明确。符号的不同也是文化特色的表现。

  4.规范体系

  有些人类学家把文化归结为人的行为规范和模式,足见行为规范和模式对于文化的重要性。人们行为办事要有规矩,不同的人办不同的事,要守不同的规矩。规矩就是社会规矩,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需要指定出来或衍生出来的,它是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是支撑价值观念的。各种规范互相配合共同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世界各国规矩之多,差距之大,令人茫然。不懂规矩,手足无措,说明不懂规范性文化就办不成事。一个不懂宴会礼仪的人参加宴会会感到局促不安,不能顺利地交往;相反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聚会上使用正规宴会的礼仪,就令人觉得装腔作势、可笑。规范是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所以了解一个群体和社会的文化,首先是从认识规范开始,进而才能达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文化的四大要素 实 例

  物质要素 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其中尤以生产工具最为重要

  精神要素 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

  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 语言、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

  规范体系 法规、制度、道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3
文化要素即文化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成分。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 神产品的总和。
第3个回答  2018-11-08
生产文化的四大要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