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中国古代所有官职称呼

要与顺序的 越全面的越好

中国古代历代官职 御史大夫 秦、汉时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战国时称御史,为记事兼纠察的职务。西汉时为三公之一,丞相却位时,往往以“御史大夫”代理,相当于副丞相。魏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参与中枢机密,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御史大夫的名称遂废。 太尉 秦和西汉时,为全国的军政首脑之一。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隋、唐、宋时为加官,无实职。如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具体职务。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其职掌常有高低之区别。元以后废。 司徒 西周始置,负责管理全国的的土地和百姓,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又名中军、大司徒、司土。 三公 周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一说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相当于宰相。唐代仍沿此称,明清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均仅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以无实际的职务。 宰相 宰是主持,相是辅助之意。旧时以主管全国政事、对国君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只是历代的名称和权职的大小有所不同。 相国 春秋时齐国开始设置,战国时各国先后设相,称相国。又称相邦、丞相。为百官之长。如吕不韦曾任秦国的相国。只有楚国没有设相,而以令尹为最高官职。秦代以后成为辅助皇帝的最高官职。汉代也不设相,因避刘邦名讳,将古书中的相邦改为相国。唐以后多用作实际任宰相者的称呼,事实上并不设置此官职。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丞相 “丞”与“承”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始置于战国,为百官之长。秦和汉初,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根据皇帝的旨意,综理全国政务。汉武帝后,丞相地位极高,权力却逐渐缩小。如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助国政,其权势远在丞相之上。东汉时,实权归于台阁(即尚书省),丞相(改名大司徒)只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东汉末年复称丞相,此后称相国、大丞相、司徒、左右丞相(以右为上)不一。明初也设丞相,不久(洪武三年)即废,由皇帝亲揽政务。 天子 旧称统治天下的帝王为“天子”。商称帝,周称王,秦以后称皇帝。有时候“天子”也用来称古代少数民族的最高统治者。 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称“始皇帝”。此后,皇帝便成为历代君主的名称。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后,才废止。 门下省 晋代改侍中寺为“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中心。唐宋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审查诏令,职掌封驳。其长官称侍中,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书令 开始设置于秦代。掌管文书奏章。汉武帝时以后职权益重,东汉时为掌中枢实权的尚书台首长,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辅。魏晋以后,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太宗未即位时曾任此职,即位后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的长官。宋代尚书令为亲王及使相兼官,非实职,亦无专任者,此官于明代废。 尚书 开始设置于战国,又称掌书,尚即是职掌的意思。秦少府属官。汉武帝时,因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三公权力从此大为削弱。魏晋以后,尚书事务日益繁多,隋代开始设立六部,各部首长均称尚书。尚书省为中央首要机关三省之一,职权益重。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度逐渐成为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以刑部尚书致仕,宋代文学家苏轼和清代文学家纪昀都曾任过礼部尚书。 令尹 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职,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其他各国的相。明清时也称知县为“令尹”。 ] 军机处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后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为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军机大臣,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其僚属成为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军机处职掌为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政要务,以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个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 首辅 即“首揆”。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称呼。明正德、嘉靖年间,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宦官专权后,首辅实权削弱。又,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一般亦为首辅。 大学士 明洪武年间废除宰相,并仿效宋代殿阁学士设立“大学士”,充当皇帝顾问。明中叶后逐渐参与大政,职权转重。掌起草诏谕,批答奏章,官品虽低,实握宰相之权,号称辅臣。明代大学士集中在中极、建极、文画、武英等殿,以及文渊阁、东阁,无定员。清代乾隆以后,大学士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体仁、文渊、东阁)入衔,满汉各二员,为正一品官;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员,为从一品官,在六部尚书中选任,辅助大学士管理内阁事务。雍正时成立军机处,虽然大学士品级提高,职权却因之减弱。但军机大臣仍然授以大学士作为荣典。 参知政事 唐太宗以后常以他官加上“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实掌宰相之职。唐高宗以后,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则为副宰相,是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都任过此职。元代的参知政事,降为行省的副长官。 平章 唐代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以外的官员参与朝政时,实际任宰相之职者,多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意即共同议政。宋代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名,均简称为“平章”,专授以年高望重的大臣,职位在宰相之上。金代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另有行中枢省所置平章政事,为地方高级长官。明废。 司空 西周开始设置。春秋战国时沿置,又称司工、司城,掌管工程。汉武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之一。后世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9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