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如题所述

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人有责,通过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不是一种单向的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关系。如果自然资源被耗尽、自然环境被严重恶化,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身。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具有双重性,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与人的关系,与自然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

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适度原则,即人要从自然界取得资源,但索取要适度,要使资源能够长久甚至永续使用;

二是保护原则,即要使用与保护并重,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三是节约原则,即珍惜和节约自然资源,不掠夺和浪费资源。

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相处的,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人们应该不要破坏这个关系,不要肆意去破坏, 保护大自然,就等于在保护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

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

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

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制定可持续的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科技进步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如节能技术、节材技术、节水技术、科学的种养技术,会节约各种资源、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而资源、能源的低消耗又会延缓资源危机的到来,减轻废弃物的排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应根据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可持续的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及清洁生产的工艺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环境技术,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

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环境、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发 利用新能源,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在利用,降低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全球合作,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9
1、协调好个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彰显协调的紧迫。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增强责任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人有责;第三、通过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不是一种单向的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关系。如果自然资源被耗尽、自然环境被严重恶化,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身。 3、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具有双重性。 4、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人关系,与自然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要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适度原则,即人要从自然界取得资源,但索取要适度,要使资源能够长久甚至永续使用;二是保护原则,即要使用与保护并重,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三是节约原则,即珍惜和节约自然资源,不掠夺和浪费资源。
第2个回答  2014-01-09
遏制“集体利益“的盲目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