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天要喝多少毫升水?水喝太多或太少会怎样?

如题所述

人一天摄入水量应不低于2000毫升,但水的来源多样,也可以从饮食中取得,所以如果饮食摄入水多的话,喝水可以少点,反之可以多喝些。一般一天五六杯比较合适。还有的专家认为,一般人一天喝水1500毫升比较适宜。

喝水喝多的后果:

1、水喝多了,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人体是通过尿液来排毒的,那尿液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而所有的尿液都是要经过肾脏过滤的,因此,如果喝水过多,就意味着肾脏的过滤就更多,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2、饮水过量会引起水中毒。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如果人体摄入水的量超过了这个标准,或者喝水的速度超过这个标准,那体内就会出现水过剩的现象,,继而引起脱水低钠症,临床会表现为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

喝水太少的后果:

经常不喝水会引起以下反应:新陈代谢减慢、消化吸收不良;运输营养不好;排泄废物不畅;不利于通大便;不利于解热降温;不利于润滑关节、肌肉和器官;不利于保持皮肤湿润;烦躁;丧失元气;少尿。

拓展资料

喝水是生命体通过口腔摄入水分的方式,人体每天通过口腔摄入的液体大约有2升。水主要在胃部吸收,进入人体后,水分主要用于补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因此,喝水是维持生命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

折叠如何判断缺水:如果你不知道喝水多了还是少了,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水不仅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而且还有许多生理功能,主要分为两种自由水和结合水。水的溶解力很强,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并解离为离子状态,发挥重要的作用。

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和脂肪可悬浮在水中形成胶体或乳液,便于消化、吸收和利用;水在人体内直接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的进行;没有水就无法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分泌、排泻等生理活动,体内新陈代谢也无法进行;水的比热大,可以调节体温,保持恒定。

当外界温度高或体内产热多时,水的蒸发及出汗可帮助散热。天气冷时、由于水储备热量的潜力非常大,人体不致因外界寒冷而使体温降低,水的流动性大。

一方面可以运送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一方而又可通过大便、小便、出汗把代谢产物及有毒物质排泄掉。水还是体内自备的润滑剂,如皮肤的滋润及眼泪、唾液,关节囊和浆膜腔液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成人体液是由水、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组成,广泛分布在组织细胞内外,构成人体的内环境。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占20% (其中血浆占5%,组织间液占15%)。

水是机体物质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细胞必须从组织间液摄取营养,而营养物质溶于水才能被充分吸收,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和般终产物也必须通过组织间液运送和排除。

喝水 -百度百科

水的生理作用-中国数字科技馆

水的摄入-中国数字科技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5

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2500 ml左右,考虑到食物中的水分,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应至少喝水1200 ml,以200 ml的杯子为例,那么就是6杯水。如果体力活动量大,或者环境温度高,那么就要适当多喝水。

正常人短期内大量饮水,也会有危险。我们正常尿液里排出的不光是水,还有很多电解质,比如说钾钠氯钙磷,如果短期之内大量喝水的话,血液会稀释,更严重的会出现脑水肿的情况,也就是说短期大量喝水,体内电解质会出现严重失衡的状况。

正常的机体一旦缺水,人体内组织液减少,在运动或是高温环境的促使下,我们会感到虚弱。最开始,我们可能感到口渴和困乏,更进一步则会导致轻微的头痛。人会渐渐开始变得暴躁,神经质,身体机能也会随之而衰退。

扩展资料:

喝水要少量多次,把饮水时间分配到一天的任何时刻,每次200 ml左右(1杯)。这样算下来,对于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或者上课的学生来说,每隔一小时左右喝半杯到一杯水,回家休息时再喝上一两杯也就达到了。

合理的喝水方法应该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往下咽,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的感觉。

参考资料:人民网: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大多数人认为,每天喝8杯水(2000毫升)有益健康。 但近年来国外一些医学研究部门提出不同意见。有不少专家指出:不一定每天必须喝足8杯水,因喝太多水也会给身体带来麻烦。

这些专家认为喝水和摄取热量一样应该是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目前并没有什么科学证据足以说明,多喝水就能多排毒。相反一个人水喝得太多却极容易使体内电解质失去平衡(钠、钾离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及c)更容易流失。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算是太多或太少?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量才算是适当的呢?

科学研究指出,一般而言人体每天从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毫升,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说,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但这2000毫升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而应该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进去,这才是正确的保健方法。

其实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鸡蛋、鱼类中也有大约75%的水分。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毫升的水。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 毫升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毫升开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也就足够了。

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水的需求量必须视每个人所处环境(温度湿度)运动量、身体健康情况及食物摄取量等而定,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值。

专家认为喝水的总原则是:一天不能少于500毫升,但也不要超过3000毫升。不过,有些人的确需要多喝一点水,如痛风、肾结石患者。但喝多少,也应遵照医师的建议来进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0-29
  (一)喝水的量:
  人每天要喝多少水,科学研究指出,人体每天从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ml,所以才说,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ml左右的水分。 但,2000ml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应该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进去.
  其实,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鸡蛋、鱼类中也有大约75%的水。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ml的水。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ml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 1200ml开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
  不过,水的需求量必须视每个人所处环境(温度、湿度)、运动量、身体健康情况及食物摄取量等而定,没有标准值。 人喝水一天不能少于500ml,但也不要超过3000ml.
  不过,有些人的确需要多喝一点水,包括痛风、肾结石患者,保险的方法是遵照医师建议。
  关于人体每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有三种,但结论大致相同: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其中约1500~2000毫升来源于直接饮水,余下的则从食物中摄取。对于一个70岁的人来说,他一生将饮用掉60多吨的水。当然,一天补充2000毫升以上的水只是一个平均值。
  如果对单一的个体,我们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测算自己真正的用水量。
  喝水计算方法一,可以根据体重计算。根据美国洛杉矶国际医药研究所的研究,成年人每天饮水量的标准是:每公斤体重每天应该补充40毫升水。
  喝水计算方法二,按照排出量估算,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总排水量约为2500毫升,而根据摄入与排除平衡的原理,成年人每天所需的需水量约为2500毫升。
  喝水计算方法三,按照美国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估算,成年人每消耗1千卡能量需水1毫升,婴儿则为1.5毫升。成年人每天平均大约需要消耗2000千卡的热量,因此按这个计算方法,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也在2000~2500毫升之间。
(二)水喝多危害:
1、水喝多了,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人体是通过尿液来排毒的,那尿液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而所有的尿液都是要经过肾脏过滤的,因此,如果喝水过多,就意味着肾脏的过滤就更多,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2、饮水过量会引起水中毒。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如果人体摄入水的量超过了这个标准,或者喝水的速度超过这个标准,那体内就会出现水过剩的现象,而过剩的水分就会使细胞膨胀,继而引起脱水低钠症,临床会表现为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这种中毒的症状是全身的,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感冒时也并不是喝水越多越好。感冒时医生都叮嘱病人要多喝水,因为水可以加速排毒,缓解感冒的症状,而且,人在感冒的时候,身体也很容易缺水,所以适当的增加水的摄入是有好处的,但是也绝对不是喝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个人的差异,适当的增加喝水的量,而且一次喝的量不可过多。
第4个回答  2019-04-13
喝太少皮肤干,还有其他各种问题,喝多没啥问题,越喝越健康,除非10升20升的灌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