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素质教育?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如题所述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自身素质(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的教育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性教育,即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身心文化素质、培养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基本特征有四:一、发展性特征--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性教育,这是对教育的功能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功能的前瞻性,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其高度概括,素质教育就是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的身心以及社会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二是对素质要求的时代性,不同时代对人的素质有着不同的发展要求,因些要不断对传统的素质结构模式加以革新,赋予创新的内涵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符合时代的需要。二、整体性特征--整体性是基础教育的一个本质属性,它的根本任务是为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多出人才打好基础。柳斌概括了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三、基础性特征--这主要指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要做到基础性,因为,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在思想发展、文化科学、身心健康等方面打好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四、主体性特征--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因为素质教育作为主体的人所具备的,是人在成长、学习、实践过程中把从外界获得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沉淀而成,同时又是在人与外部客体世界的接触中,作为主体的内在属性表现出来和发挥作用的。因此,在培育人的素质中,必须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1、素质教育:

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2、基本特征:

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1、狭义

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2、广义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二、特征分析

1、全体性

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素质教育与义务教育的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其着眼点在于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淡化选拔意识,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

2、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形成包括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诸方面要求的合理的素质结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主动性

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作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或塑造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观认为,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孩养子的创造性,才会有人才规格的多样性。将来的人才结构才能多样而且合理。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

4、差异性

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认为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素质上,而且表现在其身心成长与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上。因而,学生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有区别,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都会有所不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