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日是1945年9月2日,纪念日为什么是9月3日,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如题所述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扩展资料: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同盟国联合受降典礼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隆重举行。日本政府全权代表和大本营全权代表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和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全权代表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接受日本投降。

投降书即刻宣告生效。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这是国民政府定的,9月2日投降 国民政府宣布从9月3日起庆祝3天, 并以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天皇广播诏书;重庆夏季时间8月15日晨7时(即北京时间晨7时),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重庆(陪都)、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一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并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设立过程:
  194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 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战争结束后,中国很快陷入内战,所以这个日子的喜庆气氛被冲淡了许多 。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也规定,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
  在2002年和2003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也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在抗战纪念日举行全国规模的纪念活动。
  2012年8月8日,民间网站“爱国者同盟网”发出倡议,号召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日。议案提出,全国抗战纪念地免费开放,纪念日全国默哀,国家领导人出面讲话。王锦思说:“全国人大给了答复,说议案是积极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4年2月27日下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03
9月2日签署投降书,所以吧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定为纪念日
第3个回答  2021-03-11

第4个回答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