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山镇的址山镇

如题所述

址山镇水陆交通便利,能源供应充足,市政建设较为合理:国道325线、佛开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新(会)台(山)高速在邻近经过;南距开平市水口港(1000吨码头)、台山市公益港(1000吨集装箱及客货运码头)仅6公里,北距鹤山港(3000吨集装箱货运及客运码头)40公里,镇内交通已实现网络化、硬底化。拥有1座110KVA变电站,325国道沿线架设10KVA双回路输变电线路;建有址山自来水厂和禾南自来水站两大供水系统。合理的市政建设。自来水、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分别建有三座有线自动电话交换机房和移动电话基站,是鹤山市第一个电话镇。
址山镇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特别适合“三高”农业发展,是广东省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和鹤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种植业以仙人果、AP番荔枝等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以桂花叉尾优质鱼、本地青蛙等多种项目为主。
址山镇是广东省工业卫星镇之一。镇委镇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镇富民,后发争先”发展战略,坚持走“工业兴镇”之路。全镇外资、个体私营企业798家,经营项目主要有制鞋、花卉工艺、五金、高级厨具、电子制品,塑料、陶瓷等。规模上档次、产品上等级的大型企业有:顺发工业有限公司、胜发鞋业有限公司、嘉和工艺品有限公司、天山金属材料制品有限公司、六钜五金实业(鹤山)有限公司、邦和机械有限公司等。
址山镇委镇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文明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东省体育先进镇、省“双基”教育先进单位、南粤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全镇现有中学1所,小学10所,镇卫生院被评为一级甲等卫生院,文化、康乐、福利设施完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2002年5月,址山镇被广东省核定为中心镇,是鹤山市唯一的一个镇;2004年2月址山镇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评定为“全国重点镇”;并于2005年10月26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中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是江门五邑地区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镇。今年,镇委镇政府根据我镇的优势和实际,具体制定经济工作措施,即:“围绕一个中心,推介一个品牌,抓好一张图,建设两个区,树立三种观念,落实四项措施,达到五个促进”。
址山镇委镇政府必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镇富民,后发争先战略,实事求是,团结拼搏,勇于开拓,大力打造中心镇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 经过多年发展,址山镇已形成了“原材料供应-核心部件生产-卫浴机械制造-名牌产品产销”这一完备的五金卫浴产业链,全镇共有200多家五金卫浴企业落户,投资规模10亿元,其中,址山工业板块大营区累计引进企业16家,引进项目计划投资额约5亿元,已逐渐形成铜材供应、五金制品、摩托车零件制造、不锈钢精铸、花卉工艺品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东溪区已汇聚从事五金卫浴产业制造的企业187家,超千万的项目9个。以伟强铜材、金峰铜业为首的一批铜材企业已成为五金材料供应的后盾基地,苹果卫浴、泰林卫浴、康立源卫浴等企业已逐步创立自身的品牌。水暖卫浴、五金加工的产业优势明显,上下游产业配套完备,逐步形成一条完整而又庞大的五金产、供、销产业链。
在发展工业同时,址山人规划出一片1万亩水田规划为优质农业生产基地,种植“址山米”。目前,址山镇有大型的米业加工厂4家,年产量达到7200万吨,其中,“恒香米”荣获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成为江门五邑地区最畅销的米品牌;计划投资4000万元的“华粮米业”,引进可加工国际认证的绿色食品设备,将为打造址山米品牌提供更加强大的后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