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密度的等级划分

如题所述

我们可以从人口密度的分布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一般把人口的密度分为几个等级:

第一级 人口密集区 >100人/平方千米

第二级 人口中等区 25~100人/平方千米

第三级 人口稀少区 1~25人/平方千米

第四级 人口极稀区 <1人/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1、城市人口增加的内部因素。

首先,经济发展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在出生率相同的情况下,儿童的死亡率大幅降低降低。其次,由于生活条件改善,教育水平提高等原因,犯罪率降低,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也大量减少。

最后,由于城市经济水平提升,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市人口营养水平提高,医疗设施改善,延长城市人口寿命,降低城市人口的正常死亡率。综合这三方面因素,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死亡率降低,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增加的外部因素。

一是城市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入水平的增加对外来人口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于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二是城市发展的需求必须引进大量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些引入的人才也是城市人口增加的因素。

三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用地规模扩大,不得不向外扩张,因此大量征用土地,由政府征地引致失地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外来人口的增加值和技术人才的增加值不一定为正,它是一个双向的流动过程。

由于上学、升迁等原因使得外来人口流入城市的同时,也有城市人口向外流出。而征地引致的人口增加是净流入,对城市人口的增加的影响一定为正。

另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较大,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形成的城乡分割,更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正是这种原因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涌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人口密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7

一、城市人口密度的等级划分

第一级 人口密集区 >100人/平方千米

第二级 人口中等区 25~100人/平方千米

第三级 人口稀少区 1~25人/平方千米

第四级 人口极稀区 <1人/平方千米

二、城市人口密度

城市人口密度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人口稀密的程度。计算公式: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城市面积。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

三、人口密度

必须指出,人口密度这一概念虽然现在应用得比较广泛,但是,这一概念也有不足之处。改用其他表示人口密度的方法,其中有:生理密度(physiological density)与农业密度(agric-ultural density)

1.生理密度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这个数字反映了人口对生产食物的土地的需要和人口与食物的生产的关系。埃及的生理密度大体上是1475人/平方千米,而数学密度是42人/平方千米。日本的生理密度大体是2380人/平方千米,而数学密度是 315人/平方千米。这种差异反映出许多国家的国土大多是不适于农业的土地。

2.农业密度是一项表达人口与农业,特别是食物产量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指标。它是表示一地区内总的农田数与农民数的比例。这个数字充分表现出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多采用机械,使用劳动力比较少,农业密度就低。农业密度低说明每个从事农业的人口能供养较多的非农业人口,说明可有更多的劳力从事其他产业。

第2个回答  2016-05-27

我们可以从人口密度的分布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一般把人口的密度分为几个等级:
第一级 人口密集区 >100人/平方千米
第二级 人口中等区 25~100人/平方千米
第三级 人口稀少区 1~25人/平方千米
第四级 人口极稀区 <1人/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