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的故事这首歌是真实噶故事?

如题所述

《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是唯一一首扎龙自然保护区所有村民都熟悉的歌曲。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每天都要播放这首歌,每当村民们听到这支旋律悲伤的乐曲,就会想起一个永远沉睡在异地他乡的扎龙女儿——徐秀娟。
  

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
她从小就爱杨丹顶鹤
在他大学毕业以后
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
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
划进了沼泽地里
就再也没有上来
走过那条小河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这片芦苇坡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呜呜呜呜呜
喔噢噢噢噢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
轻轻地飞过
演唱:甘萍
走过那条小河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这片芦苇坡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唱歌
呜呜呜呜呜
喔噢噢噢噢
还有一只丹顶鹤轻轻地
轻轻地飞过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唱歌
呜呜呜呜呜
喔噢噢噢噢
还有一只丹顶鹤轻轻地
轻轻地飞过
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

徐秀娟(1964—1987),出身于养鹤世家,原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17岁开始在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跟随父母驯养丹顶鹤,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驯鹤表演。
徐秀娟的故事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尔德博士的称赞。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钱的伙食,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紧张学习。第二学期,因交不出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她曾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考试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英语。她靠献血换钱的事,是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用英语写下的几页日记里发现的。
        
  1986年,徐秀娟远赴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啥也没带,就带着三枚鹤蛋上路了。这是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3只鹤蛋对她来说是3只未来的小鹤。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出不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度左右。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小雏鹤最后破壳而出。那3只小鹤分别被秀娟叫做龙龙、丹丹和莎莎。
        
  没有人知道,对那3枚鹤卵秀娟付出了怎样的关爱;但是人们知道,在美国进口的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死过小鹤。
  经过83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3只小鹤终于展翅飞向了蓝天。
        
  徐秀娟深深地爱着这些生灵,鹤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家里赶往盐城,与她同行的还有从内蒙古带来的两只天鹅。她叫它们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车,迎接她的却是丹丹的死讯。这是她最心疼的一只鹤。丹丹一只腿有毛病,走起路来就像跳一样。秀娟带它到野外捉虫子时,它对秀娟特别亲近。
        
  没有人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秀娟流了多少泪。
        
  因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养护了它8天,黎明康复了,她却病倒了。病还没好,她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她万没想到,龙龙会在打针时吐血而亡。
        
  秀娟嚎啕大哭,她在日记里说:从没在人面前这样哭过,丹丹去了,龙龙也去了,可怜的莎莎吓得转身就逃,我难以平静。
        
  黎明身体康复后,和牧仁在复堆河里洗澡嬉戏,因玩得过于高兴两只天鹅忘了回家。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9月16日,人们在复堆河里发现了秀娟。她的身体蜷缩着,仿佛还在为丢失天鹅而内疚,为丹丹、龙龙的死而自责。
        
  9月18日,白天鹅黎明和牧仁飞了回来,可它们再也见不到挽救过它们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们看见1000多人聚在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那天,天空中还出现了日全食。
        
 徐秀娟去世时只有22岁。
 

 1987年9月23日,在保护区管理处所在地新洋港镇,举行了徐秀娟的追悼会。

  那天上午,太阳也为环保战线上失去了这样一位好儿女而收起光辉,苏北上空出现了日全食。新洋港镇居民不到两千人,有近千人从四面八方聚来参加追悼会,为娟子送行。人们用这种最普通的方式对徐秀娟来这里一年零四个月的工作作了肯定,对她年仅23岁的青春年华作了褒奖,对她呕心沥血为之献身的事业表示了崇敬。

  娟子走了吗?不!她已经化作一只洁白的仙鹤,飞回来了,即将落在东林美丽的校园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东林人,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年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3
不是,艺术表达形式!
第2个回答  2013-12-03
是啊,根据真实情况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