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的历史故事,历史名人以及历史古迹

麻烦详细点,但请不要太罗嗦,感谢!

一、历史故事

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

相传,古时没有日照城,现今日照城石臼所以东广大海面,原来是一大片陆地,石河县就设在那里。石河县所处的地域,渔有阔水,耕有沃土,是个美丽富庶的地方。可是石河县的人却为富不仁,互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偷盗劫掠随处可见,拐骗杀戮俯拾皆是。

陆上不安,殃及水族。近海龙王深感不安,便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奏了一本,并提议:淹了石河县,另立新城。玉皇大帝一听,不假思索就准奏了,令东海龙王执行。

东海龙王奉旨来到石河县城。这一天,时逢石河县大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东海龙王便化作一个卖油的老头,设摊叫卖:“卖油啦,一葫芦头半斤,二葫芦头四两。”他这么一喊,马上围上一大群人。

这时一个小孩走过来说:“老爷爷,你这样卖不折本了吗?”东海龙王心想:石河县还是有好人的。龙王此时收了摊子,把那个小孩叫到身边说:“孩子,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我告诉你一件事,三日内,这里将是一片汪洋大海,你若是看见县衙门口的石狮子眼红了,立即往西北方向跑。记住了,千万不要回头。”孩子听了,很吃惊,他把龙王的话记住了,天天到县衙前看那石狮子。

再说东海龙王把到石河县考察的情况向玉皇大帝做了汇报,玉帝听说石河县好人坏人都有,不知如何处置。还是太白金星主意多,他建议玉帝降旨,让石河县的土地神,火速把石河县善良的人家查访清楚,然后托梦给他们,让这些好人避开水祸,把坏人都淹死。

这天夜里,石河县善良诚实的人家同时做了一个梦,让他们三天之后跟着一个小孩跑。大家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各自做了准备。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那小孩又到县衙门前,见那对石狮子眼睛红了,便按照卖油老头说的,拔腿就往西北方向跑。就听后面狂风呼啸,海浪咆哮,电闪雷鸣,就像在屁股后面追赶他一样,他也不敢回头拼命地往西北跑。

当跑到一个山岭上时候,风停了,浪静了,他回头一看,偌大的个石河县不见了,成了一片汪洋。大家聚拢在山顶,往东望去,只见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映红了大地。大家对着红日欢呼雀跃,庆幸躲过了一场劫难。从此,这些人就在这里居住下来,变迁兴废,建立了一个新城。因为大难以后,时逢红日东升,人们就把这个新城叫做“日照城”。

二、历史名人

1、姜太公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

2、吕母

吕母(?—18年),女,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市)人。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领导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吕母作为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率领大军打破县城,杀死贪官。天凤五年(公元18年),因病去世,起义军归附“赤眉军”。

三、历史古迹

1、孙膑书院

孙膑书院亦称九仙书院,靴谷书院,坐落在九仙山游览区内,仓敖岭西麓抱犊峰下,始建年代无考,相传此为齐国军事家孙膑聚徒讲学之处。

2、定林寺

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全寺南北长约95米,宽52米,总面积494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向后左右展开,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现已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港区民间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子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林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一、历史故事

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

       相传,古时没有日照城,现今日照城石臼所以东广大海面,原来是一大片陆地,石河县就设在那里。石河县所处的地域,渔有阔水,耕有沃土,是个美丽富庶的地方。可是石河县的人却为富不仁,互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偷盗劫掠随处可见,拐骗杀戮俯拾皆是。

       陆上不安,殃及水族。近海龙王深感不安,便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奏了一本,并提议:淹了石河县,另立新城。玉皇大帝一听,不假思索就准奏了,令东海龙王执行。

       东海龙王奉旨来到石河县城。这一天,时逢石河县大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东海龙王便化作一个卖油的老头,设摊叫卖:“卖油啦,一葫芦头半斤,二葫芦头四两。”他这么一喊,马上围上一大群人。

       这时一个小孩走过来说:“老爷爷,你这样卖不折本了吗?”东海龙王心想:石河县还是有好人的。龙王此时收了摊子,把那个小孩叫到身边说:“孩子,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我告诉你一件事,三日内,这里将是一片汪洋大海,你若是看见县衙门口的石狮子眼红了,立即往西北方向跑。记住了,千万不要回头。”孩子听了,很吃惊,他把龙王的话记住了,天天到县衙前看那石狮子。

       再说东海龙王把到石河县考察的情况向玉皇大帝做了汇报,玉帝听说石河县好人坏人都有,不知如何处置。还是太白金星主意多,他建议玉帝降旨,让石河县的土地神,火速把石河县善良的人家查访清楚,然后托梦给他们,让这些好人避开水祸,把坏人都淹死。

       这天夜里,石河县善良诚实的人家同时做了一个梦,让他们三天之后跟着一个小孩跑。大家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各自做了准备。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那小孩又到县衙门前,见那对石狮子眼睛红了,便按照卖油老头说的,拔腿就往西北方向跑。就听后面狂风呼啸,海浪咆哮,电闪雷鸣,就像在屁股后面追赶他一样,他也不敢回头拼命地往西北跑。

       当跑到一个山岭上时候,风停了,浪静了,他回头一看,偌大的个石河县不见了,成了一片汪洋。大家聚拢在山顶,往东望去,只见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映红了大地。大家对着红日欢呼雀跃,庆幸躲过了一场劫难。从此,这些人就在这里居住下来,变迁兴废,建立了一个新城。因为大难以后,时逢红日东升,人们就把这个新城叫做“日照城”。

二、历史名人

1、姜太公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

2、吕母

吕母(?—18年),女,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市)人。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领导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吕母作为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率领大军打破县城,杀死贪官。天凤五年(公元18年),因病去世,起义军归附“赤眉军”。

三、历史古迹

1、孙膑书院

孙膑书院亦称九仙书院,靴谷书院,坐落在九仙山游览区内,仓敖岭西麓抱犊峰下,始建年代无考,相传此为齐国军事家孙膑聚徒讲学之处。

2、定林寺

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全寺南北长约95米,宽52米,总面积494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向后左右展开,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现已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2个回答  2010-02-08
姜子牙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南宋)翰林日照状元张行简在祝贺日照由镇升县时写到:
  "大定二十四年,闻莒州升日照镇为县。喜不自胜,欣然命笔。
  《山海经》曰:“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 。《纪年》亦云:“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历史悠久,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陶文化源远流长。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如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
  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
  据考证,《山海经》中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日照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大羿陵、老祖象、东方神龙、老母庙、石鸡、石椅、石磨、日晷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遗迹。莒县凌阳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现的大量太阳纹,都充分证明日照地区东夷先民的太阳崇拜传统。《后汉书,方术列传,赵彦》记载:莒有五阳之地: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等地名,都是古莒国太阳崇拜的直接证据。莒县博物馆苏兆庆先生在“夷人崇日与秦始皇东巡琅琊”一文中说:“特别是东夷民族对太阳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历史传承,不少有关太阳来历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主要崇拜太阳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汤谷(亦称旸谷)一带,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用史迹和考古资料对这些古代神话进行印证,可能汤谷就在东海之滨的琅琊一带。这里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断四时,并将这种原始历法用于发展农业和航海事业”,“祭日活动,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日照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据说 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饼,薄的就叫煎饼,这就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词谱曲,由著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获得全国新歌比赛大奖,被中央电视台选项为每周一歌.

  市名由来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曾被誉为“东方桥头堡”之美誉!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
  1974年11月,一个重大科学发现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更是振撼着整个物理学界,特别是高能物理学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实验班底--纽约长岛市国立布洛克海文实验所的闭路电视向全世界播送:这个实验所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发现了新的粒子。这个新粒子被命名为“J粒子”。这一发现者和实验班底的主持人,是美籍华人丁肇中博士。因为这一发现,瑞典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于1976年10月18日,授予他“诺贝尔物理学奖金。”消息飞山越海,穿渡重洋,到达了中国,更来到了名人的故乡——山东省黄海之滨的侨乡日照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