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李氏祠堂在哪里

如题所述

1、福建省厦门市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初的的中国祠堂建筑,属于中国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代、民国及1985年均曾重修。

清雍正、乾隆年代,兑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开始迁入台湾台北芦山等地,繁衍成为台湾著名的芦山李氏。位于福建厦门市集美区兑山村,是厦门涉台文物之一。

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两进一天井式结构。宗祠内供奉开基祖李仲文及各位祖先的牌位。宗祠是凝聚中国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2、陕西省澄城县李氏宗祠

陕西的渭北高原不似八百里秦川旷远辽阔,也不似陕南山地高深空灵,它就像是永远攥紧的拳头,有不绝的内力鼓动其中。亿万年前河水冲刷出的地貌,如今是缺水的地方,土干涸凝固成大地的雕塑。

尧头,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沟壑纵横之间是一排排黄土的窑洞,和这片土地一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量。

2006年5月,尧头窑及手工制作工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李义仓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3、江西省赣州市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代中期的中国祠堂建筑,属于李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乌桕坝乡境内,与乌桕坝乡政府仅有一墙之隔。宗祠祭典代表着中国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占地面积约有一千五百平方米,外形与结构均为龙南、全南、定南县三县褚祠之冠。整座祠堂分上、中、下三厅,内有两个天井,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祠堂两侧墙上雕有伸出屋檐的龙头。

4、安徽省青阳县李氏宗祠

在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始建于明,重修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嘉庆四年完工,光绪年间作过修缮,1998年5月4日,被安徽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北朝南,面阔17.6米,进深50.4米,建筑面积共887平方米。前后共3进:前厅、享堂、寝楼。圆形木柱,粗可合抱;方形石柱,顶梁而立。

前厅宽敞明亮。其后一长方形天井,经两侧抚廊进入享堂(又称叙伦堂)。享堂为李氏族人聚会之所。享堂后又一天井(后天井),自后天井登石级可达寝楼。楼为李氏族议事之地。楼上为“神堂”,有藏谱室橱。

5、山东省章丘市李氏宗祠

位于山东省章丘市绣惠镇茂李村村南,于清咸丰初年(1855年)创建,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根据建筑柱础看,现存的建筑体应为清代。

据民国十二年(1923年)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元代由河北枣强迁至章丘茂李村。 整个祠堂院落南北长100米, 东西宽22米,分前后两院。

前院主要建筑为大门和过厅。硬山顶,上施灰瓦,砖、石、木结构,门上悬“李氏先祠”匾1块。过厅居前后院中间,5间, 面阔12.4米,斗拱系五铺座单下昂,硬山顶,灰土瓦,砖、石结构,是原来李家用作集会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省厦门市李氏宗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西省澄城县李氏宗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西省赣州市李氏宗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青阳县李氏宗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省章丘市李氏宗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0

  中国李氏祠堂在陇西县。

  1992年8月29日,中共陇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修复"陇西堂"的具体事宜,确定了"因地制宜、依山附势、随峰就岭、顺山而建"的修复方针。在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修复"陇西堂"的宏伟蓝图已成现实。它既是天下李氏的祭祖之地,又是一处旅游胜地。它不仅像一颗参天大树,用那扎根于大地的根系把海内外一亿多李氏族人联系起来,凝聚一起,而且把我省在中部地区中断了的旅游之路和文化之脉连接起来——西接兰州、敦煌、东连崆峒、麦积。

  李氏儿女从远古走到今天,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着对生活强烈的希望、企盼。

  在陇西这片远古而崭新的土地上,到处都以春天般的生机显示着同一种自信。

  这种自信来自于承载着悠久历史文明、充满了浓烈现代气息的陇西所展现的一幅写真回面——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特色产业潜力深厚;工业发展基础雄厚;商贸流通得天独厚。

  李氏文化,陇西情结。李氏与陇西的渊源、繁荣与演绎,正是一部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发展和创造辉煌灿烂文明史的缩影。研究李氏文化,探寻陇西历史,更是在弘扬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全球的李氏因祖籍陇西而自豪,全世界的华人因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第2个回答  2015-03-31
我们李氏被称为陇西世家。总祠在甘肃陇西县
第3个回答  2015-03-30
合肥李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