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得别人比他好是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见不得别人比他好是嫉妒心理、自卑心理

见不得别人比他好是对自我的不满足感,以及强烈的自卑感,羡慕对方时又不想做出自我改变,认为对方的一切是因为先天的条件而不是后天的努力得来的。

可能是因为我们在资源匮乏的狗斗时代里沉浸时间太久了,因为资源少,所以不够分,因为不够分,所以需要抢。

“见不得人好”可以说是一个全民级的现象。“一切都要抢”是这几代国人真正意义上“普世价值”,并作为处世信条被传承下来。哪怕现在物质已不再匮乏,当我们看见其他人占用或展示资源时,还是会从本能里泛起恶意。

见不得别人好是一种嫉妒心理。完全没有嫉妒心实事上是很难做到的事,但我们将这种心理的负面价值降到最低。当我们发现别人比我们优秀的时候,我们会不舒服不自在,心里有想要超越的念头,这往往是一种前进成长的动力。

扩展资料:

摆正心态的方法:

1、认清嫉妒心理的危害

嫉妒心严重其实是种不健康的心理,而且也会给自身和他人带来伤害。首先,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也是能感受到一些非议目光和声音的。

另外,嫉妒者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识嫉妒心的危害,会帮你更有意识的摆脱嫉妒心。

2、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

能客观评价自己,是减少认知错误而产生嫉妒心的前提。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对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要能一分为二地认识,要有正确的才能观,不能怀着不健康的心理嫉贤妒能。

3、经常性的自我分析总结

经常开展自我分析、自我解剖,养成自我检查、自我排解的习惯。遇到事情先分析自己,多检讨自己;然后再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有助于排除嫉妒心理。

4、培养主动开朗的性格态度

注意主动与别人沟通、交流;平时多读书、多看报等,这样使人明理,使人心胸开朗、眼界开阔,而不至于耿耿于怀,计较一时的利害得失。

5、真诚交往

特别是与同学、同事相处时,更要友好地对待别人,坦诚相待。五、努力学习、工作,多出成绩。嫉妒心的产生,源于别人超过了自己。嫉妒是一柄双刃剑,处理不当,它会如毒蛇般吞噬自己脆弱的灵魂,使人扭曲、崩溃;正确对待,它会化成一种催人奋发的动力。

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才会出成绩,才会赢得社会和他人的承认。当自己获得社会肯定的时候,嫉妒他人之心就会自然削弱乃至消失。

6、培养一种兴趣爱好

如书法、绘画、乐器、养花或钓鱼等。这是一种最佳的心理保健体操,它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高自信心,从而消除嫉妒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16

1.人的天性引发嫉妒心理


    生活中,人们看到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优秀,往往会认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然而,这种“好”多半是自己的猜测,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感觉,从而产生嫉妒。在嫉妒心理的作用下,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人受到激励,发愤图强;有人会自责,自信心受打击;也有人小心眼,内心不平衡,背后使坏,让别人不顺,也就是俗话说的“扯后腿”;还有人拿别人的成功来指责亲近的人,比如妻子数落老公“赚得没隔壁老王多”,从而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总而言之,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大多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当然,这种心理的存在是正常的,是人的天性使然。

    2.历史传承带来不安全感


    传统文化让别人的“好”给国人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过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是多数国人的追求,“一 亩三分地”带来的安全感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房子、车子和孩子成为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当看到别人拥有更多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优秀的孩子时,不安全感就被触发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数次民族危亡加深了这种不安全感。现代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资源有限,并且分配不公,让国人将这种不安全感转化成仇富心理。种种原因将见不得别人好这种心态深植国人心中,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基因”。


    3.错误教育固化不良心态


    深植国人心中的不安全感让家长担心后代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甚至无法立足。所以,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希望孩子能取长补短。这种做法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更深的嫉妒。不合理的传统教育方式是滋生“见不得别人好”心态的沃土。


    总抱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态,不仅自己活得累,也让身边人不舒服;不仅损害团队士气,还会让自己被团队排斥。这种心态在特定社会时期和社会 变革期会加剧。随着社会发展,这一社会心理必将慢慢削弱。比如,“80后”的不安全感就比他们的父辈弱不少,所以才敢拼、敢闯,敢于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打拼。但每个人总难免被这种心态影响,可以试试下面几招。


    首先,对比是需要的,但攀比要不得。要给自己设定合适的对比目标,比如拿自己和名人比,肯定比不过。最好是自己和自己比,现在的自己是不是比以前有进步,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努力等。


    其次,遇到不公平或因某些小事心态失衡时,要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让别人的“好”成为自己不开心的导火索。可以试试深呼吸,及时告诉自己“别人好只是我认为的好”、“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天下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等。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只要努力了,就能拥有自己的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人总是喜欢去攀比别人,为什么大家都见不得别人比他好的原因了,这在生活中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最好不要与人保持太近的距离,因为这样也会非常容易造成自己攀比的情况发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8

嫉妒和愤怒一样,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

看到别人比自己好看,心里会有淡淡的酸楚;同样是毕业五年,结果别人月薪五万,自己月薪5000,心里万分的不爽;看到别人个子高高,身材好好,羡慕得不要不要的,有时巴不得TA有点小波折。

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是赤裸裸的嫉妒。嫉妒心理就是我们常说的酸葡萄心理,因为求而不得,所以觉得那些摘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事实上,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吃不到葡萄的失落与愤懑。

嫉妒心理常常发生在两个条件差不太多的人身上,对方可能比自己运气好那么一点点,所以赚得比自己多一些,但是自己通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他的那种水平。这 时,我们就比较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但是如果对方比自己优秀太多,则很难出现嫉妒心理。比如杨洋,同是小鲜肉,他们的收入可能就是千万级别甚至上亿,而自己的年收入可能刚刚过十万。

嫉妒心理并不是全是负面的情绪,有时嫉妒心理能够激发人类的上进心,从而让自己顺利达到目标,进而变成更为优秀的人。曾经有一个女孩儿,因为男友认识了比她优秀的女孩儿,从而选择分手。女孩儿发奋图强,在短短几年内便完成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进入了一家大型外企。因为嫉妒别人比自己优秀,从而激发自己斗志的案例不在少数。善用嫉妒之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第3个回答  2020-09-18

嫉妒与焦虑恐惧一样,也是我们的一种情绪,是在与他人作比较时,发现自己与他人在才能,名誉,地位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怨恨愤怒党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

首先,接受自己有嫉妒这种情绪。

有嫉妒情绪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有,说明这不是一种特殊情况。既然大家都有就不是什么不好的问题,而是我们处理嫉妒这种情绪的方法出了问题。

如果你一味的打压这种情绪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大方的承认,接受自己与他人之间在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

每个人都有比别人优秀的地方,自然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找出自己的优劣势,客观看待自己,同时也接纳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接纳自己存在妒忌心,然后再慢慢去改变它。

最后,化嫉妒为动力。

过于关注别人好的地方,在意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会片面的对自己评价过低,造成不自信。从而使得自己的心态充满了自卑,愤怒和绝望。

不如将这种差距的体验转化为动力,了解自己匮乏和需要改变的地方,从行动上去努力,能改变的就改变,不能改变的就试着放下。

#关注微信公众号【麋鹿心成长】,一起用心的视觉打开新的人生大门!#

第4个回答  2018-07-29
1、多数人都会有这种的心里;
2、见不得别人好,我认为是因为,别人好了,对你没有任何帮助,对你没有任何的帮助,还有就是很多人,过的好了之后就会嘚瑟,到处炫耀,让人感觉不舒服。
3、最重要一点,是咱们内心不够强大,如果我们内心足够强大,别人好就好呗,我们努力做好自己就好,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更好,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看不惯的学会看惯,提高自己,让自己变的更优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