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上的宜和忌能不能信?

如题所述

1、有可信之处

之所以说黄历上的宜忌有可信之处,是因为正规的黄历是按照实际情况编纂的,主要内容是二十四节气和每日的宜忌、干支等,部分内容是有实际依据的,包含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可以指导劳动人民耕种。

比如在“惊蛰”前后就不适宜“安葬”,因为这个季节昆虫开始繁殖和活动,安葬进去的人很快会被虫子损坏,“谷雨”前后不适合“作灶”,因为过去灶都是用土砌的,多雨时节土灶不容易干,所以很多禁忌都跟是顺应季节规律的,在当时来说是可以相信的,有正确规律的。

2、不可相信

但是发展到今天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说黄历的可信度反而没有那么高了呢?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了许多新事物,科学观念也更先进,就拿上一部分说的“安葬”和“作灶”来看,我们现在都是火化,不存在被小虫子吃掉的问题,现在也不是土灶,有更先进的用具。

所以很多适宜当时环境的黄历信息,到今天已经不那么适合了,而且我们现在也懂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不像从前人对自然科学的了解有限,像什么“正月不能娶 腊月不能订”等从前要遵循的习俗,我们现在其实都不用忌讳,因为冬天结婚,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准确来说,黄历的宜忌到今天,也不是不可以相信,而是不需要那么相信,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用太在意,否则黄历上说今天不宜出门,我们就真的不出门上学上班了吗?这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3
1.日历上的宜和忌,就是一种经验法则,依循著星辰气候,所以有基本的能够信服程度,所以有其存在价值,就像外国人也有13号星期五的忌讳,但如果不是一般民间信仰的地区或是非汉族族群,则不需信服
2.日历上的宜和忌,由于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对天气,气候,自然现象和生物活动节律的掌握,老祖先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得出了一些经验,变有了今天的黄历(也就是日历上的"宜"与"忌"),。科学依据是观察和经验法则有可信服性,但是不完全是。
第2个回答  2016-01-09
日历上的宜和忌只能做参考; 择日应用各有不同,比如:
1.风水择日需要坐山朝向罗盘数据; 2.结婚择日需要八字生辰结合。 3.应用不同,择日取向也不同;
风水名家曾言"发福由其地脉,催福出于良辰", 意思是体用配合方为风水术的上乘功夫,好的风水没有良辰催吉,金龙不动福力有限,因此择日有补龙、扶山、相主之功; 故古诀云:“不得真龙得日月,也应富贵旺人家”, 可见古人对择日的重视程度. 所以公历只是参考日,没有针对性
第3个回答  2020-08-08
应该是可参考的,但不一定完全信。比如今天禁忌出门,结果这天你出门了,然后就下雨了,或者禁忌下葬,也可能是说明了今天土壤的湿度不合适。古人发明这个和信这个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古人没有天气预报只能看这种了呗。
第4个回答  2014-12-25
不能信,当娱乐看一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