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时期促进名族融合的原因

如题所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及其政权更替的基本情况;北魏孝文帝改革。 2. 难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但未能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西晋的历史地位;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秦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气势恢宏的文化成就令后世引为自豪。但是东汉后期政治黑暗,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灵涂炭。3—6世纪,中国历史处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其基本阶段特征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但统一的因素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农业经济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逐渐改变。同一时期,外部世界也有很大的变化,欧亚几个文明中心各具特色,分别出现了几个强大的政权。此时,我国在许多方面仍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一)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割据势力得到发展壮大。各派势力之间争斗不休,东汉名存实亡。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使北方局势大为改观。此后曹操大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并为统一全国作了准备。但居然兵败赤壁,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我们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 客观原因:(1)全国统一的时机尚未成熟,这是具有决定性的原因。(2)孙刘联合抗曹,具有取得胜利的基础。 主观原因:(1)曹军连年苦战,需要休整。(2)曹军“不习水战”,以短攻长。(3)曹操骄傲轻敌。 赤壁之战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三国鼎立,曹魏、孙吴、蜀汉三分天下,彼此都无法消灭其他两方,但他们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各具特色,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而言,区域性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而且魏、蜀、吴的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到三国后期,蜀、吴逐渐衰落,曹魏经济恢复较快,但其大权旁落于司马氏之手,力量对比与政局的变化,使三国鼎立局面最终结束。 (二)西晋的短期统一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晋灭吴,重新统一中国,但西晋是一个极其短促的统一王朝。很快,战乱动荡就代替了较为安定的局面,西晋结束后的270多年间,中国处于长期南北对峙的分裂状态。 如何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西晋? (1)西晋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割据混战与分裂局面,尽管统一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且在西晋前期,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 (2)西晋又是一个统治腐朽、政治败坏的朝代。西晋皇帝、官僚奢靡成风,高门大族把持政权,形成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统治集团日益腐朽。 (3)西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出现八王之乱;阶级矛盾尖锐,流民起义不断发生;民族矛盾尖锐,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在北方展开,匈奴、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其后,匈奴军队又攻破长安,西晋的统治被摧毁。 (三)东晋和南朝的统治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在北方各民族政权林立之时,东晋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相对安定。 1. 东晋的发展 东晋初期,统治者力求加强内部团结,协调江南士族与南渡士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以此维护东晋的统治。这样,一方面是江南地区比较安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另一方面,士族地主的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官僚、大地主肆意占夺人口和土地,依仗权势“封山占水”。安逸舒适的生活使他们不思进取,东晋的最高统治者也无心北伐恢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期持续下来。到东晋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错综复杂,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东晋名存实亡。 2. 东晋的特点 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江南经济有明显发展;士族地主享有特权,势力达到极盛;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错综复杂。 3. 南朝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南朝”。 (四)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此后,439—581年,大约与南朝同一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政权,历史上成为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合成南北朝。 北朝一度统一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实力增强,开始超过南方。6世纪后期,北周武帝改革,使北周国富兵强,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周武帝死后,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阅读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中国古代把这几个少数民族称为“五胡”。他们原来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越过了农牧分界线,迁徙到辽西、幽州、并州、关陇等地,同汉族杂居相处。最初,这些少数民族大多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他们的内迁使民族关系日益复杂,但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各族杂居必然使交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到西晋时期,数百万人入居中原地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官僚、地主奴役与剥削这些少数民族,还强迫他们当兵,甚至被掠买为奴。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贫苦农民一样,生活上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或死于战乱饥荒,或大批南迁,少数民族加快了内迁的速度。 十六国时期,战乱纷扰,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和中原文化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相互征战、强迫迁徙、百姓流亡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原有部落组织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而且民族布局被打乱,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接触更加密切,各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在混战中,少数民族政权此消彼长,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有的统治者任用汉族知识分子。民族关系由交往、交流朝着民族融合的方向发展。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 改革的历史条件 北魏统一北方后,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北魏的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北魏孝文帝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北魏政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进行改革。 鲜卑族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他们进入以农耕文明为特点的、封建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原地区,接受先进文化,接受封建统治方法与制度,也是历史的必然。 2. 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1)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杜绝了官吏贪赃枉法。 (2)颁布均田令。把政府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农民必须交纳赋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户也成为均田农民,促进了这些民族的封建化。对后世土地制度有很大影响。 (3)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也有利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4)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族典章制度和生活习惯,改汉姓、说汉话,仿南朝冠服,与汉族通婚。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消除民族间的语言障碍与隔阂。 3. 改革的历史意义 北魏孝文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行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中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 改革也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使北魏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北方的实力开始超过南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为后来统一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