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协调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古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种讲究阴阳五行的“堪舆”之学,也就是看风水之学,其中虽然夹杂了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但剔去其糟粕,仍有不少可供借鉴之处。
中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
扩展资料
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筑历史的研究经过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自我本位到相对中立的过程。
其中以英国的建筑史典籍弗莱撤建筑史为例,在第一版本中只列出了西方认识已久的从中近东初期文明风格到文艺复兴风格的主线,而到了第四版才出现的建筑之树中引入了当时已经开始研究的远东建筑风格以及其他一些非欧洲的风格进入,但是只是作为相对于欧洲的历史性风格而言的非历史性风格出现。
而到了1961年的第17版本,因为对东方的持续研究使得西方的学者认识到了东方风格的历史性,因此将建筑之树变成贯穿始末的两大部分,并且将非历史性风格更名为东方风格,将历史性风格更名为西方风格,取消了建筑之树。
进入了第19版后进一步将东西两大部分同时取消,而将各个文明圈内的建筑风格演变用时间分章节,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专家专门编写某一章节内的特定地区条目。这也是符合世界历史学研究的总进化过程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方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