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紫金县的黄塘镇是个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黄塘镇位于紫金县西北部,东连附城,西接柏埔,南毗青溪, 北邻东源县康禾。其前身是1958年10月成立的黄塘公社, 1983年9月改为黄塘区,1987年4月改称黄塘镇。 镇政府驻地黄塘圩,距县城29公里。 1998年全镇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94. 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9公顷, 下辖13个管理区和1个居委会,总户数7171户, 人口37794人。交通便利,省道河汕线穿过境内, 公路可通往各管理区。已开通程控电话、传真、移动电话、 无线寻呼。 1989年以来,认真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三高” 农业和小水电企业,全镇经济持续发展。 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485万元,财政收入114万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2670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70.7%、 1.9倍、4.3倍。 【农业】 经济以农业为主,全镇有水田面积1116公顷,1993年起, 大力推广良种杂优稻和塑料软盘育秧技术,至1998年全镇95% 以上的农户使用了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新技术。1998年, 全镇水稻播种面积2207.8公顷,总产14143吨,平均1/ 15公顷产量比1989年增产96公斤。同时大力发展“三高” 农业,1996年起,按县委、县府“三大”区域规划, 重点种植三华李、柑桔、柿子等优质水果和肉桂、佛手等药材。 1998年全镇有水果面积367.8公顷,收获面积295. 4公顷,总产1468吨。 【乡镇企业】 1991年冬镇投资144万元兴建双下二级电站, 装机容量500千瓦,1994年5月建成投产。 1995年冬镇投资448.4万元建造长岌电站, 装机容量500千瓦,1997年11月建成投产。 1997年6月,锦口管理区投资56.61万元,建造锦口电站, 装机容量125千瓦,1998年5月建成投产。投资400万元, 装机容量500千瓦的拱桥电站于1998年开始筹建。 1998年,全镇小水电总装机容量1625千瓦, 年发电量480万千瓦时,总产值207万元。 较大的私营企业有锦口红砖厂,年产值42万元;庙前红砖厂, 年产值42万元;锦口村冼健兴表带加工厂,年产值30万元; 澄田冼达强铝合窗厂,年产值20万元。 199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61万元,比1989年增长4. 6倍。 【基础设施建设】 黄塘圩镇1989年建成区面积为0.12平方公里, 1994年圩镇规划面积扩至0.88平方公里, 至1998年底建成区面积为0.40平方公里。交通方面: 1989年冬, 由县投资的紫河线黄塘路段26公里上等级改造工程动工, 1992年竣工通车。1993年镇投资12.5万元, 开通腊石管理区长2.5公里、宽7米的硬底村道。 1997年投资22万元,开通腊石刁坑至铁嶂管理区长3. 2公里、宽7米的硬底村道。通讯方面: 1993年9月县邮电局投资135万元, 开通容量为512门的程控电话,放号187户, 1997年扩容2000门程控电话,建成锦口接入网站1座, 1998年建成拱桥光环站1座,电话用户增至1671户; 镇内13个管理区全部通电话,每百户电话拥有率为23%。 【商业】 黄塘粮所,1989年有门店3间,干部职工39人, 购进粮食690吨,销售690吨,销售额13.52万元。 1992年起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机制。1998年, 有门店11间,在册33人,在岗6人,购进粮食3680吨, 全部转为国家库存。 黄塘镇供销社,1989年有干部职工105人,门店32间, 采取承包制经营,定期上交款额,是年总购进121万元, 纯销售178万元,上缴税金3万元。 1998年全社有干部职工96人,在岗35人,有门店18间, 全年购进234万元,纯销售244万元,上缴税金8万元。 【财税金融】 财税收入逐年增长。1998年黄塘镇本级财政收入114万元, 税务收入89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1.9倍、5倍。 金融机构有农业银行营业所和信用社,服务网点3个, 1989年城乡存款余额600万元,贷款余额270万元, 1998年存款余额2810万元,贷款余额1520万元, 分别增长3.6倍、4.6倍。 【个体私营经济】 1989年,有个体户28户,从业人员69人, 主要行业有加工业、服务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全年上缴税费9. 3万元。1998年,个体户增至207户,576人, 全年上缴税费56万元。 【教育】 镇办中学1所,小学17所,1998年有中、 小学教职工295人,中小学专任教师达标率分别为90%、 100%;有中、小学生5357人。 1990年黄塘镇被县评为扫盲工作先进单位。1997年经省、 市验收为“普九”达标镇。10年间,投资607.03万元, 新建钢混结构校舍26幢,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 基本实现校校有楼房。1992年被省政府评为“ 广东省中小学校校舍危房改造先进集体”。中心小学办有“ 四室一场”,1995年11月被县教育局评为县一级学校。 1989年9月黄塘小学教师张新田被省教育厅、省人事局、 省高教局、省教育工会评为省优秀教师, 1996年中学教师谢泗通被省教育厅评为“南粤教坛新秀”。 10年间,被评为市先进的教师有32人, 学生获全国各项竞赛奖有61人次。 【文化体育】 镇建有文化站1个,13个管理区均办有文化室, 并积极配合镇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1994年圩镇开通有线电视,至1998年, 全镇有2个电视差转台、7个有线电视转播站, 可收看10套电视节目。镇不定期组织蓝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 组织学生在国庆、元旦、春节进行文艺汇演等活动。 【卫生保健】 镇有卫生院1所,下伸门诊11间,有管理区卫生站10间, 乡村医生10人。1998年黄塘镇卫生院有病床10张, 医务人员37人,其中医师4人。10年间,共投资120万元, 新建、扩建镇卫生院工作用房1200平方米, 生活用房1800平方米;配有250毫安X光机、B超、 心电图机、手术床、产床、九孔无影灯、电动吸痰机、 胎心监护仪等医疗设备。院内实行“一院两制”的经济管理。 1998年全院门诊52951人次,业务总收入76.9万元, 比1989年增长2.7倍。 全镇儿童计划免疫如期实现了三个85%目标,计划免疫“四苗” 接种率均为95%以上,保偿80%以上, 1995年起连续4年被县评为防保工作先进单位。 【人民生活】 198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04元, 1998年提高到2670元,比增4.3倍。 人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至1998年, 全镇新建钢混结构楼房1986户,人均楼房面积6平方米。90% 以上农户拥有电视机,部分农户拥有彩电、音响、液化炉具、 摩托车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