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是历史成语

如题所述

打草惊蛇不是历史成语,是现代汉语成语。
【成语】: 打草惊蛇
【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解释】: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举例造句】: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拼音代码】: dcjs
【近义词】: 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反义词】: 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灯谜】: 异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英文】: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故事】: 南唐时当涂县令王鲁,爱财如命,贪赃枉法,手下纷纷效仿他敲诈民脂民膏。一天,百姓联名写一份状子控告县衙主簿营私舞弊,贪赃受贿,王鲁担心事情闹大,就压下案子,在状子上写道:“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05
打草惊蛇是成语。
[dǎ cǎo jīng shé]
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现代汉语成语,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一,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