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极少数特殊遗传基因的人之外,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每个人都有双重性。那就是既有‘恶’的部分,也有‘善’的部分。显示表现出来的到底是‘恶’还是‘善’,那取决于社会环境。与思想教育关系不大。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中,其法律和制度,能使‘善’得到褒扬,得到效益。使‘恶’得到惩罚,使恶人吃亏。这样,就会人人向善。
在一个较差的或者坏的环境中,坏人得道,反而会名利双收,行恶收获颇丰。而好人却处处吃亏,步履维艰,社会体现的是逆淘汰。为了生存,最终会人人向恶。比如,请客送礼,弄虚作假,搞歪门邪道。这样,很多人都会显示出恶的一面。就是原本‘善’的人,也必须收敛善事,随波逐浪,入境随俗。比如,看见老人跌倒也不敢去扶。
扩展资料:
人性本原的争论
中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将人性分为天性与后天习得;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又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 ,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则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序列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