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在近代是谁发现的

如题所述

大足县,建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隶属昌州。公元885年(唐光启元年),昌州由静南县迁治大足。至公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县。
现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为凿于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
所以那一带地区,一直有人居住,一直工匠在雕刻。
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7444.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9
大足石刻是露天的,不存在发现一说。
第2个回答  2014-02-19
  大足石刻是遍布大足县境摩崖造像的概称。唐永徽(650年)开创,晚唐景福(892年)大兴,历前、后蜀(五代)至两宋达到鼎盛。元季兵燹造像中断,明初永乐复苏,然远非宋时之壮丽辉煌,余绪延至晚清。
  大足石刻在19世纪之前无闻于世。度其缘由,恐因大兴于晚唐藩镇割据之际,崛起于蒙军大举进攻四川之时,元世百年大足又失去州县治的重心地位,明末兵燹导致清初史志无大足职方典遂。时代的变迁,州县治活动重心的转移,致使大足石刻史失其载。
  《乙酉考》——大足石刻名世奠基:
  1945年暮春,杨先生邀当代学贤马衡、何遂、顾颉刚、张静秋、朱锦江、冯四知、庄尚严、傅振伦、梅健鹰、雷震、何康、苏鸿恩、程椿蔚、吴显齐等15人组成《大足石刻考察团》,于4月25日自北泉启程,途经合川、铜梁,27日落霞达大足城东。陈习删先生率机关团体40余人到东关镇欢迎,“拥挤的观众,使交通断绝”。考察团学贤循艺术考古之科学方法,考察了北山、宝顶山石窟,查考了南山、石门山佛道造像区,览《大足诸山游记钞》得识妙高、石篆山等“三教”造像区,以及30多座庵观寺院。从而深见,唐宋世之大足“实为渝蓉孔道所经”,石刻广布显示着古代文化之一班。5月5日,考察团学贤东归。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手书《大足石刻考查团题名》刻石:“……4月,江宁杨家骆应大足县郭县长鸿厚、参议会陈议长习删之邀,组织大足石刻考查团,参观北山、宝顶山等处唐宋造像,参加者……凡历七日,偏游诸山,识韦刺史之勋猷,见赵本尊之坚毅,妙相庄严,人天具足,为之欢喜赞叹!爰於归日,题名刊石,以志胜游”
  《乙酉考》开大足石刻科学考察之先河。考察团对北山、宝顶山石窟“编制其窟号,测量其部位,摩绘其像饰,椎拓其图文,鉴订其年代,考论其价值,以为可继云冈、龙门鼎足而三”[12]而正告国人。杨先生考订宝顶山石窟:“南宋大足人赵智凤一手所经营,历数十年,未竟全功而殁……赵氏传柳本尊法,为宗哈巴前密宗之大师,宝顶即其经营之道场,在中国本部密宗道场之有大宗石刻者,惟此一处,诚中国宗教上之重要遗迹也”[12.1]。当今学人大都以为是。
  考察团工作成效令人叹服!时不过七日,摄制电影片一部,拍摄照片200余帧,摩绘200余幅,拓碑100余通,编制北山佛湾、宝顶大佛湾石刻目录、部位图各两种,并鉴定其窟名、编定其窟号。北山佛湾编为255窟号,像约3664躯;宝顶区分为“二大区七十五段”,明确可数之佛像,约1551躯,完整率79.2%,残毁不计者盖在万数以上。大足石刻经考察团这次鉴定,诚为“中国艺术史和宗教史添上辉惶的新页”,从而为大足石刻登上世界文化遗产品坛奠基铺路。
  “大足石刻”名字,亦因考察团名而得名。《乙酉考》之前,大足县境的石刻造像历无统一称谓。自杨家骆以“大足石刻”名组团,马衡手书《大足石刻考查团题名》刻石,日后又以“大足石刻”名举办展览、发表考察团纪略、出版图徵初编等等,于是“大足石刻”名字为学界赞许。考察团之后,凡专程造访的专家、学者,多以“大足石刻”名发表论著。新中国建立来,大凡出版著述,大都以《大足石刻》命名。历经半个世纪,今以是名申报列载《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