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投SCI被拒,请分析一下原因,如果修改之后再投被接受的可能性大码?

第一次投SCI ,论文自己翻译的然后花钱在AJE公司润色后投出,三天后竟因为语言问题被拒!我可是润色过的呀!下面是编辑给我的回信
Dear,

Thank-you for considering ··· as a possible avenue for publication of your research findings. The scope of the paper is of interest to our Journal, however after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the Editor has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English is not yet at the required standard. We would encourage you to take steps to address this before deciding to resubmit to ourselves or any other Journal. In the event that you do decide to submit to this Journal after having improved the level of English, please ensure that you (i) outline the knowledge gap that this research fills in relation to the publishe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nd (ii) indicate the broader implications of your research for advancing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hydrology. Please bear in mind that for a paper to be published in······, there needs to be a clear novel contribution beyond standard analysis.
With Best Wishes,

写作是多方面愿意,我给你分享一篇相关的文章,个人感觉还不错,希望可以帮到你!

SCI论文写作如何避免退稿

SCI论文的发表是评定职称和获得学业的要求之一,同时也是学术交流,获得同行认可的必要方式之一。由此可见发表SCI论文的重要性,但是在SCI论文的发表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错误,导致论文发表的不顺利,甚至于退稿,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呢?

1、拿到一篇文章,读者第一眼都会看图片,给这篇文章定个基调,是倾向于接受还是拒绝。所以在SCI论文的图片处理上,我们要保证图片内容的清晰,同时能让读者通过图片的信息就能大致理解论文所撰写的核心内容。对于数据表格图片一定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图片不能过于杂乱,数量要根据各个SCI期刊的规定数量严格限定;

2、第二是审稿员会根据各个作者和关键词,去找些相关的文章,看这人有没有一稿多投,更有甚者,在国内有些在职的人(往往是高官或企业老总),为了毕业就拿学生的数据稍做改动胡乱写了一篇!所以一概拒稿。我觉得我们最好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做一稿多投或者重复发表,因为这极有可能会被查出来的。一般好一点的杂志都会提供审稿人一个月免费使用文献数据库,因此大部分资料都是能查出来的。所以,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引用的内容要规范的加上脚注,并在引用文献中做出说明,如果因为没有做好这些内容而被当成是重复发表或抄袭则必定是退稿;

3、论文字体和不规范的地方,如常出现的有中英文字体格式、标点符号全半角之分、空格的使用、标题字体、图注字体、数字与单位之间需要有空格、等等,这些是我们中国学生喜欢犯的错误,因为有毕业的压力,往往草草地就把文章投出去了。不管时间如何的紧迫,在投递SCI论文之前,我们一定要细心审核这些规范的内容;

4、摘要部分。请注意不能用简写,除非是常规的简写,如SEM、XRD等。而要使用简写就必须在前言开始第一次出现时说明清楚。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简写,最好是给予说明,除非是常规的内容,但一般也可给予说明;

5、前言部分,一定要注意语言逻辑性,不可因逻辑的跳跃而使得读者无法理解或者难以理解论文的内容;

6、图片的分辩率、标注、单位等不能出错,另外一组图片必须在一页显示,这个很容易出错。图片已经表述的东西无须再通过文字再表述一次,同时要确保图片的数据、信息一定要是准确的,真实的;

7、表格建议使用标准的“三线表”格式,且表格和图片的数据切不能有重复,相同的信息在图片或者表格中已经表述过了,那么在别的表格或图片中就不需要做多余的表述,这样反而会使的文章赘余;

8、结果和讨论部分。避免自圆其说,尽可能找到相关的分析,特别是关系到创新点的地方,否则会引起审稿人极大的怀疑。另外尽量不要出现maybe、we suppose、we hope之类的字眼。如是实在是没有类似的理论分析,可以在之前说明,然后A *** was proposedhere for discussion(分析部分注意尽量避免第一人称的句式);

9、结论部分。很多人偷懒,简直就是把摘要复制过来当结论,这是很不妥的。结论部分大可不必写试验过程,而是说明清楚该项研究的结果、意义以及可能的研究前景等便可。结论部分同时要区别于摘要,侧重于研究的结果和意义,对该领域的前景也可进行必要的描写;

10、参考文献。外国人特别注重参考文献的书写,因为他们很珍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所以他们认为如果我们把这个写错,这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尊敬。但是这个又特别容易出错,我记得以前审过的文章还从来没有发现一篇是完全规范的,所以哪怕是一个空格,一个符号都不能出错!更不能把作者名字、篇名等信息搞错。

查看更多请访问文章来源:华笙医学编译

http://www.scieditor.cc/resource/knowledge/145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7
高兴的是文章没有被直接拒稿说明写作和实验都还行;忧虑主要来自于审稿人的意见,如果问题不是很叼专,自己的解释能够站住脚,那可能还可以不用那么担忧,只需好好回答问题即可,当然这个过程可能还是比较痛苦的。身边有好多学长学姐们都是找北京译顶科技做的,听说也做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