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果想提高精神境界除了读书以外还能做什么?

如题所述

企业家精神境界的提高无非两条途径,一是读书学习,二是实践修炼。

先说读书学习。

提高精神境界肯定要读点书。可读什么却是个问题。一般化的管理类书籍看不看意思不大,因为境界既非知识,亦非技能,不是读教科书所能提高的。而市面上有关人生修养方面的书刊,又都是为青年人写的,层次比较浅,不能指望企业家再去“补课”。所以,要想推荐出几本像样的必读书来,很难。如果一定要我谈点看法,建议大家读点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具体说,就是文、史、哲和宗教。

阅读文学书籍对提高境界的帮助。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在文学艺术包括琴棋书画等任何一个领域发展,开始阶段都必须苦练基本功,把技艺基础打扎实。技艺很重要,但光有技艺绝对成不了大家。技艺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明显的停滞期,这时无论学艺者怎样努力,都很难再有突破。要想继续前进,必须走出师门,广泛涉猎,博采众家之长。到了更高阶段,还要跳出本专业,到大自然中去,“参天地而化育”;到生活中去,体察民风民情;到其他艺术领域中去,获得创新灵感。这样才能突破前人,形成独特风格,直到获得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意境。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所说,“汝欲学做诗,功夫在诗外”。不单写诗如此,所有艺术领域新的意境取得都在专业之外。

什么原因呢?因为意境都是具象的,用抽象的语言很难描述清楚。而且如若进入不了那个境地,即便有人讲,也听不明白。所以,要想在艺术上超越前人,达到一个新的境地,必须到其他领域中,去观察、去领悟,去联想。如古人所说,第一步要“得象忘言”,即记住艺术形象,忘掉用以描述形象的语言。第二步要“得意忘象”,即领悟艺术形象中蕴含的意味,把艺术形象本身也忘掉。只有这样,才能在意境上有所突破。

艺术各领域意境的形成是如此,精神境界的提高也不例外,不能靠别人说教,也不能指望读几部理论著作。实际上,人们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启迪,从艺术形象中获得的感悟,都远远多于来自书本的抽象道理,而文学作品正是通过提示生活本质,塑造艺术形象来教育、感染读者的。在座的朋友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常常会为书中的人物所吸引、所打动,以致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模式,不知不觉地对自己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

前些年《计算机世界》的记者写过一本书《知识英雄》,书中介绍了当时中关村最有影响的五十名企业家、科学家。读过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相当多的企业老总在业余时间喜欢读武侠小说,特别是金庸的小说;在金庸的小说中,又特别喜欢《射雕英雄传》及书中的主人公郭靖。这当然是一种消闲,属个人的偏好。可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呢?如果大家能将这个问题琢磨明白,我今天的课就算没白讲。

阅读历史书籍对提高境界的帮助。据我了解,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很少阅读管理学教科书,甚至对市面上风行的MBA也不感兴趣。他们更喜爱的是学历史,特别是读名人传记。认为以史为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成功的企业家都喜欢读史,可不同境界的人却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来。有时仅从他们喜欢读的书,就能大致看出其精神追求。例如有些企业家特别喜欢《三国演义》。不用说,准是欣赏书中人物的权谋。《三国演义》中对权谋的描写确实十分精彩,值得一学。可如果只学到这一层,恐怕也成问题。但凡迷《三国演义》的企业家,最后都会深陷于“窝里斗”,这绝不是偶然的。为此,有人建议改读《水浒》(严格说《三国》、《水浒》只能算历史小说),主张学习梁山好汉,讲义气,重情谊。这可能会比单讲权谋好一些,但恐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依我看,成功企业家如果真想读史书,不妨读一读《贞观政要》,看看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治国平天下的。把李世民真正读懂了的人,精神境界一定低不了。

前些年有一种说法: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这两本历史小说确实写得非常精彩,读后给人许多启迪。尤其是台湾作家高阳写的《胡雪岩》,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胡雪岩怎样由一个店铺的小伙计,靠过人的才智一步步向上爬,最后成为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书中对胡在官场、商界以及江湖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的描写,让今天的企业家也为之神往,且有直接的借鉴价值。不过,对《胡雪岩》一书也要会看、读懂。例如,不能只看胡是如何发家的,还应研究一下为什么后来他会失败。如果对比分析曾国藩为什么能善始善终,子孙后富,肯定会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读史若能体察涵泳到如此程度,才真正有助于精神境界的提高。

阅读哲学书籍对提高境界的帮助。一说到哲学,很多朋友立刻皱起眉头,心想学那玩艺儿有什么用!不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之类说教吗?高中时就背得滚瓜烂熟,以后根本就没用上过。我认为,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这种认识却是对哲学的误解。哲学远非教科书上的几句教条,它是人类理性的最高智慧,是人类思想的宝贵结晶。看上去好象不如具体知识那么实用,可实际上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古今中外各个领域成大事者,最后的突破都在哲学,最大的贡献也在哲学。(当然,绝非那种教科书式哲学)

企业家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其水平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凭经验进行管理,这是管理的初级阶段;二是科学管理,即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掌握了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并用于指导实际,这是管理的中级阶段;三是管理的高级阶段,即不仅掌握了管理规律,而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律,以致达到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程度。这种功夫绝不是一般管理科学所能教会的,一定得借助哲学。所以,管理哲学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最高阶段。为什么一些著名企业家发展到后来,动不动就给人讲哲学,总要求部属学哲学,这不是偶然的。而且,人们对这些企业家真正感兴趣的,也并非其具体的管理经验,而是体现他们管理思想精华的哲学思想。

管理者学哲学有两点好处:一是改进思想方法,二是提高精神境界。前者属于工具理性,主要解决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问题;后者属于目的理性,用于指导人生目标的确立。两相比较,后者显然更重要,解决起来难度也更大。如果说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尚可通过实践来总结,来改进,那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则必须读书,特别是读一些看似无用的哲学书。

管理需要上升到哲学高度,企业家需要提高哲学素养。可遗憾的是,至今没有见到一本令人满意的管理哲学著作。哲学家们大都关注经典哲学问题的研究,不大看得上应用领域的具体哲学。实际管理工作者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时碰撞出哲学火花,可往往没时间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这给企业家学哲学带来一定困难。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不妨读一些哲理性强的名著,如中国古代的《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外国的哲学随笔等;同时,读一点管理大师晚年的文章,认真领会其中的哲学思想。我相信,只要用心,这两方面的学习都会大有斩获。

阅读宗教书籍对提高境界的帮助。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非宗教文化之一。绝大多数中国人推崇实用理性,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加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无神论教育,许多人根本不清楚宗教是怎么回事,却对宗教抱有强烈的抵触。实际上,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所解决的是人的根本信仰问题。所谓信仰,就是将人的有限生命与某种绝对的、超越性的东西相联系,从中获得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总会追求意义,因而对信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质需要。没有了信仰,人就失

宗教给人信仰,信仰指导人生。企业家也是人,也会遇到大量人生问题。包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具体问题,说到底都与人生有关。例如,为什么有了花不完的钱后还要继续办企业,为什么不能以利害原则来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为什么要不图回报地奉献社会,等等。这些问题讲深了,都是形而上的,没有客观标准,很可能越想越糊涂。只有从信仰的高度,才能真正理出头绪,给出答案。所以,仔细研究一些大企业家一生的著述,开始多是讲经营,到后来是讲理念,讲到最后,会自觉不自觉地归于信仰。

近些年社会上很推崇儒商、佛商。可我发现,许多人对什么是儒商、佛商并不特别清楚。好象学历高些,有点知识,风度上再儒雅一点就是儒商;平时喜欢烧香拜佛,占卜问卦,就是佛商。实际上,儒商也好,佛商也罢,应该说主要是信仰问题。如果没有信仰或者信仰不虔诚,不愿为自己信仰的东西做出自我牺牲,那只能是徒有其表。

当然,提倡大家看一点宗教方面的书,并非主张人人信教。而是希望通过这些形上理论的学习,拓展自己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从根本上提高精神境界。这是成功大事业特别是成功人生的必需。

讲到这,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当老板的整天忙得四脚朝天,连正经事、正经书都顾不过来,那有时间看闲书。对此,我只能说,企业家忙,是客观现实;但要想提高境界就必须读书,也是客观规律。所以,关键看企业家如何权衡和取舍了。当然,也有方法问题。如时间忙,读书可以少而精。过去学术界有个提法,叫“一本书主义”,意思是说做学问固然要博览群书,但首先还是要将最基本的一两本书读通、悟透。企业家读书,不妨也来个“一本书主义”。据我所知,许多名人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家,都有一两本特别喜爱的书,随身携带,随时翻阅,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再谈实践修炼。

境界不同于知识和技能,其提高不完全靠日积月累,也不靠熟能生巧,从某种意义上说,要通过修炼。修炼本是一个道家用语,意思是指人们修身就像炼丹一样,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特殊方式的加工和熔炼,彻底改变了自身素质,才能脱胎换骨,得道成仙。以后,修炼成为形容人们改造提高过程的专用概念。

修炼是中国文化的特有概念。关于为什么要修炼,如何修炼,传统文化的几大家如儒、道、释等均有研究,且各有妙招,难分高下。经过比较,我认为佛教的修炼理论更为概括,便于讨论,故以此展开。

佛教的修炼理论具体地说,就是戒、定、慧。

首先要持戒。戒即戒律。所谓持戒,就是主张有些事坚决不能做。佛教特别强调持戒,认为要想今生不遭恶报,来世不入地狱,就必须做到“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信佛者仅此“五戒”还不够,要做到“八戒”、“十戒”。出家当和尚的,要持守多达二百五十条的具足戒。再往上还有菩萨戒,即不但行为上不能犯戒,而且连违犯的念头都不能有,起心动念就算破了戒。佛教强调“戒体即佛体”,持戒是对信佛者的基本要求。不持戒,其他方面的修养再高也成不了佛。所以,持戒又被称为“无漏之学”,意思是说,其他方面修养得到的东西再多,如果不持戒,也会漏光的。

企业家并不出家,为什么也要强调持戒?我认为,这既是精神境界提高的普遍规律,也是企业家工作性质和现实境遇的特殊要求。现在社会风气不大好,用高僧大德们的话说,属于“五浊恶世”。要想在社会上做成点事,太洁身自好肯定不行。例如,当老板的为了照顾客户、拉关系,有时难免要做一些出格的事,很容易沾染一些坏毛病。企业不大时,经济条件有限,这些毛病及危害尚可控制。可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家手里有了钱,危险性就会明显加大。如不特别警惕,不用持戒来约束自己,别说提高境界了,严重的甚至直接导致企业家的毁灭。

企业家持戒主要戒什么?我认为,主要应戒除不良嗜好,特别是黄、赌、毒。黄、赌、毒害死人。现实生活中有大量反面事例:一些企业家好不容易创下一份家业,事业发展如日中天,家庭生活十分美满,就是因为沾上了黄、赌、毒,最后搞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前面的人刚刚倒下,触目惊心,血迹未干,后面又有人紧紧跟上,将悲剧继续演下去。因为黄、赌、毒最大的危害是容易成瘾,一旦积染成习,戒起来十分痛苦。而且根本控制不住,发展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黄、赌、毒缠身的人,别说什么境界了,连像人一样活着都求之不得。所以,企业家应特别警惕,一点都碰不得。

当然,要想戒除不良嗜好,光堵不行,还要注意培养正当爱好,过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企业家在经济实力方面已不成问题,问题在如何选择。

其次是禅定。禅为梵文音译,翻译为中文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要求修炼者彻底放松身心,排除一切杂念,在一定时间里使大脑进入一种空白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有益身心的调整和修合,使人的心理以致生理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为精神境界的提高打下基础。

禅定是佛教修炼的基本内容。凡学佛者都要修习禅定,这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修习禅定,看似简单。偶尔为之,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可如果长期坚持做下来,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境界。我们参观深山名刹,常能见到一些高僧大德,道骨仙风,超凡脱俗,让人一见就肃然起敬。那都是长期修炼的结果。

其实,何止佛教,各种宗教都有类似禅定的内容。包括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气功,之所以能健体强身,进而提高人的境界,改变人的器质,出现一些不可思计的神通,这和佛教的禅定是同一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定是各种宗教、各种文化共同的修炼方法。

企业家修炼禅定更有必要。因为他们平时工作很忙,精神高度紧张,各种事情摆在那里,一堆麻烦等着处理,想放松一下都很难。可弦绷得太紧了,时间一长,很容易出问题。轻者损害企业家的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导致精神崩溃。所以,企业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调整有许多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修习禅定。每天拿出半个小时,把一切事放下,什么都不想,调节气息,让自己进入一种彻底放松状态。如能长期坚持,雷打不动,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企业家的气质和境界定会发生明显变化。

当然,通过修炼禅定获得放松,本身并不是目的,禅定的真正好处也不只是精神的暂时松弛。而在于精神彻底放松后,人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感悟能力会明显增强。在这种状态下有意识地作一些观想,会引起人心理和生理双重变化,得到意想不到的修炼结果。

修炼禅定要讲究方法。佛教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如止息观等。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找一些书自己慢慢琢磨。

再次是修慧。佛教称修炼方法为法门,并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以示修炼的具体方法之多。在诸多法门中,佛教最看重的是般若。般若也是梵文的音译,汉语中找不出相对应的词汇,勉强翻,可译为大智慧。佛教认为般若是修炼之本,各种法门如果不与般若结合,达不到促成般若的目的,就不是佛教的修炼方法。所谓学佛,就是要通过般若,使自己成为洞彻宇宙人生真谛的觉者。

关于宇宙人生的真谛,佛教有一套堪称博大精深的理论,这里不可能详细介绍,只讲一个观点:智慧不同于聪明,它更多体现在对人生问题的理性思考。具体说,就是要把四个问题想明白:一是生与死,二是名与利,三是人与我,四是情与爱。其中,最根本的又是生与死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实际上都与这四个问题有关。一些人之所以境界不高,常犯错误,总有烦恼,说到底是这四个基本问题没想明白,甚至压根儿就没空儿想。以企业家为例,可以说一个比一个聪明,不聪明的根本当不了企业家。可谈到智慧,又有多少人敢自诩?为什么?就是因为对人生问题缺乏理性思考。

那么,如何才能生慧?我认为,重要途径之一是反思。即每过一段时间,回头总结一下,且不是就事论事,而要跳出具体经验和得失,从目的而不是从方法,从人生而不是从工作的角度去分析,力求从中引出一些带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作为今后实践的圭臬。这一点对企业家特别适用,因为他们经历丰富,可回味的东西多,一旦总结出来也最有用。所以,反思是提高企业家精神境界的好办法。

在修炼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成功企业家阅历都不浅,各种人生哲理早有耳闻,对世间百态也是司空见惯。做人做事应该如何,不能怎样,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讲出一大套。问题是道理好懂,说说也容易,事到临头真正去做,却常常变了味。所以,提高境界不是一个认识问题,需要进行长期修炼。

关于修炼,佛教内部长期存在渐悟与顿悟之争。禅宗特别是南禅宗主张顿悟,认为觉悟的形成不同于知识的积累,它往往是某一偶发事件促成的。律宗等学派主张渐悟,认为人的觉悟的提高有一过程,不经过长期修炼和积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应该说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我倾向于渐修顿悟与顿悟渐修相结合。

以上简单介绍了佛教的修心理论:戒、定、慧。三者的关系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首先要持戒,坏毛病不改,一切无从谈起。持戒方能入定,禅定可使身心放松。身心彻底放松后,人对事理的感知和领悟能力会大大提高。此时再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定能生出许多智慧,从而就进入新的境界。

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就这么多。最后,请允许我用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过的三句宋词,作为今天讲课的收尾。这三句词本是王国维用以概括做学问的规律的,但我认为,成功企业家精神境界的提高亦存在同样规律。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境界问题初看上去玄远高深,无从把握。所以需要登高台,发宏愿,立志“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提高境界会有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苦苦追求,百思不得其解,以致身心憔悴,“人比黄花瘦”。

“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栅处”。只要功夫下到,终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精神境界明显提高了。是渐修的成果?还是顿悟的灵感?似乎说不大清楚。只知道“那人却在,灯火栏栅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14
多去外面看看 去旅游看看别的地方的人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