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题所述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传统的文化适应现在的时代风格与特色,给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解释与含义。以一种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非常正确的,所以需要不断的摸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让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永续性。


01、与时代相呼应,与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想要在新时代获得发展的话,那么必然是要与时代特色保持一致的步调,与现代文化产生一个非常完美的融合。所以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像古代的文化放在现如今并不一定完全适用,所以需要用新的形式来赋予传统文化新含义,才能让人有深刻的印象

02、赋予新内涵,进行新解释

在我们这个时代所弘扬的一些东西和传统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我们现在讲究男女平等,但是在古代女生这是男权制度下的牺牲品与附属品。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里的糟粕,是需要去除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一些有益的传统文化,比方说孝悌这些来进行一个全新的阐释。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但是又不能和古代一样愚孝。


03、用时代的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发光

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更多的是儒家文化。所以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秉持着一个中庸的原则,而且在做事的时候可以非常积极的解决问题。虽然在古代儒家文化主要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但是儒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已经深深的根植在我们心中了。如今想要让传统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用全新的形式,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出短平快的短视频传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文化在今天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依靠自身动力新陈代谢,革故鼎新,谋求发展;二是积极进取,对外开放,吸收包容中外优长,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传承文化的方式,也不外是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生态,以文献档案的方式作用于当下;二是有选择地汲取阐发,与当代文化相融以传续发展。中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其在今天的繁荣发展,正如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所指出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选编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其中,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造发展并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着丰富的智慧和优秀的精华,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思想伦理、道德价值观、行为操守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民族特色,追求时代精神,主动吸收他人成功的文化经验成果,发展现代科技,创造现代文化形式,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而不同、既合作又竞争的历史进程中寻求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快速发展所遭遇的挑战和困难几乎是全方位的,但是中国走出了一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在国际上树立起全新的大国形象,这正是得益于中国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巨大的勇气和底气,努力践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果。“转化”是在已有基础上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完善,“创造性”则是在前人没有的条件下从无到有的新创新建;“发展”是在既有基础上的向前开发拓展延伸,而“创新性”是在旧有基础上新的发现、发明、创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正是需要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上,创新思想理论,创新价值观念,并通过理论成果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教化国人,进而确立并形成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理念。
  中华民族在历尽百年屈辱之后痛彻意识到:只有国力强,文化才能强;文化强,国力则更强的深刻道理。我们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转变发展模式,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物质富裕、文化水平提升的成果,增强国人文化需求的意识和文化消费能力是基础;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服务体系和思想道德教化,统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提升国民人文素质、文化修养、行为养成、艺术鉴赏水平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是前提;整理挖掘国粹、研究阐释新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是要务;不懈努力,不断推出和积累真正具有世界水准的人文学术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鼓励艺术大胆创新实验是核心;增强文化传播能力,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人文交流方式,提升高端文化对话的参与和发声意识是重要的举措。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为中国的伟大变革与复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支撑。(冯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02
一是让优秀传统文化生动起来;
二是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比如当我们找到了民间传承的关于“老姑草”的雾凇传说后,我们才真正地找到了这个传统文化的生动内涵;
三是要努力去实现生活和社会认同这种传承、发展这种传承;四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首先就是找出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其实,传统本身就具有着生动性,但传统在其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久远,岁月的变迁,空间的转换,可能使它的生动转变或减弱,但它仍不失是一种生动的文化,这时,就要对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动的部分进行“修复”。修复,不是臆造和改变,而要到生活中去,抢救传统文化,保护优秀的部分,并按照其生动的内涵恢复传统的本意,这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吉林的雾凇,这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它是生动的自然传统,但光是自然的生动和美丽,还只是人们视觉的生动,当我们找到了唐代诗人对雾凇的记载和描写后,我们才找到了文化的生动,那么这时,我们才从传统的视觉生动,进入到了传统的文化生动,而这时,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文化对接,才真正开始了。那就是要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生动传承的可行性,其实就是有“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的文化。
第3个回答  2020-12-28

第4个回答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