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国家繁荣富强的事例

如题所述

1、55公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成开通

这座连接珠海、香港、澳门三地的大桥10月24日正式通车,使得三地交通时间大大缩短,构成“1小时生活圈”。

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大桥开通2个月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共验放旅客超过290万人次。其中,港澳居民出入境人数稳步增长,香港居民占比近30%,澳门居民数量也有大幅跃升。

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这个超级工程拥有“六个最”: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它的通车,标志着中国的桥梁隧道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有评论指出,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

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将为粤港澳三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供新机遇。

2、19颗卫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11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自此,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将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等基本服务。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北

斗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北斗三号工程启动于2009年,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

此前,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首次发射;2018年3月底,完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星座部署。

据介绍,2020年底前,我国将建成由3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全球系统,具备全球服务能力。2035年前还将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据媒体报道,我国于20世纪后期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全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3、2.9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有了新突破

年底前这一周,10条高铁新线密集开通,新增高铁运营里程约2500公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2.9万公里。

这10条新线分别是:京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新民至通辽高铁、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铁、济南至青岛高铁、青岛至盐城铁路、杭昌高铁杭州至黄山段、南平至龙岩铁路、怀化至衡阳铁路、铜仁至玉屏铁路、成都至雅安铁路等。

新线的投入让部分城市间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压缩。比如,哈尔滨至牡丹江间全程压缩3小时,通辽至沈阳间全程压缩2小时21分,北京南至青岛间全程压缩58分钟。

今年开通的高铁新线中,广深高铁香港段格外引人注意。9月23日通车的这条新线,标志着香港特区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步入高铁新时代。

该线的通车,不仅令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成真,与之相连的武广、贵广、南广、厦深等高铁网络,也拓宽了香港与内地城市间的“4小时旅游圈”,给香港旅游带来重大商机。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总乘客量超过340万人次,平均每天乘客量超过5万人次。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

4、1.2万列——中欧班列通达15个国家49个城市

日前召开的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传出消息称,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1.2万列。仅2018年1月~11月,开行就达5611列,同比增长72%。

全年开行数量有望突破6000列,提前两年实现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年开行5000列”目标。

据悉,中欧班列双向运输日趋均衡,回程班列数量与去程班列的占比已达到71%,基本实现“去4回3”。开行范围不断扩大,国内开行城市56个,可通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

运送货物也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纸浆、家具、化工品等品类。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中欧班列发展建设逐步迈向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对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水平,释放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通道潜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悉,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中欧班列初步实现重去重回。随着国际铁路合作机制的完善,中欧班列品牌效应还将不断扩大。

5、140米——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试航成功

6月12日,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这标志着“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了关键一步。

“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

它标志着我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实现了该船型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以往的挖泥船相比,“天鲲号”在技术上有许多创新之处。

比如,它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有了这个“大脑”,便可实时显示疏浚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等。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自动定位,开始挖泥作业。

据悉,重型挖泥船属于高技术含量、资金密集型国家重要基础装备。过去,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自主设计建造的核心技术。

只有实现重型挖泥船的自主设计建造,才能不受制于人,实现河道疏浚、航道开挖、海疆建设的独立自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数说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重大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表示国家繁荣富强的事例

1、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10大工程之首的美国300m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FAST能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并在2017年10月发现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的2颗新脉冲星。

2、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这只超4万吨的“海上巨兽”: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之一,最大工作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致力于深海能源的开发。

3、蛟龙号:“2017年6月15日,7062米!”这是震撼世界的数字,赶超美日法俄,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这也意味着“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

4、抓宇宙“妖魔鬼怪”的“悟空”:主流科学界认为,人类已发现的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不足5%,剩余部分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妖”。近年来,全球多个团队通过不同类型的设备持续“捉妖”,如地上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天上有美国费米卫星。

作为后起之秀,但“悟空”不仅更“经济适用”,其电子宇宙射线能量测量范围也有显著提高,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过滤掉宇宙射线的“杂音”空”还将持续捉“妖”。

5、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工程技术难度最高的长约29.6公里的桥—岛—隧集群工程。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6、复兴号:“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构建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先进科学的技术标准体系,动车组基础通用、车体、走行装置、司机室布置及设备、牵引电气、制动及供风、列车网络标准、运用维修等10多个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里不但能充电而且有WiFi,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减振降噪措施,改进洗漱设施,设置有无障碍设施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数说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重大成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当人们是普遍带着对“冬天”的恐惧进入2009年的。“冬天有多长”、“如何过冬”,几乎成了全社会的集体焦虑。然而,没过多久,人们就感到,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冬天,一个似是而非的冬天。在2008年陷入低迷的股市和房市,竟然随着冬天的到来持续升温。2009年刚过去一半时,房地产界就有人骄傲地宣布:中国的房地产没有春天,因为它直接从冬天进入了夏天。反季节的增长奇迹也发生在其他行业,比如汽车业。2009年春节过后,汽车业界就有不少人得意地反问:冬天躲到哪里去了?全年下来,市场销量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到达了1300万辆,中国因此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中国人民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在2009年打了一场硬仗打了一场胜仗,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好转,展示在世界面前。2009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正像总理所说,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实践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正如,香港亚洲时报在线所说,在同困难的经济形势斗争的2009年中国领导人可以为这不平凡的一年长舒一口气。他们值得为成功领导这个国家渡过重重难关而庆祝一番。中国之星在大考验中升起!
  世界赞扬中国
  德国《星期日时事》
  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依靠自身力量走出危机的国家,它的领导人能很快作出决定,它的经济充满活力,它使绝大多数人享有个人生活。“美国梦”已移向中国。
  纽约时报说:如果说有一个国家经历了一个好的危机,那么它就是中国。
  英国《泰晤士报》2009年,中国支出5860亿美元刺激本国经济。这创造了1100万就业岗位,零售额增加了16%以上……
  墨西哥《进程》周刊——中国:世界榜样!
  美国合众社说中国30年的经济增长已经迅速推动其登上了全球影响力之巅。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言,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没有中国的充分参与,全球的任何事情都无法得到解决。“东亚病夫”是历史,当今是“东亚壮汉。”
  德国《星期日时事》中国——新的超级强国。我们正面临一个新的时代。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西方经济却急剧下滑。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繁荣发展,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滞后。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并于2009年取代美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汽车销售市场。北京政府的自信也在增加。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但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负债累累,这使中国十分强大,西方十分虚弱。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依靠自身力量走出危机的国家,它的领导人能很快做出决定,它的经济充满活力,它使绝大多数人享有个人生活。“美国梦”已移向中国。世界上还有十亿多人在挨饿,而且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加,但中国却成功解决了饥饿问题。难道不挨饿不也是一种人权吗?中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权做了很多事情。
  美国《纽约时报》最近称:我们想要中国来领导。
  我们确实体会到,国家富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世界在赞扬祖国,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越来越有尊严了!
  兄弟,我只有昧着良心帮你到这了。希望你能过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1
实在太多了,比如:高铁技术,5G通讯、北斗通讯技术、GDP总量位后全球第二位。
第4个回答  2015-10-18
奥运举办,世博,亚运,嫦娥升天,索马里护航,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