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太极、易经的起源,极其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传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先贤从用兵和较技中认识到一条真理:天下有常胜之道日柔,上善若水,柔可以克刚,避实以击虚,持后而处先。
《易经》等中国古典哲学、道家养生理论、中医经络学说、兵法和其它武学丰富的理论与经验构造成中华沃土,太极拳在这方沃土之上萌发和成长并非偶然。太极拳之所以不断发展而有今日之壮大,也端赖数百年来历代大师们的巨大贡献和无数英锐心血的灌溉。四海之内,有史以来,尚没有哪一拳种有着如此复杂而完善的理论。数百年中,太极拳向外流传,自中原至大河以北、长江之南而渐至偏远,尤其是自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始,太极拳得以迅速传播。在传承与创新之中,便衍生出诸多流派。各式太极拳的开山大师;无一不是武术界殿堂级人物,他们都以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诠释太极拳。各种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太极拳的丰富与发展。
太极拳之理虽屡有阐发,但纵横以观之,习者芸望 明师绝少。那掩关自守者有之;将那精微所在深自秘惜,学子皆不得见;功力所限;对拳理精意管窥蠡测者有之,以此类孔见为据修炼则误已,倘竟以此传授则误人;于拳理懵然不知者亦有之,却说玄弄虚,言不及义,则更是贻害无穷。
陈式太极拳宗师陈公发科、心意六合门宗师胡公耀贞两位武术大师,以其毕生的精力和智慧体悟和实践着太极拳之真。冯志强先生得天独厚师从两位大师,将两位大师的倾授融会贯通,以自身对太极拳的深刻理解,对传统的陈式太极拳成功地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创立了深刻反映万物本象的心意混元太极拳(简称混元太极拳)。混,取万物万象意;元,为初始根本之意。冯先生将自己的真知灼见,贯彻到功法和拳法之中,以造福人类之心,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世。我们的世界,是运动的世界。亿万年来,自然界中,日经月行,星环辰绕,莫不循圆以为轨道;水滴而形珠,石磨而状卵,石滚水注,莫不符合圆的规律;禽兽的扬降与走跃,也莫不留下圆弧之轨迹。人类发展了科学技术,而察今日飞机之螺桨,车辆之转轮;电动之机械,乃至物质之微观结构,同样无一脱离圆的运动。直线是无限大的圆之一段,点即是无限小的圆,螺旋则是国与其它因素的合成。圆运动乃是万物运动的本质,乃是乾坤大道。
人身之阴阳,往往不得其平,则血气滞而疾病生。作为内功拳,混元太极拳以功为本,为拳为母,以养为主。作为其内功修炼之道,混元功一系列功法疏通经络、平谧阴阳,培补内气,增长内功。
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混元太极拳之走架,动静相兼,内外俱练,性命双修。其多种拳架以陈公发科之拳架为基发展而成,始自无极;现有机而生太极,分而成阴阳,动则螺旋曲折;阴阳相生,开合折叠;最后归于无极,彻底地反映出万物的运动规律。其拳架之形势,环圈层叠,螺旋缠绕,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形意相任,开满合严,松沉浑厚,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特点,而且观之自然流畅,如龙如川 , 十分美观。混元太极拳以行拳走架为活桩;注重练意,要求静心慢练,会练善养,有助于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之境界。同时,通过对缠丝功的练习,在走架时令内气充分缠绕运行于肌肤骨节,敛入骨髓而形成刚柔相济的内劲。
混元内功和走架的修炼,旨在培养混元一气。这一过程,也使修炼者得到中国古典哲学的滋养,对修炼者的身心健康和养生有着巨大的补益,对习练推手散手者,也因修炼所获得的真气、生物磁和生物电的能量而使自己的技击能力得到飞跃。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祝广大混元太极拳爱好者明白以上道理;从修炼混元功法、拳法和养生之法中获益。

两仪:阴阳
==============
三才:天地人
==============
四象:
东青龙
西白虎
南朱雀
北玄武

如年的四象春夏秋冬
月:朔、望、上弦、下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6
  先说八卦吧.
  八卦的基本定义是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 袖

  天气:晴天、乾旱

  身体:头、脑、骨髓

  方位:西北

  数字:一

  五行:金

  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

  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

  卦象:泽

  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

  天气:多云、梅雨

  身体:口、齿、舌

  方位:西

  数字:二

  五行:金

  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

  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

  卦象:火

  人物:中女、文人、军人

  天气:阳光普照、闪电

  身体:眼睛、心脏

  方位:南

  数字:三

  五行:火

  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

  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

  卦象:雷

  人物:长男

  天气:行雷、地震

  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

  方位:东

  数字:四

  五行:木

  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

  其他:有核的、木器、惊恐、发怒、碧绿色

  卦象:风

  人物:长女、秀士、寡妇、僧人

  天气:刮风

  身体:呼吸系统、股

  方位:东南

  数字:五

  五行:木

  场所:直路、机场、海港、邮局、草木茂盛之地

  其他:流动不定、木制工艺品、长而直的、青绿色

  卦象:水

  人物:中男、渔民、江湖人物、盗贼

  天气:下雨、下雪、霜露、月

  身体:耳朵、血液、肾脏

  方位:北

  数字:六

  五行:水

  场所:有水的地方、酒楼、酒吧、酒店、井

  其他:含有水的东西、下陷的地方、黑色

  卦象:山

  人物:少男、童子

  天气:云雾

  身体:手指、 子、背部

  方位:东北

  数字:七

  五行:土

  场所:与山有关的地方、门口、墓地

  其他:阻隔停顿、不动之物、黄色

  卦象:地

  人物:老母、孕妇、妻子、众人

  天气:阴云、雾气

  身体:腹部、脾胃、皮肤

  方位:西南

  数字:八

  五行:土

  场所:田野、平地、平原

  其他:柔顺、方形、众多的、布类、黄色

  再说易经,

  提起《易经》来,很多人称其为群经之首,称其为经中之经,称其为哲学中之哲学。这话实在具有相当的道理,在所有的经典之中,似乎《易经》是包括了一切,《易经》就是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关于《易经》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汉易,第二个阶段是宋易。

  简单地讲,易学包含了理、象、数三种学问。

  理——是以哲学的方式,解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理。

  象——是以理论科学方式,解释宇宙间事物的现象。

  数——每一个现象都有数在其中,也是属于科学的。

  汉易偏重象及数,是属于科学性的,也是与道家关联最深切的,所以也有称汉易为道易的。而宋易所讲求的是理,属于儒易,与道家关系较浅(邵康节则走的汉易道家路线)。所以与中医原始有关的也就是汉易了。

  卦是什么

  提到《易经》,大家都会想到伏羲画八卦,究竟什么是卦呢?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能够观察到宇宙的现象,将之归纳成八大类,画成八卦,这岂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学,我们看到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说明高度的智慧,是以八卦为代表的。

  太极我不好解释, 说真的, 从古至今, 没人能把太极解释清楚, 太博大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9-26
有一物,强曰混沌。
混沌化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衍万物。
第3个回答  2009-09-25
黄帝内经 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