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况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如题所述

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
在现实生活中,若行为人因不可抗力、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或者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或法律义务,并造成他人权益损害,若法律规定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则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可以依法被免除。
1. 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权利损害的,可以免除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等。例如,洪水造成运输中断,供货方因此不承担民事责任。
2. 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
若合同不能履行或权利受损是由于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可以免除或减轻义务人的民事责任。例如,小孩追打大公鸡被啄瞎眼,监护人应负一定责任。
3.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害,且无不当行为和未超过必要限度的,可以免除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而紧急避险是为了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行为。两者均旨在保护合法权益,可能对第三人造成损害。例如,紧急避险行为导致衣物损坏,避险人无过错。
《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29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以上情况是免除民事责任的主要法律依据,确保了法律对于不可预见和不可避免情况下的公平与合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