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公约

垃圾分类公约

垃圾分类公约内容共十条,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问题,从居民容易混淆的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如何投放、垃圾分类的原则等多个角度,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垃圾分类指导。特别是针对疫情期间,居民每天佩戴的口罩应该如何投放,公约中进行了特别说明。口罩不可回收,应作为其他垃圾处理。
垃圾分类公约十条如下:
1、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纸板应拆开叠放。各种饮料包装盒应冲洗晾干,折叠压扁;
2、瓶罐类物品,应将容器内产品用尽或倾倒,清理干净后投放(有害物品除外);
3、易腐垃圾水分多,易变质,投放后应将垃圾桶盖好,避免污染;
4、大骨头、玉米棒、木屑、坚果壳(如花生壳、核桃壳、板栗壳等),难以降解,不要和剩菜剩饭放在一起,应投入其他垃圾桶;
5、不用的口罩,应作为其他垃圾处理,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
6、废旧灯管等易破损的有害垃圾应包裹投放;
7、过期药品、化妆品应连带容器一起投放;
8、在公共场所产生的有害垃圾,应及时带至有害垃圾收集点;
9、餐巾纸、尿片等无回收利用价值,应放在其他垃圾桶内;
10、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厨余其他要分开,做到不堆、不攒、不占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和统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能力建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