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有着怎样的成就?

如题所述

陈景润,汉族,福建福州人,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其最大的成就是1966年发表的“1+2”定理,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以此纪念。另有相关影视作品以陈景润为名。

有谁会想到,陈景润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都被他谢绝了。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答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家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炫目的光辉……”

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读书,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造就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1742年6月7日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把自然数表示成素数之和的猜想,人们把他们的书信往来归纳为两点:(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例如,6=3+3,8=5+3,100=3+97……(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例如,9=3+3+3,15=3+7+5……99=3+7+89……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目标是要证明出“1+1=2”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从1742年到现在200多年来,这个问题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为之努力,取得不少成果,虽然至今没有最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但在证明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方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检验每个自然数都成立。由于自然数有无限多个,所以一一验证是办不到的,因此,一位著名数学家说: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难程度,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匹敌。也有人把哥德巴赫猜想比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为了摘取这颗明珠,数学家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其一是用筛法转化成殆素数问题(所谓殆素数就是素因数的个数不超过某一素数的自然数),即证明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素因数个数分别不超过a与b的两个殆素数之和,记为(a+b)。

哥德巴赫猜想本质上就是最终要证明(1+1)成立。数学家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工作,先后已证明了(9+9),(7+7),(6+6),(5+5)……(1+5),(1+4),(1+3),到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即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偶数与一个素因数的个数不超过2的殆素数之和。离(1+1)只有一步之遥了,但这又是十分艰难的一步。1966年至今已整整30年了,然而(1+1)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宣布证明了“1+2”并于1973年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姆与德国数学家李希特合著的一本名为《筛法》的数论专著,原有十章,付印后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便加印了第十一章,章目为“陈氏定理”。

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一位屈居于3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纸,最终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一步之遥的辉煌。

陈景润从小瘦弱、内向,独爱数学。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使他充满了幸福感。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但陈景润将其作为了这一生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陈景润证明出的“1+2”是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最新成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