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马有了神性象征,那在中国文化中马有何象征意义?

如题所述

马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在真实的动物中是无法比拟的。在现实生活中,马文化出现的频率和呈现的形式都具有广泛性。
中华民族与马有着不解之缘,马文化渗透在民族的血液里。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后,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一直是在对抗、融合中发展。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马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形成了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几千年的民族交往史,马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抗、融合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烽火连三月、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那万马奔腾、战马嘶鸣的场面是那么的悲壮;而在民族融合中,马又是使者和财富。
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文化广泛而深厚。
首先“马”是姓氏和属相。在百家姓中,“马”算得上大姓,尤其是回族中姓马的比例很大。如果姓马的加上属马的,或许这个数字会让我们对“马”另眼相看。
其次含“马”的词汇占相当比例。无论是成语还是俗语,含“马”字的词汇在含动物名称词汇中的比例绝对是第一,且使用频率也最高,如马上、汗马功劳、马到成功、青梅竹马……
第三“马”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马的精神符号与含“马”的词汇紧密相连,既抽象又具体。如龙马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老马识途。
第四“马”是多种艺术门类的题材。可以这样说,现有艺术门 类的作品中几乎都有马的影子,而且还很突出。影视中关羽、赵子龙、佐罗的坐骥,绘画中徐悲鸿的八骏图,音乐中的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雕塑中的唐朝李世民的“昭陵六骏”……
第五赛马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游牧民族都喜欢赛马,赛马是他们的一种习俗,而且往往与摔跤、叼羊等结合进行。过去的赛马,或者说草原牧民的赛马,与民族生存发展相联系,通过赛马提高骑射技能、加深交往、发展贸易等。现在的跑马场、运动会上的赛马,主要体现其观赏性和娱乐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