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把赔款退回来了,为何只有一个国家不退?

为何只有一个国家不退?

那个没有退款的国家就是日本,日本卑劣无耻不肯承认,根本不想退款。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李鸿章当时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和英国、美国等共计十一个国家签下了不平等的屈辱的《辛丑条约》,决定向他们赔款。后来,赔偿国又加入了瑞典、挪威和葡萄牙。赔偿金额高达4.5亿两白银,赔款期限39年,加上本息实际赔款9.8亿两,很大一笔天文数字。这个赔款后来经过统计发现,实际已经支付5.76亿两于是当时的政府要求那些国家归还

迫于压力也为了顺应历史潮流,当时就有七个国家退还过赔款了。先是美国的教育人士建议美国总统退还一部分钱款,用来建学校,并资助中国学生留美,培养一批亲美的中国人才。带着这样的目的,美国国会决定退还一半的庚子赔款,用这笔赔款在中国建立了十二所高校和成立各种基金会。这件事当时在国际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接着英国也决定效仿美国,把退还的赔款用在教育事业上。然后国际社会纷纷响应。

苏联政府成立后,对外宣布剩余的赔款他们不要了。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同时也都表明态度,都退还了赔款。但依然有其他国家没有退款,这个国家就是最恬不知耻的日本。其实,日本是第一个向清政府索要赔款的国家。按理说,看到其他国家纷纷退款,日本应该也顺应潮流。但是日本只是表面上说要退款,因为日本提出这些资金不能由中国掌握,必须由日本操控。

日本根本不想退款,他们不承认历史不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日本真是假仁假义的,因为日本是把钱用在了中国,却是在生产日本缺乏的需要的物资,同时还打着支持对华文化事业的旗号,对我们中国进行文化同化和文化侵略。这种行为就像留日中国学生认为的那样——日本包藏侵略祸心,让人不能接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5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辛丑条约》规定中国须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从1902年到1940年)。

这笔巨款,连本带息,总数近白银10亿两,几乎相当于清廷当时年财政收入的12倍。而据估算,列强庚子年的在华损失只有赔款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并没有完全承担全部的赔款责任,实际支付的赔款数额共5.76亿两,约占总数的58%。而减少赔偿的原因,主要是世界局势的变化和各国的退赔。
先说国际形势的变化。1914年一战爆发后,中国之后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宣战,当年即停付德国之赔款。一战结束后,德、奥战败,赔款宣告终止。
1917年俄国革命后,新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那么也就意味着中国没有支付完的赔款就不用给了。

至于其他国家,则主要是退赔。其中,最早交涉退款的是美国。美国首次退赔金额一千万美元,主要是用于留美学生及兴办清华学堂之用,第二次退款则作为发展教育文化之用。
教育费用培养了竺可桢、侯德榜、金岳霖、茅以升、叶企荪、胡适、梁思成、王力等人,同时用退换还的庚子赔款建立了包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山西大学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著名大学。
1921年,美国带头把尚未偿付的庚子欠款全部退还。此后,各国也竞相效仿。
1924年,法国、比利时、英国等相继签订法案,退款用于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

1926年,荷兰将庚款全部还给中国,其中指定用途:65%的退款用于水利事业,35%的退款用于文化事业;1933年,意大利退还庚款。
列强当中,惟有日本的退款波折很大,争执颇多。在庚子赔款总额中,日本所得赔款本额占总数的7.7%。

后在各国纷纷退赔庚子赔款时,日本态度消极。1923年至1936年间,其退赔管理的部分文化事业略具亲善旨意,1936年以后,庚子赔款则全部用于侵华战争。
第2个回答  2019-10-24
清末的时候八国联军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需赔偿各国天价的赔款,史称庚子赔款。后来各国确实退还了一部分赔款,用作了中国学生的留学基金。那么列强们为何要退款呢?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呢?难道他们良心发现了吗?
说起退还庚子赔款,最先提出的是美国。
当时因为银价大跌,辛丑条约上规定的是按照银元赔偿,如果还按照银价计算的话,列强们感觉很吃亏,因为这样会少拿到很多钱,于是他们就坚持按照签订合约时的银价来计算。同时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提出了让清政府用黄金来赔偿。如果都按照他们的要求的话,那需要支付的赔偿款就更加多了。
所以清政府的驻美公使梁诚就跟美国人争论了起来,当时美国的国务卿在情急之下说漏了嘴,提到了一句庚子赔偿数额确实很大,这句话被梁诚敏锐的抓住了。
当时各国以各种虚假理由,虚报各种损失,再加上各种利息等等,清政府支出的赔款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条约规定的数额,也完全超出了清政府的经济能力了,就全把清政府全部掏空了,全国人民都不吃不喝也是赔不起的。
于是梁诚就利用了这点,也不和美国人讨论究竟用白银还是黄金赔了,直接就跟他们讨论起赔偿金额太多了,里面的虚假数据太多了,美国人必须得退还这些多收的金额。梁诚先后在美国国会,还有议员之间奔走,到处游说,让他们退钱。
同时关于庚子赔款在美国内部其实也有争议的,他们的争议点恰好也是金额太高了,他们也认识到了这笔金额超出了清政府的赔付能力了。如果一直逼着他们赔款,清政府迟早得崩溃。
当时中国已经千疮百孔,清政府为了赔款进行各种摊派,一级级的压下来,最终压倒了每一个中国百姓的头上,老百姓们已经被逼的活不下去了。国内到处都是民变,清政府已经被推到了悬崖边上。中国人也都自发的开始抵制洋货,对于欧美各国列强也都极度的仇视。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无数国际企业都靠着中国的市场生存,中国消费者只要停止购买,就算是世界五百强也得瞬间倒闭。其实在清末的时候情况也差不多,当时的各国也都是极度依赖中国市场的。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市场尤其的看重。
当时民间开始抵制洋货,美国的商品出口额就开始直线下降,很多工厂濒临倒闭。
当时的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抵制洋货开始后,美国面粉开始滞销”,“国产的纺织厂以前连年亏损,现在国产布前所未有的畅销”,类似这样的报道屡见报端。
美国的资本家们坐不住了,开始对政府施压,让他们不要这么短时,逼着清政府还这点小钱损失了这么大的市场,得不偿失。
同时另一些美国人看的更加的长远,当时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是日本,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思想上都是倾向于日本的,都在呼吁中国应该让日本学习。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不管是军事上的扩张,还是经济上的扩张,都远不及思想文化的扩张恐怖,这可是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未来的。
这个现象让很多美国人开始紧张起来,这些留学生回国后肯定是会成为各行业的栋梁,如果这么下去,中国未来就会越来越向日本靠拢,这严重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于是一些美国人也开始向政府呼吁,让他们加快吸引中国学生来留学,数量越多越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24
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把赔款给退回来了,所谓的退回来实际上只是一种表象,他自己拿到的用于自己国内再生产的都没有退回来。
第4个回答  2019-10-26
当时中国是非常落败落后的,就算有国家不肯退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国家比较强大,而我们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