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

如题所述

1、教导孩子关心别人

建议孩子去帮助身边的亲人,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孩子帮助爷爷倒一杯水,为外婆去锤锤背等等。

同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通过帮助别人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孩子找到价值感和重要性,从而树立孩子的责任心。

2、确认孩子的责任心

朋友的孩子在街上看见卖小狗的,要求妈妈买来养。对于一个才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养狗是很难的事,妈妈自然不想买。

您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的:“这是你的事,我只给出建议,根据我的经验……”“你是否有时间来照顾它,既然你要养它,你就得每天喂它,这是你的事情,不可以让妈妈代替你承担照顾狗的责任。

在这些前提下,你只要能把狗养好,没人反对你!”孩子最后想想,放弃了。

当家长指出这是他自己的责任,此时孩子会考虑事情是否可行,如果家长承担责任,他就不会考虑事情,只是考虑怎么说服你。

3、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

孩子成长时期,家长应该给孩子灌输对自己负责的观念。要让孩子懂得,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一个人学习好还是学习不好,将来当科学家还是打工,过富裕的生活还是过受穷的日子,成功地过一生还是失败地混一辈子,都取决于他自己。从小就要引导孩子自己的事由自己做主,自己负责。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时,他就不再会去找借口来掩盖自己不努力学习的行为,他会由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4、孩子犯的错让孩子自己负责任

通常情况下,中国家长总是会想让孩子去干什么,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想干什么。如果一旦养成他自己负责任的习惯,事先和孩子讲清楚如果这件事你都可以承担,那么就做吧!实际上,一次教训会使孩子不再任性。

美国有一位11岁的小男孩踢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孩子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孩子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

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末或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

经过半年努力,终于挣到12.50美元,并还给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里根回忆起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5、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决策中来

如果孩子能够参与到家庭事务的讨论时,他们会更好地理解父母。此时,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责任心,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孩子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得到孩子教育的反馈信息。

通常情况下,责任心的建立,就是指一个人在看到自己行为与他人幸福安危有直接因果联系时才会建立起来的。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其实这是是大错特错的事。如果孩子从小被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的时候,家里什么事和孩子商量,尽管孩子对有些问题不懂,但是他会感觉被尊重。

他是家庭的一员,他的行为对家庭有影响。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了。

6、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孩子做平等的交流与谈心

大部分家长跟孩子谈话的口气,都是居高临下,展示自己的权威,内容一般是训导孩子怎样做。而很少有家长跟孩子谈自己,谈自己的苦恼,谈自己的难处,谈自己的失败,谈自己的人生。

因为家长害怕跟孩子谈这些,会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降低在孩子眼中的威信。

如果家长们向孩子敞开交流的大门,向他们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事的繁琐劳神,工作的难处和困惑等,那么您的孩子可能从小就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的艰辛,产生为爸爸妈妈担忧的想法。

此时,父母应该捕捉住孩子的心愿和心意,对他们表示欣赏,并且为有这样懂事的孩子感到欣慰。

在对待家事上,父母应该适当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有主见的个体,您可以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欣赏他们任何帮助父母和改善家境的举动,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责任心。

如果他认为他是你的一部分,那自然是你负责任。如果家长和孩子是完全独立的,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的责任心才可能建立起来。

7.让孩子适当参与并分担一部分家务劳动

现代家庭只有1到2个孩子,因而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而很少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其实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目的不在于减轻家务负担,而是让孩子知道,他属于这个家庭,自己对其他人负有责任,他不能无偿地接受别人的劳动,孩子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像打扫房间卫生、洗衣服、洗碗等。否则他没有参与感,没有属于这个集体的意愿。

另外,孩子只要好好学习,不用干活是绝对错误的。有些父母怕孩子干家务活,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宁肯自己承担所有家务,尽管下班做完饭后已经非常疲倦了。

家长必须让孩子认识到,他是家庭一员,他对别人也负有责任。他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担大人的负担。而这样做,绝对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当孩子找到价值感、尊严感,那他会主动学习,效率会更高。

而一个无责任感无价值感的孩子,尽管坐在书桌旁,可他在无聊的闲谈中,在流行歌曲中,在电视剧中浪费的时间远远大于他干家务的时间。

8.让孩子负责照顾老人、小孩及小动物

在孩子学习时间充裕时,可以让他们照顾小动物,也可以培养孩子照顾老人和小孩子,有客人来就让孩子做主人:“人家到咱家里来作客,你应该照顾人家。”这样孩子看到通过他行为给别人的影响,找到他自己的重要感。

9.家长与孩子分享工作生活的烦恼

我们家长多数情况下,不想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工作上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也倾听一下我们生活中的烦恼,会让孩子换位思考,会以大人的眼光去考虑问题。所以让孩子知道一些父母的烦恼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好处。

10.多多鼓励与表扬孩子

家长应该多多鼓励与表扬孩子,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鼓励表扬孩子的意义很深刻,它不仅使孩子对自己产生肯定的态度,而且在肯定自我价值的同时,成为塑造他一生幸福的要素。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掌握鼓励表扬孩子的尺度。

11.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

要充分给与自己的孩子信任。即使在某些方面不信任孩子,也不要让他察觉。因为父母的不信任会严重扼杀孩子的自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5

女孩要富养,指的是孩子的气质,开阔她的眼界,增加她的见识,增加她的阅历。培养她独立,见多识广,有主见,让她明白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追求。而不是等到她踏入社会就被社会的繁荣和虚荣所诱惑。女孩都是需要夸奖的,无论她多大都喜欢被人夸奖。女孩子与男孩子不同,她是需要鼓励的,做错了事情,要鼓励她要勇于面对,事情做的好,要鼓励她不愧是我的女儿,让她感到你在自豪。女孩子越被鼓舞就会越有干劲,同时女孩子的心思细腻,比较早熟。给她建立起自信,她才会越优秀。平时也可以带她参加一些活动,比如跳舞,唱歌,弹琴等。责任对一个女孩来说至关重要,有的女孩被家长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吃过什么苦,也没承担什么事情。当她踏入社会就会遇到各种挫折,每到这种时候就是逃避。更严重的有些女孩在生活上也不负责任。未婚先孕,有了小孩不管不顾的,这些人就是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长大成人就犯下很多错误,后悔也无法挽回。有责任心的女性,对生活比较乐观积极,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迎难而上,无论是家庭上还是事业上都比较圆满。对于家庭,照顾小孩,鼓励丈夫,对于事业她可以做到一丝不苟,雷厉风行。

第2个回答  2023-11-09

一、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首先就要爱岗敬业,做人做事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在孩子看来,父母就是身边学习最好的榜样。教导孩子履行责任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亲身带着孩子去实践。

二、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事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就要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

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要鼓励孩子去做好它。若是孩子有困难,父母可以一旁给与指导,但不能替孩子包办一切。

很多时候,父母做得越多,孩子身上的责任就越少,为人父母,要懂得把孩子的责任还给他们。

 三、教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

父母要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随意尝试,这样做事容易虎头蛇尾。

父母对于孩子应该做的事,要检查、敦促孩子身体力行做好它。要让孩子懂得履行自己的承诺和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四、培养孩子的耐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有足够的耐心。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往往有很大的积极性,但一旦孩子积极性受挫就有可能丧失耐心。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苦中作乐,懂得坚持才能收获成功。

五、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父母要给与适当的肯定和鼓励。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孩子知道了自己可以做好很多事,他就会努力去做而且会做的更好。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行为就要自己负责,这两句老生常谈的话,是培养孩子责任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培养责任感,实质也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爱世界、爱社会、爱身边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3-09
首先,先让孩子照顾好自己,在让孩子为这个小家庭做点贡献,这样孩子在帮做的时候他也觉得他自己长大了,责任并不是完成了那件事,而是培养一个孩子乐于奉献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孩子。让他们在所有人中都是优秀的,让他必定是独一无二的,让自己不仅有做人的权利还拥有做人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