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人两年后查不到了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失信人两年后查不到了,是因为两年后自动撤销了。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不仅无法贷款,还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高级酒店,限制办理护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有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20
失信人两年后查不到了,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信用记录被清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征信业管理条例》,信用机构会根据规定的时间限制清除失信人的负面记录。一般情况下,失信信息会在记录开始后的一定时间内保留,超过规定期限后将被自动清除。因此,两年后可能是失信记录已经过了清除期限,无法在信用报告中查到。
2、信用机构不继续公示:信用机构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停止对某些失信人的信息进行公示。这样一来,即使失信记录还存在,也无法在公开渠道中查询到相关信息。
3、数据不完整或错误:有时候,信用机构的数据可能存在瑕疵或错误。例如,可能出现漏报、错误报告等情况,导致失信记录无法被正确查询到。
就网贷大数据来说,它可以反映网贷的真实情况。你可以使用贝尖速查等工具生成大数据报告,了解自己的信用数据。当然,银行贷款过程中也会关注大数据信贷情况,因为信贷不良会影响很多方面的权利。所以,如果有太多的贷款,建议你好好了解自己的信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