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元春的判词中是“虎兕相逢大梦归”还是“虎兔相逢大梦归”?哪一个才是符合曹雪芹的本意?

如题所述

贾元春的判词是: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是指:虎与犀牛争斗,兕是犀牛的一种,古本中的这种说法体现了两种力量的平衡。

原判词如下: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意译为:元春在红尘俗世是非场中活了二十来岁;平生最显贵的一件喜事就是晋封贤德妃,蒙天恩元宵省亲;此等富贵荣华,可惜她这样的荣华富贵只享受了三年,就在一场宫廷斗争之中,大梦归去,含恨而逝。

扩展资料:

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相倾轧的牺牲品。

这样,声称“毫不干涉时世”的曹雪芹,就大胆地揭开了政治帷幕的一角,让人们从一个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之间不择手段地争权夺利的肮脏勾当。贾探春所说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话的深长含义,也不妨从这方面去理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贾元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6
贾元春的判词末句:“虎兕相逢大梦归”
“虎兔相逢大梦归”——说元春的死期。“虎兔相逢”,原意不明。古人把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虎兔可以代表寅卯,说年月时间,如后四十回续书中说:“是年甲寅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月。”但这样的比附,对这部声称“朝代年纪,失落无考”的小说来说,未免过于坐实。事实上即使是代表时间,也还难以断定其所指究竟是年月还是月日,因为后一种也说得通。如苏轼《起伏龙行》:“赤龙白虎战明日”,句下自注云:“是月丙辰,明日庚寅。”即以龙(辰)虎(寅)代表月日。又有人以为“虎兔相逢”乃影射康熙死胤禛嗣位于壬寅年,明年癸卯元雍正事。此外“虎兔相逢”还可解释为生肖属兔的人碰到了属虎的人或者碰到了寅年等等。又所根据底本属早期脂本的《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和“已卯本”中“虎兔”作“虎兕相逢大梦归”,就有可能暗示元春死于两派政治势力的恶斗之中。“大梦归”,指死。
“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兽中之王,兕,亦是一种猛兽,类似犀牛。《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据此,虎兕可引为两派政治势力的斗争。虽然开端作者便有“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而脂批“据余说,却大有考证”。十载增删五次,又刻意将真事隐去,所谓何?作者既想把真相言明,又怕惹来祸端,而过于隐讳,又怕观者把《红楼梦》仅当作世所流传的通俗情爱小说来读。作者为此可谓煞费苦心,而脂砚斋的批文亦是为了帮助观者深层次了解作者本意。所以,虎兕相逢,此一处是明着点出残酷的政治斗争,而元春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相互倾轧的牺牲品。
据红学家们探佚考证,这里“虎兕相逢”说的便是“日月双悬”的政治形势。我最早接触的是高阳关于《红楼梦》的作品,然后是刘心武老师的揭秘之说。刘老师关于“日月双悬”的探佚是有一定依据的,日代表的是当权的帝党雍正和乾隆,月则代表了康熙朝废太子胤礽及其子弘皙一派。显然,表面上四大家族没有谋反之心,但暗里却是支持月派的。
通读《红楼梦》,会发现里面的皇帝是一个很模糊的形象,虽然曹雪芹写的是有着自传性质的家族史,但又带着一定的艺术虚构成分。所以,关于皇帝,应该是将康熙雍正乾隆合为一体来写,但小说主体部分写的应该是乾隆早期。这可依据曹家的家史来推测。
到了乾隆即位,他没有像他父亲一样,一味打压,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这对当时已经遭过一次打压的四大家族来说,可谓是新的生机。但对于乾隆来讲,却有一个强劲的政敌存在着。
现在结合小说来推测。关于元春的判词,首句便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据前面探佚元春的年龄,关于有人将其理解为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年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那是何意呢?我自己同意两种看法。
其一种,元春是贾政长女,像薛宝钗一样,到了一定年龄是要参加选秀的。这里涉及到他们是旗人还是包衣,且从元春入宫为女史,宝钗待选公主郡主伴读,可选作才人赞善,都是宫中的女官。以此看出四大家族应该都是包衣出身,要参加选秀,但并非直接备为皇后妃嫔之选。而包衣出身多做后宫杂役,有些读过书的可作女官,虽然这样,其中也有逐渐升为妃嫔的。虽然元春本身不能直接通过选秀成为皇后妃嫔之选,但她还是自小被向着这个方向培养,不仅美丽,琴艺犹湛,她的使命便是入宫,等待时机成为贾家的另一靠山。而薛宝钗就没那么幸运了,落选了。二十年来辨是非,辨的不是宫廷的是是非非,应该是自己的命运,早前只知自己是家族的希望,要努力攀爬。可是,元春省亲时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可见她已经辨清了亦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是什么,这样做究竟值得不值得。
另一种是刘心武老师的观点,二十年来辨的是秦可卿,以及她身后代表的月派。这里又涉及到秦可卿的身份探佚,不想多言,只说结果,据其房内陈设,及死后所用棺木,结合关于她的判词是能探佚出来的,她便是藏匿在贾府的废太子胤礽的女儿。
雍正二年废太子胤礽去世。这个时期是进行过斗争的,结果月派失势,胤礽死了,暗中支持月派的家族也将遭到打压。在小说中能体现出这点的便是秦可卿病亡。据《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知其该是悬梁自缢。
这里又涉及到元春了,二十年来她渐渐清楚自己的家族处于两股政治势力之间,表面上对当权者尽忠,背后却又藏匿着废太子的骨肉。不能说贾府对谁不忠,关键是涉及到家族存亡,只能跟着时势走。胤礽死了,月派暂时失势,眼看贾府再次遭难,元春适时站了出来,说出了藏匿府中的秦可卿的身份。想这时她已经得到了皇上的宠爱,所以权衡之下有此决定。另外可探佚出此时乾隆应该初登基,而且实行了一项政策叫“亲亲睦族”。秦可卿被赐死,元春封贤德妃,为贾府带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榴花开处照宫闱,可见极为受宠。而石榴多子,榴花盛开,暗示着元春可能有了身孕,但没有生下来,所以才会有了最后的结局。
什么样的结局呢?先看关于她的那幅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有人说,这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弓”谐“宫”,“橼”谐“元”,说元春进宫做了妃。这样理解没错,但可以理解的更深一些,只有这样才可知曹雪芹之用心和苦心。“弓”,结合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点的戏,其中第二出是《乞巧》,脂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而“橼”更可谐“冤”,因为美丽的杨贵妃和贤德的元妃都是被冤而死。这里体现了曹雪芹对于红颜祸水论的强烈批判。而何为香橼?后文详解。
三春争及初春景。一般解为迎春,探春和惜春,她们都不及元春的运势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说是误解,因为要从最终的归属来看的话,嫁于中山狼无情兽的迎春只一年就悬梁自缢了,叹芳魂艳魂,一载荡悠悠。探春是被迫远嫁,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惜春呢,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再看元春: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在这曲《恨无常》后,脂批“悲险之至”。这里便是暗指弘皙逆案的发生,小说中故意模糊了时间,但是具有连续性的。且看元春省亲是乾隆登基不久之后的事,那么距弘皙逆案多久?弘皙逆案发生在乾隆四年,刚好三春之后。这里也一并解了“堪破三春景不长”,“将那三春看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中的三春,皆是暗指三年之后元春亡故,贾府获罪。而“三春争及初春景”,亦暗示元春流产,有失宠之势,后面的光景都不及第一个春天。
弘皙逆案到底发生在哪里,并没有资料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在帝城不在皇宫之内,而是远离帝城。《恨无常》中“望家乡,路远山高”,这里家乡非指金陵,而是指帝城西的贾府,里面住着她将托梦的爹娘。
元春到底是如何死的呢?如果和杨贵妃相似的话,那么可以断定是随乾隆出宫平定叛乱去了。为何要带着元春?前面说过元春告密秦可卿被赐死,乾隆应该知道了贾家及其他三大家族暗中支持月派的事。带上元春,目的到底为何,不好妄自猜度。但这里又有一条线索,即元春省亲时点的第一出《豪宴》,脂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一捧雪》是明末李玉创作的传奇剧。在《豪宴》这一出里讲到了古玩。脂批既然说伏贾家之败,那么就应该和古玩有关了。贾府有古玩吗?何其多!但被专门拿出来说的,只有一件——腊油冻佛手。据红学专家校注,这个东西是用黄色蜜蜡冻石雕刻成的,相当罕见珍贵。而佛手属芸香科香橼的一个变种,与原种性能相似。原种就是香橼了,而香橼通常作为一种贡品,视为传宗接代的吉祥物。弓上挂着香橼,是不是可以解为腊油冻佛手也进宫了?
前文推测元春怀孕又流产,有失宠的趋势。而王夫人是可以进宫探望的。虽然宫中有规定,不可随意带进外物。但王夫人大概只想到佛手可以护佑元春再次有孕,便想了法子带进去。佛手并不大,刚好握在手中,想元春必时时拿着,只为睹物思人也可理解。
乾隆带了元妃去平定叛乱,眼看着元春手中紧握佛手,会不会起疑呢?猜测乾隆听信他人谗言,误以为元春有行刺之嫌。这和《一捧雪》的故事是吻合的。于是将元妃赐死,如何赐死?令人将其活活缢死。这和杨贵妃死时几乎一样,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元春死了,乾隆还要追究那凶器——腊油冻佛手。至此,贾府败了,树倒猴孙散,最终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可见,元春的命运和迎春一样,都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可叹的是元春连善终都得不到,更悲惨些。探春虽远嫁,却还活着。惜春自幼性冷寡淡,青灯古佛,远离纷扰红尘,算是最好的归属。其他诸儿女,亦是各自流散的流散,消亡的消亡。试想当日大观园中胜景,不过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